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演进探析及未来展望①

2015-08-15 00:49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俞杰龙
中国商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理论体系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俞杰龙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骆勇忠

1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理论溯源

区域创新体系(或系统)理论的溯源主要是创新经济学、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1-3]。

1.1 创新经济学诠释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运行模式和扩散原理

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将创新内涵界定为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来源、新组织五大方面,开创了熊彼特式创新理论。后续研究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界定大多是源于以上五方面改进而来的。熊式创新理论的长期发展产生了创新的运行模式理论,主要包括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和网路创新模式理论。创新经济学中的S型扩散模型、时间替代模型等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扩散提供了理论依据。

1.2 区域创新体系(RIS)是国家创新体系(NIS)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国家创新体系理论逐渐成熟,其内容包含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论、国家制度创新体系论和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论。

1.3 区域经济理论诠释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经济本质问题

区域经济理论诠释了区域创新体系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如何在空间上聚集、如何在时间上动态演化[3]。

2 区域创新体系基础和本真的研究

区域创新体系基础和本真的问题,主要包括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内涵、构成、功能,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评价等。Cooke教授(1992)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4],在其与合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1995年秋季以“区域创新体系”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成功举行,会议的成果是被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区域创新体系:在全球化世界中治理的作用》一书于1998年(第一版)正式出版,该书是最早的系统全面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文献,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5]。

2.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内涵和构成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等;区域创新投入主要有人才、资金、技术等的投入;创新内容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等;创新产出为产品创新、产业创新与环境创新[6-8]。

2.2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评价

王稼琼、绳丽惠、陈鹏飞(1999)研究指出区域创新体系以技术创新为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以下功能:激活中小企业、改造传统产业、产品创新与成果转化、制度与机制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9];刘顺忠、官建成(2002)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同类型决策相对有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创新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效率进行评价,并进而得出我国各区域创新体系的特点[10]。甄峰、黄朝永和罗守贵(2000)建立了一个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包含四个层面: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与制度创新、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11]。朱海就(2004)则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三部分组成,并构建了包含这三个维度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12]。

3 区域创新体系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和时空格局演化

随着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演化的规律,以及不同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上也从一般计量方法到开始运用空间计量和动态分析的方法。

3.1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魏守华、吴贵生和吕新雷(2010)研究指出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联系的质量、对区域外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13],Michael ffamp; Viktor(2011)的研究中创新的效率由私企和研究院所研发的互动决定[14],Peter(2014)实证分析了企业家精神、创新和区域发展的关系[15]。陈悦、刘则渊、苏立新(2014)提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国家/区域“发现—创新”体系[16]。区域创新系统形成的障碍主要是合作障碍、创新限制和占优势的市场与互动空间处于区域之外。创新风险包括失去技能的风险、合作的高成本和泄露费用的风险等[17]。创新网络是一种混合的、双方同意的交易方式,以及获得和分享资源的制度安排,而创新环境被认为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包括宏观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和创新氛围[18]。Batabyal ffamp; Nijkamp(2014)还研究了区域创新体系正的和负的外部性[19]。

3.2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时空演化规律

区域创新体系遵循要素协同、需求导向、循环反馈和主体转换等运行机制,经历初创、成长、成熟、升级或衰退阶段,但每一阶段的功能需求却有显著的差异。张来武(2011)提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到由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20]。王家庭、贾晨蕊(2009)通过空间误差自相关模型实证表明,区域研发资金投入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但影响力增速逐渐放缓[21]。蒋天颖(2013)空间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2001~2011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并逐渐呈现空间集聚的态势[22]。

3.3 不同省级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1999年起连续15年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该报告是对中国各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科学、客观、全面的研究[23]。韩子睿(2014)把江苏的各主要指标数据与广东、浙江、山东等创新先进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24]。

4 简要评述和未来展望

4.1 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进入深化细化渐趋成熟的阶段

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其理论溯源于创新经济学、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自1992年Cooke教授明确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至2005年前后,该领域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区域创新体系基础和本真的问题,约从2006年起,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 中以“区域创新”(regional innovation)为主题的论文呈现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其中中国知网从2005的700多篇增长至2006年的1700多篇,WOS也惊人的相似,从2005的60多篇增长至2006年的230多篇,且在2006~2012年间发文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研究内容更加深入,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化。2013年起文章数量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新理论复杂的数理方法的逐步引入,我们认为该领域的研究在深化细化,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前期。

4.2 深化细化渐趋成熟阶段的研究展望

4.2.1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将进一步延伸到市际区域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延伸,目前研究大多使用省际面板数据或混合截面数据研究分析中国区域创新或大片区如华东或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未来将延伸到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省级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市级区域创新的个性和特征将更加显著,市级区域创新的经验和规律也更容易被复制和推广。并且微观层面的区域创新研究,有助于对目前区域创新研究成果的理解和相互印证。2014年已有席雪红等对河南省18个地市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25]。

4.2.2 区域创新时间空间格局演化的研究将逐步深入

已有研究使用了空间误差自相关模型等分析中国各省区域创新在空间上的互动影响,以及中国各省区域创新能力自我累积循环发展的动态演化趋势[22]。未来研究可以基于市级面板数据,探讨市级区域创新因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在空间上的互动影响,以及时间上的动态集聚影响和演化规律。

4.2.3 新经济地理理论等新理论引入以修正现有理论基础的缺陷

新理论主要指理论溯源中提到的三大理论之外的理论,已有部分学者探索运用先进理论到区域创新的研究中。王卫彬、俞杰龙和朴基成(2012)探讨了如何将科技金融作为一个变量,衡量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建立了金融工具和科技投入的结合模型,构建了科技金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浙江嘉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26]。张战仁(2013)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27]。新经济地理理论(NEG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克鲁格曼等人开创的,修正了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无差异空间、无运输成本等严格假定,未来将有更多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中,以纠正现有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理论基础的缺陷和不知。

4.2.4 引入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新的影响因素和变量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报告2013》,上海江浙等地区经济已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传统因素投入、政策和需求等对区域创新的解释能力不足,新经济地理因素创新互动溢出、要素区际流动和空间报酬递增等的影响增大。未来研究可以探讨区域创新体系新兴的影响因素、新兴影响因素的测量或量表的编制、新兴因素与传统因素的影响关系和互动机制等。

4.2.5 引入分位数回归、工具变量等方法分类型分阶段研究

已有部分学者探索运用GE矩阵、马尔科夫链、非线性规划等方法,构造情景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战略态势进行分析[28]。未来还可以使用更多数理统计的模型和方法,将区域创新体系分类、分阶段进行研究,比如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分析各种传统要素和新兴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大小的变化规律。还可以寻找区域创新体系不可观测因素的工具变量,增加和拓展传统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内容等。

[1] 林迎星.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论坛,2004(06).

[2] 毕亮亮.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

[3] 王松,胡树华,牟仁艳.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与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3,31(3).

[4] 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3).

[5] BRACZYE H,COOKE P,HEIDENREICH M.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s in a Globalized World[M].2 th ed.London:Routledge,2004.

[6] JOHANNESSEN JA,DOLVA JO.Organizing innovation:integrating knowledge systems[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7,5(3).

[7] 黄鲁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01).

[8] 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

[9] 王稼琼,绳丽惠,陈鹏飞.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特征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9(2).

[10] 刘顺忠,官建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2(1).

[11] 甄峰,黄朝永,罗守贵.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6).

[12] 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4(3).

[13] 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09).

[14] MICHAEL F,VIKTOR S.Determinants of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Regional Studies,2011,45(7).

[15] PETER N.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n Introduction[J].Economic Geography,2014,90(1).

[16] 陈 悦,刘 则 渊,苏 立 新.基 于 互 联 网 的 国 家/区域“发现—创新”体系的理论构建[J].科学学研究,2014,32(2).

[17] VAZ,E,VAZ T.N,GALINDO PV.Modelling innovation support system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analysis of cluster structures in innovation in Portugal[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14,26(1).

[18] 郁鹏,路征.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政策[J].特区经济,2012(10).

[19] BATABYAL A,NIJKAMP P.Positive and Negative Externalities in Innovation,Trade,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J].Geographic analysis,2014,46(1).

[20] 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软科学,2011(12).

[21] 王家庭,贾晨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12).

[22] 蒋天颖.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3(6).

[23] 柳卸林,高太山,周江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4] 韩子睿.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2).

[25] 席雪红.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15).

[26] 王卫彬,俞杰龙,朴基成.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

[27] 张战仁.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3(6).

[28] 王玲玲,李芳林.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量化情景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0).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理论体系
坚持理论创新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