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来
2013年8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消息,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
社会各界关注“阅读立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此举为全国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反对者则称“阅读是个人的事情,不该作为量化指标”。而不管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他们均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上,确实是切中了一段时间以来国民阅读率低迷的时弊。
不消说每日忙忙碌碌为生机奔波的普通国民,为什么即使是在校苦读的高中生们,其阅读现状亦是堪忧呢?
一、应试教育挤占了读书的时间
为什么连高中生的读书状况都堪忧呢,因为现在的高中生读的是教科书,为的是上好一点的大学。应试教育挤占了读书的时间,这是最为重要的客观原因。很多学生每天做作业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读大部头的课外书。即使是语文课,要考的内容靠的是死记硬背,不考的内容不管不问。平时的单元教学都集中到了必修课本上那少量的课文上(时间关系,必修课本上的文章也未必上得完整),高三的训练更是集中在了考点的操练上。课本中的东西又被肢解得十分琐碎,课文成了终极目标,把芝麻当成了西瓜,而课外那么多大西瓜却连知道也不知道,一个也没见过。
二、家长、老师约束了学生的阅读空间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是有特定语境的。有的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学费乃至家教费用上极其宽容,但孩子的与学习无关的一切爱好被强制割舍。与学习无关的“杂书”(即使是名著)当然不在学习之列,读它分散精力,耽误学习,于是列入家庭禁书行列。在学校里,教育往往妥协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很多老师一般都不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语重心长地劝学生自修课作业做完了再多找点题目拓展拓展。许多家长、老师抱怨现在学生写作能力每况愈下的同时却从来就没有想过,仅凭着一本语文课本外加一两本满分作文大全怎么可能学好语文?学生即使偶尔能考个不错的分数,那也只是分数,分数当中包含有多少语文素养呢?
三、消遣式阅读消解了阅读的质量
以前的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个阅读资源稀缺的问题,想读书却没书读;现在的学生(特指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却处在媒体空前发达的时代,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接受方式多样化,且直接作用于视听,满足人的感官刺激,相比之下,书籍阅读就显得枯燥乏味。即使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爱读书,但是读的都是低水准的言情、魔幻等。于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学生整天沉溺于韩日肥皂剧、卡通漫画、电脑游戏之中。今天中外文学名著的包装倒是越来越精美,可是能坐下来认真读完两本的学生却越来越少了。我们与其批判《小时代》充满物欲、成功学却让那么多学生甘愿自掏腰包向票房做贡献,不如多想一想学生的精神世界究竟该如何成长。
策略思考:
一、依托校本资源,建设书香校园
一 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近年来无锡地区发展势头迅猛的天一中学、锡山高中便是十分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学校。重视学生阅读,带动的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发展,带来的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丰富与强大。
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校本资源其实是语文教师。如果一所学校实实在在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愿意鼓励学生多读书,那语文教师的热情一定会得到激发,从而会千方百计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果学校仅仅是唯分数是从,到最后连教师自己都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了。
其次,联系当地乃至全国的文化名人做读书讲座。名人亲临现场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有时听其一席言,胜读十本书。
另外,办好读书节系列活动。读书节是我校的一个传统,并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由一系列具体的活动作为载体,比如设立班级图书角、知识竞赛、图书跳蚤市场、书评比赛、朗诵比赛等,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鼓励学生读书的氛围。
事实上,把一所学校建设成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内涵。
二、 精心挑选,推荐书目
光喊口号是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还应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让学生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当然,教师本身应该是一个热爱阅读,并有着较为宽泛的阅读面的人。
首先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校图书馆中学生可借阅的图书资源,然后从中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然后,做一次充分的学情调查,了解学生不喜欢读什么书,喜欢读什么书,读过什么书,想读什么书等,最后形成一份清单。
其次,是怎么推荐的事情了。我不建议光列一张书单往教室里一贴。我认识一位同行,她在这方面做过两年的探索,值得借鉴。从高一开始,每学年她向学生推荐了几十本书(我惊讶于她阅读的“杂”),并陈述了推荐理由。
她对学生说:“我为高一的同学们选了几十本书,写了几句推荐的话。说实话我无法确知做这件事是不是一定有‘意义,但我想试试看。总不能先确保所做的事肯定‘伟大光荣正确才去做,不是吗?有些念头产生了,觉得是有益的,利大于弊的,那么就该去试试看。”
当然,推荐的书可以有几十本,并不是要求学生通读之,这样也不现实。学生挑自己感兴趣的就行,男生愿读的,女生未必愿意,反之亦然。其实,一提到课外阅读,就觉得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的事,这种观念是狭隘的,这个课外,既是语文课的课外,也是所有课的课外。
三、创设平台,心得交流
当我们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之后,便是引导学生如何让阅读落在实处,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读法指导。如精读与泛读的结合、如何速读浏览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不必动辄让学生去阅读那些他们实际读不懂、读不出趣味的“名著”,只有等学生的积累包括人生阅历到一定程度,他自然会觉得《红楼梦》比《小时代》好看。
另一方面,在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时不宜动不动就出一张试卷来检测,好像不跟江苏省的名著阅读考查挂起钩来就觉得没有抓手。个人认为,教师应该运用智慧,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可以在课前三到五分钟演讲的时候,设立“开卷五分钟”“时事五分钟”等专题栏目,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
另外,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想到自己做学生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看了电影,回头语文老师要求写观后感;或者组织去哪里旅游了一趟,回头语文老师马上又要求写游记;上了什么课文,就要写读后感。这些事都是大部分学生较为反感的事情。但并不是说学生反感的事情 一定没有意义,写写随笔,尤其是写写读书笔记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在新的网络环境下,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革新的。
比如,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一个网站作为平台。学生可以把随笔上传到网站上,经语文老师审核后发表出来,其他同学可以跟帖交流。你说说你感兴趣的书,我说说我感兴趣的书,彼此都有很多话要说,有好多故事要讲。全班四五十个同学这样一交流,我们的知识很快就丰富起来,我们自己说话、写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班级读书的风气也就此形成。其实这也是班级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下来,这个班级将留下极为宝贵的学生时代的回忆,而这份回忆是精神层面的。曹勇军老师曾把学生的演讲稿集结为《高三(10)在六楼》,便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和示范。
有的家长和老师总认为,喜欢读书的学生往往喜欢读一些闲书、坏书。我认为,这种观点要么是看到了个案,要么是他们自己的观念很狭隘。真实的情况是,不喜欢读书的人才会读坏书,读那些庸俗的、快餐式的甚至低级趣味的书。如果一味地限制其读课外书,那他的课外阅读就是在时刻提防的紧张状态下进行的,哪些书能给予他暂时的感官刺激他就偷偷摸摸读什么书。
少年时代读的书往往能形成更为长久和牢固的记忆,少年时代养成的读书习惯往往会伴随终身。欲改变国民不爱阅读的现状,莫如先改变学生没时间读书、被限制读书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