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顺先
农村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人民群众对此非常的关注。因此,想方设法搞好人民群众普遍所关心的财务管理问题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对待。
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不能按照预期的效果予以落实。主要原因如下:一部分决议仅仅是由领导干部单独制定,而不是经过群众或者党员选举产生的,民主理财大打折扣;部分民主理财小组不按照合法程序理财,审核过程不严谨就进行签字,不履行自己的使命职责,对于所出现的违规收支单据视而不见,监督作用荡漾无存;理财活动不按期举行,一些村的民主理财活动随意化,甚至直接由村干部直接代签;财务公开搞形式,走过场,公开内容避重就轻,不公开具体内容,仅仅是把一些无故那紧要的财务情况进行通报,群众关注的热点少,没有起到公开作用。
有些村干部违规违纪插手管钱。谁收的钱谁拿着,收支不分,不按时结账,造成库存现金大大超过了制度规定。
以种种借口不按上级规定办,坐收坐支;一些地方的农村集体工程项目并没有实施公开招标,资金预算不公开,暗地里搞小动作,导致资金去向不明。
一些村落招待费用数额庞大,并对招待费进行偷梁换柱,变通进行报销。
一部分领导基层干部并未在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未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以及财经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对于财务工作的管理工作并未落实到位。一些干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认真负责,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财务管理的混乱趋势。
农村财务管理涉及到很多规章制度可依可循,例如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但是一些干部或者财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差,很多制度难以落实。财务人员的不作为导致一些规章制度无法落实,有章不循。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涉及到诸多方面,审计监督部门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民主理财小组几乎仅仅是形式上的,财务大权其实掌握在少数干部手中,并无本质意义,监督工作形同虚设。
财务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工作属性的原因对财务人员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但是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更换比较频繁,一些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养,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村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干群关系的未来走向,有助于集体经济财产的保护工作,所以必须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对待。切实采取措施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切实财务措施保证落实。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新问题相继出现,这给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制度规定并不是非常具体,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度的把握非常有难度,各级领导干部工期做好会议工作,定期开展对所汇报的农村理财工作展开研究,认真研究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制定对策,严格执行。如果发现一些不配合的情况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罚。为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的过程中不走样,朝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仅仅是依据其合法性以及合法性进行对各项收支单据进行审批,对实际的支出真实性无法判断。审批人员自己的能力有限,对于村里的一笔支出,每一条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经纪业务支出无法完完全全的掌握清楚,审批监督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一些审批监督失误。所以,民主监督的作用不可替代,任用一批敢于监督管理的财务人员对支出单据的真实性进行认真核查。当前的民主理财人员业务水平达不到要求,仅仅只能在表层上对账务进行监理审核,简单地对单据进行查看,对收支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但对于支出的具体情况,一些真伪以及财务内部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未了解,难以找出其中所存在的复杂问题。要想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监督自作用,首先采用民主的方式选出理财人员。对于那些具有文化素质以及财务知识、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员,应该加以重用,组成一支专业化的民主理财小组,保证理财人员的专业化、稳定;民主理财人员的理财水平有待提高,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加强对理财人员的理财业务水平、监督能力的拓展;最后,虚心接受相关的理财意见和建议。民主理财应该做好违纪违规情况的登记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
村级收取发票,由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印制,村会计乡(镇)农经中心签字盖章领取使用,村集体收入必须足额交“村长乡(镇)代理”专户管理,使用时再按规定从专户中支取,杜绝边收取边开支,边收取边还债,坐收坐支的现象发生。
做好群众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让群众知道财务的来龙去脉,实施财务公开透明制度。首先是对其中的过程进行公开。公开年初的财务公开计划,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或者党员会议投票表决,尤其是所涉及到的重大项目,必须全体表决并实施公开。二是公开方式以公开栏为主。另外对重大事项可推行“一览表”到户公开。三是公开时间要及时。要做到年初、年终都有公布计划,每月八日为财务公开日,农经中心拍照存档,督促村级及时进行财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