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体育课提高练习密度的三策略

2015-08-15 00:56赵新称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大组等待时间运球

例析体育课提高练习密度的三策略

一、见缝插针,增加练习内容

案例:学习内容为跳箱“横箱分腿腾越”。男、女生各24人,跳箱4组。将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12人,面对跳箱成1路纵队站立,依次练习分解动作或完整动作。

分析:由于器材特点和数量的原因,教师通常采用1名学生练习,10名学生观看,1名学生保护与帮助,学生完成1次练习之后,在较长的等待时间内无事可做,整节课,学生练习次数大约为3~5次,严重浪费了体育课有限的练习时间,降低了练习密度,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策略: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以这样处理等待时间:等待的学生2名学生1组,1名学生做“人羊”,1名学生做与跳箱上所做动作一致的练习,2名学生交替进行,直到轮到上器械练习,再停止“人羊”练习。

二、优化形式,增加练习组数

案例:学习内容为快速跑“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男、女生各24人。将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12人,4列横队站立,以组为单位听信号依次练习。

分析:这种组织形式相对于学生4路纵队站立,以组为单位练习来说,练习密度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是四分之一的学生在练习,四分之三的学生处于等待状态,练习密度不高。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等待练习的时间做模仿练习,以此来提高练习密度,由于此类学习内容的技术动作较为简单,几乎不用辅助器材,对于场地的要求也不太高,学生完全可以进行实战练习,提高练习密度。

策略: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以根据场地大小变换不同的组织形式:如,场地较小,可将4列横队的学生平均分成2个大组,每2个小组为1个大组,2大组之间相距5~8米,教师讲解、纠错时,学生面对面站立;练习时学生背对背站立,每个大组的前排学生先做,然后第2排学生再做,这样每次练习都由原来的1排学生变成了现在的2排学生同时练习,相同时间内练习的组数增加了一倍,练习密度也就增加一倍。

三、巧用器材,增加练习人数

案例:学习内容为篮球“行进间运球”。男、女生各20人,篮球4个。将学生平均分成4组,4路纵队依次进行练习。

分析:球类运动是中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人多球少是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无法改变的现状。本案例中教师如此组织,练习密度可想而知,不仅难以掌握技术动作,而且会使学生对原本喜欢的球类课逐渐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充分利用等待时间,合理安排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练习,提高练习密度。

策略:此案例教师可以这样改进:开始时学生对学习的动作还不熟练,教师可让每组1名学生做有球的行进间运球练习,1名学生跟在其身后做无球的运球模仿练习,轮流进行;2名学生也可进行“一攻一防”的模仿练习。

—赵新称(山东省嘉祥县职业中专,272400)整理

猜你喜欢
大组等待时间运球
单座物流车专利布局分析
汽车智能驾驶领域专利布局分析
完形填空一则
你承受不起让每个客户都满意
我最喜欢的课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值日生的责任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捡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