道德视域中的后土文化探析

2015-08-15 00:50赵民胜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后土道德文化

赵民胜,王 丽

(太原科技大学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24)

后土文化,是发源于山西省万荣县的对后土的崇拜和感恩的传统祭祀文化,它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万荣县的后土祠,而且随着华人脚步在世界各地延伸。作为最厚重的拜土文化、最悠久的祭祀文化、最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从轩辕黄帝拜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丰富的内涵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至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后土文化中,后土娘娘充当了道德的监督神,这种无形的监督时刻规范和引导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一、后土文化以独一的拜土形式孕育了以“和”为主题的中华道德文化

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土地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衣食之母亲,人类必须对土地抱有感恩、崇敬之情。从中国传统的祭祀对象“天地君亲师”看,“天地”排在中国人崇敬信仰秩序中的首位。《礼记·郊特性》云:“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1]可见,对土地的崇拜和保护与对整个自然界的保护孕育了华夏文化之基础,这与几千年的后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具有一致性。

首先,后土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强调呵护自然、顺应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这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奠定了中国历代社会价值体系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了“以和为贵”的儒家文化和“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道家对土地的关注以及萌生之初就将后土神圣化成为道教四御之一,强化了人们对土地的敬畏和虔诚膜拜的心理,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土地、保护自然,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后土文化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从扫地为坛的轩辕黄帝到历代帝王都希望通过祭祀后土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便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和社会的安稳;民众希望通过帝王和自己对后土的祭祀能够带来农业的丰收。这种利国利民的后土信仰在官方和民间达成了一致,很好地完成了儒家所倡导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尤其是按照“春祈秋报”的传统说法设置的两个后土庙会,即:农历三月十八后土娘娘生日的春社和农历十月初五的秋社,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社,体现了先民对土地的膜拜。春社时处大地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经历了一个寒冷冬天的人们开始为春耕做准备,春社既具有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的实践功能,也具有对农耕技能传承的记忆功能。而秋社时处丰收的季节,在丰收之后,要向后土报告丰收的喜讯,并答谢后土,即报恩。

轩辕黄帝扫地为坛距今也有近五千年了,这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后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是以“和”为主题的中华道德文化之根。

第三,后土文化还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从几千年来后土庙会活动的严密组织性、全民参与性和娱乐性上就可以看出。后土庙会组织中的十村六社传统已有数千年历史了,不仅能够调节村与村之间的纠纷,而且能够加强本村内部的约束力和凝聚力,推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在庙会期间,人们一方面可以通过节日期间营造的轻松愉快氛围来放松身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神灵的倾诉和祈求,来恢复身心的平衡,进而实现与周围环境的良性互动。

二、后土文化以传统的祭祀形式殷实了以“感恩”为主题的中华道德文化

后土文化首先是通过祭祀所表现出来的礼仪秩序、伦理道德,在帝王亲自的示范和自上而下的倡导下,具有了对民众的表率作用,指导和规范民众的道德行为,引导人们遵从传统道德。

(一)忠与孝的家国同构

在几千年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国家意识形态中包含了对祖先的崇拜和对君王、对神的崇拜。对后土的崇拜经历了从自然属性的崇拜到人格神的崇拜。帝王多次祭祀后土,是对忠祖孝亲观念的弘扬和倡导,展现了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伦理道德,其行为影响到天下的百姓,便形成了祭祖的道德惯性,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敬天法祖,忠于国而孝于亲的传统。

报功修先是古代祭祀礼的一个原则。“想到自己竭尽敬诚的心灵可与祖灵沟通,想到自己人生所有的一切无一不是祖恩所致。于是,其尊祖敬宗的报功修先的人生价值理想终于成为了千百年来不可、不能悖离的伦理模式了,中国宗教也因此获得了既超出于伦理却更立足于伦理的中国文化特征。”①张苓.道德的起源[M].济南:山东大学,2014:129,转引自李向平:《祖宗的神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118.历代帝王借宗庙的祭祀活动,深化和倡导孝悌思想,实现政治教化,不但发扬光大了祖宗之德,也达到了道德的规范目的,祖宗成了人们道德学习的榜样和代表。祭祖可以培养民众的宗法和礼制意识,成为教化道德、醇厚社会风气的方式。

轩辕黄帝建“扫地坛”是为了祈求得到后土的保佑,到汉代,进而形成制度。汉武帝刘彻更是东岳封禅,汾阴祀土,于公元前113年扩建后土祠,把它定为国家祠庙,作为巡行之地。他一生曾六次祭祀后土,仪式隆重无比,并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赋《秋风辞》。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明清时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迁徙于北京天坛举行。在皇室的影响下建宗祠或家庙也成了民间的做法。

“祠”,突出了祭祀的含义,体现了祭祖与祭神的统一。传统的中国村庄多建有自己的家庙用来祭祀祖先,这就是祠堂。祠堂不光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有私塾,用来教育家族子弟。这种奇妙的组合,更加突出了祭祖对后代的教育意义。无论祭祀的方式和内容如何变化,“民德归厚”是祭祀的最终目的。

孝是伦理道德观念的第一位。在中国民间,通常把祭祀视为“孝道”的最高尺度。祭师就是祭圣人,源于对圣贤的尊重和向往。“君师”体现了社会规范与秩序。祭亲就是祭祀祖先,是由原始的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祖先不仅在生前而且在死后都能影响家族成员甚至是宗族事件。在生前,祖先起着维系家族群体成员之间和谐关系以及家族与家族之间互动的作用;在死后,为祖先举行的丧葬和祭祀仪式,即是生者对逝者表达尊敬和爱戴的方式,同时也能延续亲情,让生者走出悲伤,振奋起来充满信心和责任继续生活下去。人们常说:头顶三尺有神灵,指的是在祠庙活动的叩拜中神明在看着你。人们叩拜的是祖宗之神灵。祖宗牌位,在万荣地方被称为“神父楼”,即:把祖宗神化为神灵。也就是说,时刻在头顶注视着子孙后代的祖先,成了悬在国人心中无形的道德之神,时刻规范着人们的一言一行。

长期的祭祖和家训传承对子孙后代起到了道德教化作用,这有利于加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加强宗族之间的向心力,从而加强全民族的亲和力。这种延续千年的广泛的、大规模的祭祖活动早已延伸到海外华人的生活中,通过血缘关系密切了同宗同族的联系。

(二)礼仪秩序的道德约束

如果说忠孝悌解决了个人与祖先、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那么,礼仪的目的就是让社会按照既定的秩序运转,一方面教育人们要按照道德的标准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在矛盾出现的时候,通过纠正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来促使人们合乎道德标准。礼的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国家典章制度,下到个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祭祀礼仪简单地说就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祭品来祭祀不同的对象,如果冒犯,将要被严惩。人们在祭拜和祈福中,无意识地执行着伦理秩序。在祖宗崇拜的祭祀过程中包含了伦理道德。

帝王对后土的祭祀,综合了对君王的忠,对父母的孝,对礼仪秩序的遵从,对建立一个安定平和的社会秩序起着示范作用。

教化乃是祭祀的根本,在古代中国社会,祭祀的规范和礼仪起着道德规范的作用。《礼记·祭统》上说“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者也。心休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1]意思是说,祭礼不是外在物化的表现形式,而是发自人的内心的产物。内心有思念之情产生,表现于外便是祭礼。所以,只有贤德之人,才能透彻地理解祭礼的真正含义。

史料记载:皇帝每次祭祀后土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扩建后土祠,修筑道路;二是设祭坛;三是准备祭祀用具和天子朝臣衣着;四是演奏乐曲;五是宣读祭文,迎神、辞神;六是进行文娱表演;七是赋诗辞,比如宋真宗撰写《汾阴二圣配飨铭》并亲书镌石;八是宴请大臣和当地乡绅并赏赐群臣,大赦天下,对囚犯减刑,减少赋税若干年。

帝王通过祭祀彰显了天之道德,且教化了民众;民众通过祭祀,加强了对祖先的崇拜和对礼仪秩序的遵从,两者共同达到了治国安民的目的。通过祭祀而建立的一整套伦理道德,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在中国民间,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着凡有大事发生,其前后要祭祖或祭神的传统。现在的晋南民间依然保留着出远门前要祭拜祖先和天地的传统。

总之,作为最古老的祭祀文化,后土文化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既得到了来自上层社会的认同与参与,也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民间自发的传统后土庙会活动,主要是祭祀后土,既是对神灵的祭祀,也是对自身利益的诉求,是道德取向的文化回归,是民众对于秩序、礼仪、文化的渴求,是所有人心中最善良最朴素的期盼。

(三)同根同祖的认同

后土文化在民间根基深厚,能够历经劫难而香火不灭,是因为它凝聚了人们敬天礼地的信仰根基,更多地体现在对先祖的缅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继承上,即寻根问祖的需求。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识,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最重要、最深厚的基础。后土文化在对共同文化的认同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回归力,紧紧联系着海内外所有同胞的心。

后土祠“蕴涵着中华民族最深的根,最古的源,是联系全球华人的历史纽带,是华夏文化基因的重要谱系依据”。[2]年复一年的隆重祭祀后土活动,引起了民众对祖先崇拜的共鸣,吸引了港澳台和海外华人来此寻根祭祖。尤其是台湾同胞祭祀后土,有着浓浓的归属感。几乎每个月都有来自台湾的民众到后土祠来祭祀祈福,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对自己的血缘和族群的认同,是对一个国家的认同。台湾芦洲天宫地母庙的负责人李益义说:“文献记载,后土是统御我们的整个大地。是由大陆传到台湾去的,我们寻根祭祖,是因为我们本是同根生。”[3]

三、后土文化以美丽的神话与传说形式充实了以“向上向善”为主题的中华道德文化

神话所特有的道德教化功能是通过长者的训导和世世代代的传诵而一代代传承下来,并潜移默化地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神话传说承担着是非观念的道德教育职责,善良、勇敢、正义、勤劳、奉献等是被颂扬的品质,而贪婪、凶残、自私、懒惰等是被唾弃的。神话中的英雄都是道德的楷模,他们勇敢、富有智慧,同时还具有仁慈、善良的品格。

厚重的后土文化所表现出的道德功能在许多方面皆表现在神话与传说中。

(一)以敬祖为教化主题的神话传说

围绕着后土祠,在当地也有很多神话传说和故事,如: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兄妹成婚”、“断鳌足”、“杀黑龙”等。这些传说和故事充满了对血缘伦理,崇高品德的礼赞,并代代流传,在不断加工中注入新的内容,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拥有无形的道德束缚力。

当地民间“商汤不迁,夏社永存”的传说更是神奇:商汤王消灭夏朝后,一开始想搬掉夏朝祭祀后土的神位,他的一个部下说“我们都是大地之子”,于是汤王保留了汾阴脽上的后土神位,而且年年去汾阴脽上祭祀后土,最终开创了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

类似的民间传说体现了人们对于土地,对于祖先的态度,教导后人不能数典忘祖,要虔诚地表达对祖宗的怀念与崇拜之情。

(二)以做人做事为教化主题的育人传说

近年来,当地的百姓还教育孩子:文化大革命时参与破坏后土祠的都没有好下场,有自己遭遇不测的,还有家人遭遇横祸的,或始终贫穷的。在当地民众看来,遭遇不测完全是因为对后土娘娘的不敬。而当时保护后土祠的人则得到娘娘的福佑,日子过得很好,家庭美满幸福。于是,就出现了近年来有人为在文革期间砸了后土祠的文物而心怀愧疚,表示忏悔,愿意捐款补修的现象。

(三)以报德、诚信为教化主题的现象与传说

香火依然旺盛的后土祠每年都有大批的人在后土娘娘的塑像前烧香求子和许愿。当地民间传说:有的人愿望实现后没有兑现对娘娘所许的愿,更有甚者始终不去还愿,于是便出现了或家中遭遇不测,或日子不顺,病人不断的情况等等。而还愿者则家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生活更加美满幸福。这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诺必践、真真假假的事情流传在当地民众中,形成了一种心理惯性。让人们对后土的信仰更加虔诚,在与人的交往中更加有诚信,重视诺言,后土娘娘无形中成了道德的约束神。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观念影响下,祈子与得子不仅仅成了一个家庭的行为,还具有传承家族宗亲、繁衍后代的诉求。创造人类化育万物的后土娘娘也就顺理成章地担当起送子的重任。后土祠东门有一“麟趾呈祥”的牌匾,是描述麒麟送子流传不断的意思。从后土娘娘这里兴起了许许多多有关民间生育的风俗,其中以向后土娘娘拔花求子的民俗活动最有特色。在村民朴素的观念中,拔一朵娘娘面前的花,就得到了娘娘的恩泽,就会像开花结子一样怀上孩子。当地方言中,“鞋”与“孩”发音一样,于是就有了偷娘娘神像前的鞋子送给未生育的妇女的习俗,以为这样就可以给他们带来孩子。

向后土娘娘求子,不仅仅是一种民间行为,历代皇上也有向后土求子的现象。据记载,汉成帝久无子嗣,于是太后一纸诏令,恢复了到汾阴祭祀后土的“先帝之制”。太后认为祭祀的地方换到长安的南北郊,得罪了天地,被天地之神降罪,才使皇帝久无子嗣。之后汉成帝曾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宋真宗更是在大中祥符四年,大修后土祠,在此祭祖求嗣。

(四)华夏儿女皆后土的传人之传说

在万荣当地,民间普遍认为后土就是女娲。在后土祠戏台与献殿之间的空地上,有一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柏树,被称为“龙凤柏”。龙凤柏被神话为伏羲和女娲的化身,传说是他们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现在,当地男女结婚,都要抱抱此树,一是以祈求夫妻恩爱天长地久,二是祈求伏羲和女娲的神灵福佑他们,三是表达对伏羲和女娲两位先祖的敬仰,四是向伏羲和女娲传递其作为后人虔诚之孝薪火相传之意。

四、后土文化以独具特色的民间庙会活动形式丰富了以“祈福”为主题的中华道德文化

后土文化中的传统庙会是人们参与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民俗活动,也是后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庙会的活动内容有祭神、戏曲表演、社火表演、求子、民间杂耍表演、特色小吃、小商品展销、游乐项目等。人们在庙会活动期间,祭祀后土,祈雨,祈求新的一年有好收成,祈求消灾纳福,通过各种的娱乐活动来娱神娱人。

后土庙会期间的戏曲演出已经形成为一种传统。每年必演的戏剧有《龙凤配》、《黄鹤楼》以及《三娘教子》、《芦花》、《杀狗》等,宣扬善良、孝顺、忠君、善恶皆有报等思想,传达的也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戏曲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是百姓接受度很高的一种道德教育形式,对强化民众的道德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它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吸引了广大民众,其人物的言行,常常是民众虔诚仿效的对象。它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伦理价值观更契合民众的是非观和伦理观,更容易获得民众的认同。戏曲中人物的忠奸、情感的真假,宣扬惩恶扬善、鞭挞见利忘义、讽刺贪赃枉法,有着极其鲜明的道德观念。

当今的后土祠戏剧演出较过去更加丰富,除了原有的必须演出的剧目外,还增加了许多与时代结合的新剧目以及日常家戏或民间文艺的演出。新增演的戏曲多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内容,反映的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孝敬父母、诚实守信、文明礼仪等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内容。

社火与民间的“香火”还愿风俗(庙会风俗之一),如同孪生姊妹,正像民俗所述:“社火娱神,香火娱人”,其含意深邃而味长。万荣当地的社火,最具特色的是一种极为疯狂的活动——“扎马角”,即:用近乎筷子粗的金属制成的钢钎从嘴中向脸颊的某一侧刺出。此项活动源于古代的祈雨仪式,求天降甘霖。因古代的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有限,往往在回村路上可能遇到头戴帽子之人认为有避雨之嫌,对求雨不太吉利,故让扮马角之人挥鞭赶打之。再有,求雨时间有时两村可能路遇,所以扮马角嘴插铁钎以示威,显示其强悍勇猛,并以此感动上天,在逐渐的演变中现在已经成为黄河岸边的一种群众活动,人们以此欢度节日,让马角鞭打人以求打掉邪气,感天动地,祈福求祥,福佑百姓。

总之,后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在当代社会中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传承后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传承我们文化的根,就是延续我们的文化基因。“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88.

[2]杨洪杰.后土文化与中华文明史[J].运城学院学报,2004(12).

[3]胡增春.海峡两岸同胞齐聚万荣祭后土[N].山西晚报,2014-04-18.

猜你喜欢
后土道德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晋中南地区后土图像流变及原因述论①
谁远谁近?
万荣后土祠大殿楹联赏析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试论山西介休后土庙道教建筑群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