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孟子说师道

2015-08-13 13:53蒋曹斌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尧舜孟子孔子

蒋曹斌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被儒家尊为“亚圣”。他一生高举“民本主义”大旗,倡仁爱,推仁政,行仁道。当其在政治上不被重用时,就和孔子一样聚徒讲学,并且“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孟子》中许多篇章或记载其教育实践,或直接表述其教育主张,思想光辉闪烁在那三万五千字的鸿篇巨著之中。其中,对于为师之道,孟子虽很少作专门阐述,但我们通过涵泳体察,完全可以在丰富的内容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先贤侃侃而谈时蹦出的诸多警言妙语,如颗颗奇珍异宝散落其间,让我们俯首皆是,爱不释手……

一、安身立命,无怨无悔

造箭的人与造铠甲的人,为人治病的医生和做棺木的匠人,不同的职业者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孟子由此得出结论:“故术不可不慎也。”选择职业一定要谨慎。无论时代怎样变化,职业的选择总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我们选择了教育,也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同时也选择了快乐,选择了幸福。三尺讲台让我们安身立命;菁菁校园,寄托我们一生深情。

其实,孟子情结与我们一脉相承,他所说的“君子三乐”确很平实:“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把教书育人与家庭平安、心地坦然并列为人生乐事,足可见教育的至纯至美。实际上,这与孟子的政治理想不无关系。要想使万民归仁,在施仁政、行仁道的基础上,更要以“仁”来“化育天下”。他非常赞同孔子“里仁为美”之说,进而认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孟子·公孙丑下》七章)如何使天下的人都拥有这天之尊爵,人之安宅?唯有教育。

教育需要信念,需要理想,更需要教育者的坚贞、执著。同样是在《公孙丑》这一篇中,孟子借曾子之言,来表达自己对“仁义”的一往情深:“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心中有仁有义,就能不仪不为富贵所动,而且大加藐视。

圣人之心是相通的。孔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老人家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的学生颜回赞赏有加“贤哉,回也!”

当然,教育不仅仅是清贫,也不纯粹是付出。教育有趣,教育有真。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生活在童趣飞扬的世界,我们更易保持童心不泯;保持纯真不伪,也就拥有本色的人生,难道这不是一种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幸福吗?用今天的话说,孩子的欢歌笑语,琅琅书声,是天籁之音,是花开有声,是幼竹拔节之韵……教育呼唤改革,呼唤创新,也必将促进民族的振兴。这是一个需要教育家,并且必将产生一大批教育家的时代。当孟子看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还未成为现实时,发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呐喊响彻千秋。金声玉振,摧引着我们“不怨天,不尤人”,投身于创建和谐教育、实现华夏复兴的征程。

二、以德立身,加强修养

教师践履传道授业的神圣职责,必须自身过硬,自我完善。“本立而道生”,是儒学的一贯主张。孟子尤其追慕“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反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强调的是“教育者先受教育”。当然,这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更是精神上、思想上、道德上“身正与影正”的关系。

如何不误人子弟,必有昭昭呢?

第一,推己及人,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在《孟子》中倍加推崇。《尽心下》第32章中指出“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并且生动作喻:“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不注意看自己田里有没有草,而是把眼睛盯住别人田里,其实质是“瞒心昧己”。自己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事,却要求别人去做,这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为准则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在教育活动中,也时有像孟子所说的尴尬状况:爱学生却得不到学生的亲近,管理学生却得不到学生的信服,礼貌待人却得不到他人礼貌相待。改变这种“爱人不亲,治人不治,礼人不答”的无奈,关键还是要“反其仁,反其智,反其教”,即反问自己的仁爱、才智、礼节是否有问题。“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即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从而达到“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的地步(《离娄上》第四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直是孟子在思想修养上所津津乐道的。《公孙丑》上篇也有类似的言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第二,从小做起,求则得之。严于律己,不仅要求为人师者从自身做起,更要从小事做起。因为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小之事又小而可为,按照孟子劝齐宣王的话说,犹如“为长者折枝”,而非“挟泰山而超北海也”。从小事做起,还是要立足于做好身边“小事”。孟子在《离娄上》十一章中,就反对“道在迩而求诸远”,“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一个老师不守交通规则,如何去上好安全教育课?没有孝心,怎样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思想提升,精神完善,还要做到坚持不懈,“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一旦停止,就会无益于己。“茅塞顿开”的成语就来源于孟子的笔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经常不断)用之而成路;为间(短时)不用,则茅塞之矣”(《尽心下》第二十一章),他在这里用“山路”喻“心路”,严厉地批评学生高子“今茅塞子之心也”。

第三,见贤思齐,左右逢源。那么怎样使自己的心路不被茅塞呢?必须要“学而时习之”。要向贤者学习,见贤思齐,“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这还不够,需要上溯与古人交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论其世”(《万章下》第八章)。

师德修养,贵在自得。“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万章上》第14章)。这里给我们深刻的警示就是,修炼自己,也是“欲求自得之”,使自己的心灵充盈,精神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把师表形象给别人看。

三、正本清源,以德为先

“以德配天”,这块悬挂在先圣孔庙门墙上的匾额,昭示着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这一基本理念,实际上也是儒学先哲后生辈辈相传的处世宣言,在天人之间架构桥梁的是“德”。德泽天下,德行天下。在孟子的学说中,“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的观念非常鲜明。

育才先育德。传说逢蒙跟羿学箭,箭艺学成后,便想天下只有羿的箭术比自己强了,于是便杀死了羿。逢蒙艺成害师,骂名遗臭千年,已成共识。孟子却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令人深思:“是亦羿有罪焉”(《离娄下》第二十四章),这件事为什么羿自己也有罪过?孟子没有直接说,却另外举了个例子:子濯孺子在郑国被追击,病情发作,十分危急。当他得知追击者庾公之斯是他的学生尹公之他的高徒时,马上松了一口气。因为善于选择和教育学生,注重学生的人品正直,相信学生尹公之他也会像他一样选择和教育学生,所以知道庾公之斯不会杀他。这正是反衬了羿的失察失教。逢蒙杀羿给后人以深刻教训:一是选拔人才或者交结朋友不可不慎重,需要考察其德性;二是教授技艺或者教育学生,一定要着眼于德才兼备,重才轻德,贻害无穷。勿视德育的教育无异于孟子所说的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育德先育心。欲仁立德,心诚是根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有志之士建功立业的人生阶梯,其根本是修身。按照《大学》的序列,在修身之前还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内在修炼。因此,孟子在《离娄上》第十二篇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进一步明确天道与人道的谐和,在于一“诚”。

能不能成为仁人志士,关键在于自身能否诚心诚意地修身立德。孟子借用孔子“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话来表明看法:水的用途有贵有贱(“濯缨”与“濯足”),是因为水有清有浊造成的;人有高有低,有贵有贱,何尝不是自己造成的呢?(《离娄下》第八章)

因此,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下》十一章),即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不过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实际上,失去本心——仁爱之心,仁义之道,按今天的话讲,就是失去了灵魂。孟子的呼声,穿越百代时空,振聋发聩于当今。

育德育心不改绳。以德育人,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离娄上》第一章)。因此,就像“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拉满弓),学者亦必志于彀”一样,“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因为小至手工技巧,大到成人成才,以至安邦定国,皆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孟子同公孙丑讲如何养浩然之气的时候,进一步表述了学习要尊重规律、顺应自然的思想。

教育学生守规蹈矩,即使规矩再严,标准再高,也不能降格以求。“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道理显而易见。有人说,道理是很好的,但像登天一样,高不可及,为什么不使它成为可以攀及的,而每天去勤勉努力呢?孟子的回答非常干脆:“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羿变其彀率。”高明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懒惰愚笨或落后而改变或放弃准则。

四、皆为尧舜,人人成才

孟子与诸侯公卿以及学子交谈,总是“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性善论,这里且不论及,而“称尧舜”就是宣扬唐尧虞舜的“仁政”。不仅一国之君可以成为尧舜,而且人人皆可效法。一个名叫曹文的人问孟子:“人皆可成为尧舜,有诸?”孟子非常肯定地回答:“然”。并且说做起来很简单:“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告子下》第二章)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的口号盛行之际,有些人却讥之为“教育神话”。读了孟子“人皆可为尧舜”的言论,想必是“古今奇谈”了。孟子主要是讲只要愿意去做,每个人都会获得仁义道德,进而成就自我。而就教师而言,何尝不坚信“人人皆能圣贤,人人都会成为有用之才”呢?

用西方圣贤的话来说:“人啊,你们都是上帝的子民,要互爱,不要抛下任何一个兄弟不管。”。我们以培养未来为己任,更应该坚守“人无弃人”的底线,做到“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孟子坦言“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离娄下》第七章)。贤者与不贤者之间的距离一旦到了不能用来计量,那难道是教育的成功吗?难道是社会和谐的需求吗?

正是因为这样,孟子主张每个人要不断自新,不能自弃。“西子面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虽有恶(面目丑恶)人,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离娄下》第二十五章)。美丑善恶的转化,需要自我把握,更需要为人师表的循循善诱。

如前所述,为学艰深之时,教师不是去降低标准,而是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满,但并不射出去,只是做出要放的样子,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因为“中道而立”,所以“能者从之”(《尽心上》四十一章),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的人便会跟着他去做。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不言之教很有效,不屑之教也管用,“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下》第十六章)。除此之外,孟子曾经列举五种教育方法:有像时雨滋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人成为私淑弟子的(《尽心上》四十章)。而孟子自认为是孔子的私淑弟子,“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下》)。

环境的教育功能,备受孟子重视。孟母三迁的故事人皆有知,母亲择邻而居,想必对他影响深远。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出自他的笔下。因此,在《公孙丑上》第七章中,他引用孔子“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的话作为推行仁义的理念支持。从一个侧面也表示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就像楚人学齐话一样,“一齐人传之,众楚人咻之”,不行,必须让其处于齐人之中。

(选自《中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尧舜孟子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尧舜禅让(上)
尧舜禅让 (下 )
国庆七十周年有寄
磨刀不误砍柴工
尧舜牡丹经销商借鸡生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