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帆
(兰州市少年宫)
中国儿童中心2008 年起发起了以生态教育为主题的“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项目”,密切关注青少年生态观的养成,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在生态项目的引领和指导下,兰州市少年宫在多年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基础上,2014 年开展了以“自然的学校 自然的孩子”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倡导“人向自然学习”的态度,采用生态主题,倡导青少年“向自然学习”,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继而涵养相应的生态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热烈的社会影响。活动的蓬勃开展,促使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进行了思考。
多年来,我们在面向青少年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少年宫的引导示范作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寻找与合作方、参与者的社会效益共同点和最佳结合点至关重要。2014 年,我们开展的以“自然的学校 自然的孩子”为主题的兰州市少年宫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实现了面的缩小和点的突破,在兰州市城市四区多所中小学校中选择了兰州市六十九中、兰州市伏龙坪小学两所具有明显特色的学校开展活动,这两所学校离市区中心比较远,但都具备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场地等硬件设施,并且具有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与基地称号。同时,选择美术、儿童文学这两项容易操作、易畅抒真情实感的专业为主要切入点,在2014 年5 月中旬至7 月下旬,每周定时集结一次,由兰州市少年宫选派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指导,以兴趣小组为载体,吸引儿童自由报名参加,延续四周。我们在活动中注重因地制宜,利用学校的自然资源和实践基地的优势,通过带领儿童种植、观察,用绘画、写作、实验记录等形式分享成果来实现活动效果。
在开展儿童生态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撰写实践记录这一环节,创设有效载体,才能真正激发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激情,达到提升认知和实践水平的效果。
我们考虑到儿童对这项活动理解和执行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我们采取了轮流渐近、集中培训的方式向儿童普及生态道德常识与写作知识。首先,我们给儿童解读活动主题“自然的学校 自然的孩子”;在初步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怎么做,激起孩子们对此项活动的兴趣;其次,以实际举例的方式诠释生活类、观察类、随感类三种类型生态实践活动记录的写法及特点,与孩子们共同畅想亲手创造的绿色世界。
在一次兴趣小组活动中,我们向孩子们展示了用废旧包装纸和废电池制作的装饰品,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废弃物能够被再利用。孩子们互相传递并研究这些作品的制作方法,还提出很多其他类型的废旧材料再循环利用的建议,很多组员已经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动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物品。这些来自现实的观察,不仅与由兰州市少年宫承办的兰州市中小学生“绿色环保”手工艺作品制作大赛系列活动有效契合,更让我们坚定了在此基础上面向广大儿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信心和决心,努力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供稳定平台和良好环境。
“自然的学校 自然的孩子”——兰州市少年宫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我的自然伙伴”“我的自然生活”“我的自然责任”三大教育主题开展,组织8 岁至12 岁近600 名少年儿童参与,体现“参与、体验”的教育理念,分为自然实践、自然班级、问卷畅想、征文及招贴画四个版块。活动强调青少年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组织专业人员实施,指导思想清晰,活动形式新颖,板块环环紧扣,培养青少年的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在征文及创作张贴画版块中,我们结合兰州的地域特征与文化特点,以“我爱母亲河、保护母亲河”“建设美丽家园”“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为主题开展征文比赛;结合社会关注点,以“理想的生态学校”“理想的生态家园”为主题开展招贴画比赛活动。共征集到文章180 份,这些作品体现了学生们良好的环保理念与形成的共识:从自己做起,保护好自己身边的环境,为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增添绿色,共建一个美好家园,营造人人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在自然班级版块中,我们对没有适宜自然条件开展实践活动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分组围绕改善本班教室的小生态环境开展创意实践活动。以4 周为一个活动周期,分创意、实践、改进和评比4 步。每组要求学生自行创意,提出方案,如设置分类垃圾桶,将日常垃圾分为纸质可回收垃圾、塑料饮料瓶和不可回收垃圾等几类。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请学生将回收的废品送到废品回收站,换成班费,用于购买班级用品。
对于另外一些尚无条件开展实践活动的学校,我们组织了问卷畅想版块活动。我们精心设计了兰州市“自然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活动问卷调查表(学生版),内容包括“理想的生态学校是什么样子?”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为学校自然环境建设、教学管理模式和人文环境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形式为文字,图画,设计图稿等。该活动共发放问卷1000 多份,评选出54 名优秀参与者,发放范围涉及兰州市城市四区五十几所学校,扩大了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
通过几个版块的有机结合和互相渗透,整个实践活动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凸显出自然教育的全新活动理念。同时,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强化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与体验成分,让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自主了解自然,感受生态文明并养成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习惯,从小牢固树立绿色生活的意识。
要扩大活动影响力,尤其是青少年生态道德建设这类社会热点、青少年感兴趣的活动项目,加强与媒体合作,拓展宣传渠道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此项活动在社会及少年儿童中的影响更大,我们进行了特色鲜明的集中宣传,选择了在甘肃省中小学校中影响较大的《中学生导报》作为宣传媒介,陆续通过3 个专版对活动开展情况作了大篇幅的宣传,内容包括招贴画、征文、活动花絮、问卷调查表、写生绘画作品以及观察日记的展现,在社会和中小学生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利用少年宫网站、显示屏、宣传栏等平台进行内、外部宣传,有力的叫响了“自然的学校自然的孩子”兰州市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自然的学校 自然的孩子”——兰州市少年宫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主体突出,有序推进,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和师生的参与面,提高了活动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营造了少年儿童生态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兰州市中小学校的生态素质教育充满了生机,我们也获得了更多开展此类活动的宝贵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开展的生态实践活动一定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实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