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岳
(中国儿童中心科研与信息部)
2008 年起,中国儿童中心在全国发起了“儿童生态教育”项目。项目提出“人向自然学习”,联合全国数十家校外教育机构,通过一系列生态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数万名儿童。因其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本项目主题实践活动对目前国内开展的儿童生态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活动开展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国内儿童生态教育活动的总体情况。
几年来,项目先后以“我的绿色生活”“我的绿色伙伴”“我的绿色责任”“哈乐·水”“美丽家园”和“自然学校”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儿童生态教育活动。活动由各地校外教育机构主办,广泛动员当地政府部门、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力量,参与者主要是4~12 岁的儿童。
活动的覆盖面十分广泛。以2014 年为例,共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的43 家校外教育机构成为项目年度合作单位,受益儿童达10 万余人次,受益家庭达2.5 万个,覆盖全国约280 所学校、300 余个社区。基于活动,开发了相应的课程和指导手册,对儿童生态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整理。
活动选题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活动尽量选择儿童身边的、常见的自然事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具体的主题。这样的主题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引起儿童兴趣,将生态教育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我和我的大树朋友”活动,带领儿童全面开启感官,用不一样的方式去了解再熟悉不过的大树,获得了新的感受和体验。“糊涂的小鸟”活动,引导儿童关注其生活于其中的、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小鸟的生存状况,引导儿童认识到人类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不能挤占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
活动选题充分发掘本地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特色。利用具有本地特色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开展活动,一方面,易于调动儿童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儿童关注、思考和尝试解决本地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有利于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漫步潮间带,探访小精灵”活动,充分利用当地位于沿海地区,海产品丰富、海洋开发相关产业发达的地域特点,带领儿童从认识地球上的海洋资源开始,了解家乡海洋资源特色、海洋产业开发和利用现状、目前海洋利用和保护中的问题,并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高原明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活动,带领儿童了解当地重要的生态资源——滇池未经开发的原貌,被人类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破坏后的现状,引导儿童思考如何去保护滇池、恢复其良好生态环境的未来之路。
培养儿童观察、分析、表达和审美等能力。观察是一系列活动的基础。大量的自然观察,引导儿童敏于感知自然事物的细节,善于发现其特征,感受大自然的朴素与和谐之美,从而培养了其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如“寻找春天的色彩”活动,引导儿童观察春天的自然环境中有多少种色彩,藉此培养儿童对寻常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活动常以环境问题作为主题,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有效地搜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个人的思考、与他人的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可不断改进的解决方案,并有机会展示和交流,从中培养了分析和表达能力。如在“节水护水”活动中,儿童首先自行查找收集了有关水和水资源危机的资料,随后开展了家庭用水调查,发现了日常用水中的浪费问题,并经相互间的讨论后找到节水办法以及宣传节水的方法,最后将宣传活动付诸实施。
培养儿童独立、竞争、合作、包容等社会性。任务的设置与完成,是活动开展的重要形式。任务的完成方式有个人的,也有团体的。在完成个人任务时,儿童需要充分发挥个体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团体任务时,儿童需要学会与团队里其他成员分工协作、相互包容,以保证顺利完成任务。在“评优”目标的激励下,儿童会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能动性,学会并完成相互间的竞争。在“小小生命,大大学问”养蚕活动中,儿童领养蚕宝宝后,就开始了独立照料,平时的换桑叶、清理蚕沙等活动须个人按时、按要求完成,遇到蚕生病等特殊问题也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在“校园绿地图”活动中,儿童须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调查、记录、绘制等工作,才能最终形成绿地图作品。
培养儿童坚持、专注、有恒心、有毅力的意志品质。在走进大自然的登山活动中,儿童需要有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毅力,才能顺利实现登顶。在“攀登灵山”活动中,5 岁的孩子也能在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和陪伴下,从一开始的畏难到边爬边给自己鼓劲,最后自行登上海拔1600 米的集合地。在木工活动中,儿童需要耐心、细心,以及遇到挫折不灰心、能够快速调节情绪的能力,才能完成一件精致的作品。在活动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品质在不断的挫折和挑战中得以生成。
培养儿童热爱自然、学会珍惜和保护的情感态度。热爱源于深刻的体验和经历。儿童通过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对于大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知和体验,从而生成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并树立分享、节制、珍惜和保护等生态观。在“我和我的大树朋友”活动中,通过让儿童调动感官找到并了解“我的树”的特征,建立与大树独特的情感联结。在“垃圾大王”活动中,通过让儿童体验乱丢垃圾给自然和生活环境带来的破坏,引导儿童认识到合理收纳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所谓“自然之道”,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规律;二是儿童的发展及学习规律。
关于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规律,台湾学者汪静明用7 个成语加以概括“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时空有宜、承载定额、协调稳定、环环相扣”。顺应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规律,就要求我们的活动通过用心设计能够揭示这种特征和规律。在“神奇的食物链”活动中,通过扮演食物链上的不同生物,儿童了解了食物链现象,并理解了自然界之中生物相互依存的规律。在“追逐林间的落叶”活动中,通过参与用落叶制造有机肥的工作,儿童理解了自然界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这7 个成语所概括的特征和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生态,同样也适用于社会生态。我们的活动在引导儿童树立尊重和关爱自然的态度的同时,也把“尊重和保护”“分享与节制”等人与自然相处的法则推及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处中,使儿童在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得到了道德情操的培养。在“松鼠分享松果”活动中,儿童在了解了动物冬眠现象的同时,也树立了分享和节制的观念。在“帮小蝌蚪找妈妈”活动中,儿童了解了动物的变态发育现象,也体会到了关爱和互助的重要性。
顺应儿童的学习及发展规律,就要满足儿童的探究和体验需求、游戏天性和表达欲望。
活动满足儿童的探究和体验需求。儿童天生具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为儿童创造充分的观察、体验和实践机会、触发儿童最深刻的情感体验非常重要,这也是培养具有环境意识的人的首要前提。“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儿童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名言。在儿童生态教育活动中,儿童被鼓励自由触摸泥土、沙子、水,观察大树和昆虫的特征,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充分满足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体验欲望。
活动满足儿童的游戏天性。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活动课程的游戏化是吸引儿童参与的有效手段。在儿童生态教育活动中,大自然这个游戏宝库被充分地利用。“寻找迷失的队友”利用天黑和灌木丛来隐藏队友,通过特定的声音找到队友;“迁徙的鸟”通过让儿童开展飞行比赛,模拟候鸟的迁徙过程,了解候鸟迁徙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儿童在活动中游戏,在游戏中成长。
活动满足儿童的表达欲望。儿童天生都是演说家,儿童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的表达应该得到支持,这是人类一切创造力的源泉。在儿童生态教育活动中,儿童参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儿童分享和表达的自由性、全面性和综合性。儿童表达的想法和感受都会得到教师的即时反馈和鼓励,而不会以“对”或“错”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可以表达任何他想表达的内容,可以是对事物的观察结果、可以是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自己的情绪。每一个活动环节以及整个活动结束后,都有可供个人表达展示的分享总结。儿童表达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畅谈,也可以是绘画、游记、手抄报、话剧、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
诸如水资源保护、植树、废物制作等活动因其针对突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确的教育性,而成为生态教育活动中非常常见的主题。然而,水资源保护活动除了调查水资源利用现状、参观污水处理厂、开展节水宣传之外还能做什么?植树活动除了与爸爸妈妈亲手共植一棵树之外,还能怎样开展?废物制作活动除了让儿童了解到资源可循环利用之外,还能实现怎样的教育目标?
对于这些熟悉的题材,是否可以实现更多的教育目标,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不一样的活动达成既定的教育目标,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也是形成我们活动特色和亮点的关键所在。
只关注既定的活动内容能否按计划完成,而忽略活动细节的设计是活动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很多历时较长的系列性活动中,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在一个与“大树”有关的主题活动中,“观察大树”这个环节被写进了活动方案中。然而,“观察”怎样去进行?“由教师提问、儿童边观察边了解”“将‘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引进,请儿童思考如果我是这棵大树,我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去抵御‘僵尸’的进攻,从而让儿童主动去发掘大树的个体特征”,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引导儿童观察大树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无须多说。然而,如果缺少用心的思考和设计,大多数的观察活动可能就会遵循前一种方法开展了。
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细节的精巧构思,在关注活动完整性的同时,加强对活动细节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活动质量。
经过近几年的意识开发和实践方法培训,活动已形成了鼓励儿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活动中让儿童开展小组合作以完成任务等具有鲜明儿童参与特点的常用方法。然而,儿童参与不仅限于此。
常用的儿童参与方法是否真正实现了儿童参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怎样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对每一个儿童的发言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就是鼓励、就能促进儿童参与?显然不是。不分方式和不经选择的肯定实际上是一种无意义的回应。此外,如何能通过教师对儿童发言的适时适当评价,引导儿童进一步思考,也是促进儿童更高水平参与的重要问题。让儿童分组,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也并不一定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参与。小组分工是否明确、每个儿童是否在与他人充分沟通、并在小组整体思路下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些都关系着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参与是否实现。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除了活动本身,儿童参与还可以在哪里实现。比如,在活动的组织管理中,是否也同样可以探索如何实现儿童参与。举例来说,在儿童分组中,每个儿童都可以被赋予“组长”“纪律委员”“物品保管员”等一定的“管理”角色。有了“管理”身份,儿童的责任感就会随之建立,从而促进其对活动的主动参与和对活动秩序的自觉维护。这同样是促进儿童参与的一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