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5-08-15 00:44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监督目标评价

徐 兵

(安徽大学商学院,合肥 23060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的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格局,很多企业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增强盈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价值的有效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企业。但由于我国全面预算管理实行时间较短,缺乏实务经验,使得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在预算目标设计、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考核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企业的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可以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监督,将二者进行整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审计可以发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全面预算的实施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审计的联系

(一)从内涵上来看

内部审计与全面预算管理都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手段,都是致力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全面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价值增值。现代内部审计注重把事后审计转移到事前,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面的审计;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事前和事中都缺乏必要的监督,只注重事后的评价,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引入内部审计后,可以将全面预算管理的评价和监督提到事前。

(二)从目标上看

虽然现在不少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目标的认识不清晰,但是从审计的发展历程上看,内部审计的目标都是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能够为进一步的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依据,所以,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为内部审计部门实现审计目标提供了基本要求。而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与内部审计的目标不谋而合。

二、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的现状

(一)预算松弛问题严重

企业的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往往存在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企业在预算编制时,往往会利用这种不对称采取高估成本费用、低估收入、夸大实现预算的难度等手段,从而使预算的应然数据与实然数据之间产生较大差异,即“预算松弛”。

(二)预算管理缺乏战略眼光

全面预算管理应该以战略为导向,将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企业中树立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理念。而许多企业由于战略导向不明,盲目扩张和发展,在没有清晰明确的战略前提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导致预算目标只注重眼前,与未来的发展战略不相融合,各期编制的预算相互独立,难以连贯衔接,致使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严重脱节。

(三)执行缺乏有效监督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总体规划的细化和量化。全面预算所表述的是理想化的经济状态,在其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有效实现预算目标。所以,在预算执行中,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预算平稳执行。但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没有建立监督制度,肆意执行,预算执行缺乏刚性,当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产生较大差异后只能被动接受现实。

(四)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脱节

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理应既重过程,又重结果,而且把预算的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与绩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紧密结合。然而,实践中却往往是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结合不紧密,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相互脱离,因而就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三、内部审计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

鉴于上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独立和客观是其最大的优越性,使其能够作为一位理智的第三方来客观评价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不仅可以在事中和事后监督全面预算管理活动,而且还可以把这种监督提到事前,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所以,二者的整合——全面预算管理审计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事前审计

1.审计全面预算的目标。企业的预算要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为依据,要注重持续性,预算目标的确定要科学、合理;灵活性与前瞻性并存。事前审计要着重审计企业的预算目标,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检查企业的预算目标是否科学、合理。事前审计还要检查企业是否根据宏观年度预算目标编制企业经营各部门、各环节的具体执行的预算。同时,事前审计也负责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科学的业绩评价考核制度,以保障预算目标的达成。

2.审计全面预算的编制。事前审计要重点关注全面预算的编制,要审查预算编制是否根据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而编制,预算编制是否符合企业年度预算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战略,预算的编制是否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标准进行,是否将上年度预算工作的执行、完成情况以及上年度预算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依据。

(二)事中审计

预算目标和预算方案是否能够有效执行是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全面预算执行的审计要坚持“刚性原则”,同时结合市场环境、经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重点审查:(1)企业是否将经营各部门及经营各环节都全面纳入预算工作,是否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部门、各个人。(2)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及时纠正,提出建议。(3)预算执行是否过于僵硬,当实际情况与预算偏离时,可以适当调整预算,不能为了预算而预算,但是还是要审查预算的调整是否足够必要、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现状。

(三)事后审计

企业在预算工作结束之后,全面预算管理审计要将重点转移到企业,是否将本年度内对预算工作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责任明确,是否将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进行对比,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进行绩效考核。因此,此项审计有助于为下年度的预算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便于预算的衔接。

四、全面预算管理审计实施的效果

(一)有助于全面预算管理更好地实施,实现企业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细化与量化,是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审计对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全方位审计,在过程中能够促进各部门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深刻的了解,并且能让各部门对战略目标提供足够的支持,有利于企业判断内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改进和调整预算管理体系,使预算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预算松驰”

由于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预算松驰”导致预算的不科学,影响业绩评价的真实性。而内部审计机构由于在企业中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的职能地位保证了内部审计机构在监督和评价预算管理时能够独立客观地形成对预算的评价,提高预算科学性,进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不利影响。

(三)参与预算执行控制,保证预算有效执行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就在于如何控、何时控、何人控。现代内部审计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内审部门在方法上已经引入了过程的实时控制,将重点由事后向事前转移,可通过事前审计、事中和事后审计对整个预算过程进行监控,实现对预算管理的动态和实时控制,促进部门预算责任的落实,有利于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

五、研究结论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全面预算管理被更多的企业接受。由于全面预算管理起步晚、缺乏实务经验,使得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时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企业的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在事中和事后监督全面预算管理活动,而且还可以把这种监督提到事前,形成全方位的监督,将二者进行整合——全面预算管理审计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审计,可以发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全面预算的实施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六、局限和启示

由于内部审计与全面预算的量化比较困难,数据也难以收集,所以本文试从规范的角度加以研究。目前,大多数内部审计与全面预算管理都属于规范方面的研究,实证文章几乎没有,未来可以在实证方面继续验证本文的结论。

[1]黄玉琴.探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工作重点[J].新会计,2010,(3).

[2]邱军芳.如何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审计[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

[3]宫娟.战略导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4]郑建民.内部审计与全面预算管理审计的整合[J].财会研究,2012,(15).

[5]汪海青.企业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3,(1).

[6]尹秀峰.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的探讨[J].财经纵横,2013,(11).

[7]闫天池.整合之道——内部审计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对接[J].财务与会计,2008,(5).

[8]包红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管理科学,2011,(5).

猜你喜欢
监督目标评价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监督宜“补”不宜“比”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