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 刘盟 王晔
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到,学者们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分为商业模式的内涵、商业模式的分类、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商业模式的创新作为企业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学者们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性研究分成三个层面:创新动力、创新途径、创新阻力进行整理,找出已有文献的空白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在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中,学者们对于商业模式创新动力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在他们的文章中对于创新动力的影响因素都有提及。因此,本文从企业高管、技术驱动、需求推动、政策扶持、系统视角等方面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商业模式创新对于企业运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高管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也备受学者们的关注。黄谦明(2009)在其研究中指出新思想的提出和企业资源的重新整合主要依赖于新的商业模式,只有有了新的模式,企业家才能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因此,商业模式的创新离不开企业家创新意识的推动。其中,企业家勇于变革的精神、迎接挑战的精神、乐于合作的精神推动着商业模式的创新。肖挺(2013)将高管团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高管团队自身特征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作用,并针对我国一些省市的服务型企业进行研究,得出高管团队不同的任期、不同的教育水平对模式的创新有促进作用。
商业模式的创新会受技术这一重要因素的推动,只有拥有突破性的技术,企业才能实现高生产、低消耗。Gambardella和McGahan(2009)通过对生物制药企业中技术外包模式进行研究,指出它的问题在于上游企业只开发适用于下游企业的特定技术,导致上游技术性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利润获得有限。要是想改变这种窘境,就要研发出具有普遍适用性高技术。而开发这种技术就要对原来的商业模式进行变革。李长云(2012)基于系统的视角对商业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商业模式的创新会产生很大影响。
商业模式的创新目的就在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实现顾客的价值。王生金(2013)认为满足顾客需求是提高企业市场地位的必要因素。他以我国零售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推理出我国零售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市场机会、企业高管、竞争、新技术,并得出市场机会对创新的驱动作用较强,而市场机会就是指那些没有被注意到的客户的需求。杜兰英(2014)从共同创造价值的角度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发现顾客需求在商业模式创新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商业模式的创新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林学军(2012)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指出新兴产业现在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多是从别处借鉴、模仿而来,因此,其商业模式的创新要注重政府政策的引导才能够顺利进行。陈昭锋(2013)提出政府的支持有利于商业模式创新,并对政府如何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几种方式,如为企业制定发展的规划图,将企业的新型技术变得商业化,为新兴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培育高效率的市场环境,帮助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变革。
学者们除了从某一因素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动力进行研究外,也从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角度对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行研究。王水莲(2013)利用回声模型理论,对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力来自于企业家、外部环境压迫的结果。曾萍(2014)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从内在与外在的角度论述商业模式的创新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社会资本、治理结构、技术创新能力与IT基础等因素。
在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研究方面,学者们的研究方向也是各有不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而言,其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也会不同。Mario Richter(2013)针对德国电业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并在分析已有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其创新路径要以满足小规模的顾客需求为主。王关义(2014)提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在于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只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实现发展。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商业模式相关理论进行总结概况,并跟据具体的商业创新模式案例,提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有简化价值链,突出增值环节,以客户价值为重,整合资源,优化管理等。
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于创造价值的实现。王琴(2011)从重新构建价值网络的角度对网络价值的传递方式、企业收益的取得进行分析,提出5个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对多个产品进行组合吸引顾客、挖掘潜在需求增加附加值、细分客户群、引入新的顾客群体、对收费渠道进行改变等途径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付建(2014)通过研究石化企业的发展状况,基于价值链的角度对石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的选择给出一些建议,他认为石化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要把产业链的优化作为重点,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组织变革的速度。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商业模式创新程度的高低也会影响其创新途径的选择。Osterwalder(2007)通过解释企业与其商业模式创新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创新程度分为存量型、增量型和全新型创新3类模式。存量型主要适用于有一定的竞争力、能解决资源来源的企业,而增量型只用于在某些方面有不足的企业,可以通过加入新的构成要素来弥补缺陷;对那些拥有先进技术并能发现商机的企业而言,可以对商业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来实现收益。原磊(2008)在分析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成长周期将其创新程度分为完善型、调整型、改变型、重构型。
对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研究,很多学者都从商业模式组成要素的角度着手,他们通过对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进行重新安排组合来找到新的创新路径。刘洪昌(2012)通过分析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提出新兴产业创新的路径有:以顾客为主导、基于价值链视角价值链、对供应链整体进行改变的创新途径。李飞(2013)选取零售企业的案例,得出了这类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为“顾客价值—销售方式—关键业务—核心资源”或“重要资源—关键流”。
从企业战略角度对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李曼(2007)认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可分为:战略选择和运营方式两个方面。从战略选择上,可按照个别顾客的需求、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新接触顾客的方式三个角度实施创新路径。在运营层面上,其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主要是通过运营层面的要素之间协调运转实现的。王洪(2013)通过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指出这种新兴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与适合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他认为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可从企业层面或者政府层面分别研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的实现要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为主导,对企业中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政府角度来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加政府采购力度,加强政策引导。
如果企业要想采用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去实现盈利,就要对原来的商业模式进行或多或少的改造,当然,这种变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阻碍新模式的运行,还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Sosna(2010)通过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指出当新的商业模式刚被概念化时,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料性,就会阻碍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商业模式创新。任福安(2013)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难点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假设:企业组织、已有资源、市场环境、社会政治。通过AMOS分析得出:对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度影响较大的是已有资源的不足、经济环境方面和社会、政治方面的阻力。
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发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动力方面,学者们更加注重从某一个要素的推动作用出发进行论述,并且学者们更加注重外在因素的作用,而对于内部因素的作用研究得相对少一些。在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方面,学者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多是从要素构成的视角讨论创新的路径,从其他方面研究较少。此外,在商业模式创新程度研究中,学者们只是根据创新程度的深浅为企业创新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并没有对如何选择创新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在商业模式的创新阻力方面,学者们虽然从企业商业模式变革的内在环境、外在环境中所遇到的障碍进行列举,但他们对于这些阻碍并没有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大都采用案例研究法,在以后的研究中希望能考虑通过定量分析对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行研究。希望这些建议对于学者们未来的研究能有一定的借鉴性。
[1] Yovanof,G S,and Hazapis,G N.Disruptive technologies,services,or business models?[J].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2008(4).
[2] Osterwalder,A.Business model design and innovation[J].business-model-design,2007.
[3] 林学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2).
[4] 肖挺,刘华,叶芃.高管团队异质性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服务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3(8).
[5] 曾萍,宋铁波.基于内外因素整合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