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5-08-15 00:44刘晓岩孙孟建朱彩云刘春霞刘翠萍
职业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骨干办学校企

刘晓岩 孙孟建 朱彩云 刘春霞 刘翠萍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86)

2011年黑龙江省启动了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经过评选,全省12所高职院校成为黑龙江骨干校建设单位,在骨干院校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单位以骨干高职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增强办学活力,以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了专业竞争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认真总结建设的经验,必将有益于做好后期骨干院校建设工作。

一、省骨干校项目建设的共同特征

(一)骨干校建设院校建设思想领先、理念先进

12所省高职骨干校建设单位,在创建的实践中,注重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顶层设计,挖掘办学特色,凝练办学理念,分别提出了“文化先行、内涵强校”(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德能并蓄、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育人理念(黑龙江农垦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育生态人才的办学特色””(黑龙江生态职业技术学院)等思想领先、理念先进的办学方针。

(二)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办学体制机制,各学校积极进行科学设计与实践,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立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统筹全省职业教育资源,如: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黑龙江商贸旅游职业集团》,挖掘相应主管部门的政策和管理优势,行业内人力资源和环境优势,企业的资产和资金优势,构筑政行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增强了办学活力;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合作共赢,构建“政府引领,学院与企业双元参与,按合同或协议执行、实行成本、风险分担、成果、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三)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院校基本育人模式,各学校主动与大中型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岗位工作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校中厂”、“厂中校”为抓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训企业真实的生产情境,在机电类、种植类、食品加工类、水利类、环境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广泛开展现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如在农机使用与维修专业,实施工学交替“学院+企业双主体、基于生产过程、四学段”人才培养模式;种子生产与加工专业实施基于作物生产过程的“小学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实施“知识-技能-岗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施“三阶段渐进交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建设内容和进度达到建设任务书要求,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省骨干校建设单位参照各个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岗位技能要求,和企业技术骨干一起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将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相一致,做到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动态结合。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实训内容、实训项目、学生考核标准,完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视频资料、试题库等。并把开发出的相关课程作为企业的培训课程,与企业共享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成果,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围绕核心课程建设,开发与之配套的核心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制定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及技能考核试题库;出版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五)引进和培育双师人才,打造双师教学团队

通过培养、聘任、引进等途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骨干校建设学校先后制订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打造双师教学队伍,如出台了《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的管理办法》、《企业兼职教师聘任的规定》等制度,探索建立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分期分批的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培养一批“教得好、做得精、肯钻研、会学习、能指导”的双师素质教师。将工学结合中,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有技术的企业人员聘为兼职专业教师,确保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实行校企专兼教师“共同培养。互兼互聘、校企轮换””制度。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公开课、教学能手大赛、技能大赛、课程建设培训等举措,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优化专业和专业群结构布局

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紧紧围绕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及本地区的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建设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以区域产业发展推动专业建设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进入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特色专业群,同时专业群建设注重为黑龙江主导产业及新兴支柱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使专业布局趋于合理。

二、骨干校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还没有真正实现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利益共同体;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环境不够优化,缺乏税收优惠、实习耗损补贴、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等有效的激励性政策,合作办学的协议多,落到实际的少,深化校企合作较难;省骨干高职院校地方财政资金的拨付不能到位,建设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

(二)骨干校建设行政化

在组织上,骨干校建设行政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既是骨干校建设规划的领导者、制定者、又是评价者。通过行政的手段,以行政文件的形式统一的申报格式设计,统一的建设验收指标,容易造成骨干校建设雷同,缺乏特色,功利性太强,距离办成国际化、高水准的职业院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的认识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多年来一直处在变化不定之中,从“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把培养目标口号化,表明从教育行政管理层面上缺乏对高等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

(四)建设骨干校还是建设骨干校专业及专业群项目不清

在省骨干校建设中,从《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任务书》到整个建设的实际过程是针对骨干院校专业及专业群具体项目的建设。建设的是“骨干院校”,还是骨干院校的“项目”,建设目标不清晰。

(五)专业建设重复,教学资源建设缺少规划

劳动保护和社会福利等权益。

2.接收学生学习的企业要依法赋予学生具有“准员工”和“学生”双重地位的法律身份;

3.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对招收学徒或实习生的企业的“培训资格”进行管理,为校企双方的教学提供协调咨询服务,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学习方式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提供支持。

4.中小企业是提供应用技术型高职学生进行学徒、实习或岗位培训的主要场所。对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制定政策,使他们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使他们感到校企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且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确保学生在企业的学徒(实习)达到一定实习天数,使学生即真正掌握必要岗位工作技能,又满足了合作企业对培训学生投入与产出效益平衡的需求。

1.骨干校专业建设重复

如几个学校同时设有食品加工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形成无序竞争,造成教学资源紧张与浪费同时并存的局面,很难把一个专业“做精、做强、做大、做特”,达不到骨干校的建设目标。

2.教学资源没有实现共享

现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建设的水平不高,教学资源少,不能实现共享。要加大资金投入,走市场化的道路,与专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形成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核心课程资源中心,对学生和其他高职院校开放,实现社会共享。

三、骨干校建设的思考

(一)尊重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加强职业教育制度的设计与建设

应在尊重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开展相关的制度研究,在国家层面进行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总体设计,以立法的形式,形成法律约束,避免长官意识。

1.制定国家、地方和行业协调统一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对行政主管部门、高等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具有约束力;明确政府、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四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使学校和企业真正成为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2.发挥政府的主导与指导作用,建立专门机构,承担指导、协调工作,并建立各方认可和参与的协调和实施机制,落实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

(二)加快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建设

国际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制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如何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各个省骨干校建设单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1.首先应在国家层面制定法律法规制度,确定学徒制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方面的合法地位。在法律上,保障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的在企业学习时的学徒工合法身份以及相应的受教育权、

(三)建立专兼结合,互聘共用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1.教育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制定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和准入制度,应从有一定企业经历年限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中聘任教师,保证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各个职业要出台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严格职业院校教师准入制度;

2.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职业院校兼职教师信息库,给予兼任教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由聘任学校颁发聘任证书,实现区域内专兼职教师资源共享;

3.提高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由政府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在学校内部实行在人员编制、职称职数配置上的动态管理机制,鼓励热爱教育事业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使他们能安心、专心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四、结论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省骨干校建设单位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这次建设高水平骨干校为契机,认真总结建设经验,加大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相关专业群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创新办学特色,通过内涵发展、联动发展、创新发展,以真正实现省级骨干高职院校的创建工作目标,成为省内一流的优质高职院校。

猜你喜欢
骨干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