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景春
酒与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大概自上古以来,便有了酒,有仪狄造酒和杜康造酒的说法。仪狄是夏禹时人,杜康是周时人。传说中酒的起源更早,有神农氏辨药知酒昧、黄帝言酒能治病之说。以上只是传说,不足为据,但是,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来看,其中便有“酒”字。商代和周代的青铜器中的尊、觥、觚、爵等,便都是酒器。《周礼》中有“酒正”“酒人”“浆人”之职;《诗经》中有“我有旨酒”“既醉以酒”之语;《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援北斗兮酌桂浆”之句。酒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颇有分量的一席之地。尤其在中国诗歌中,它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吟咏对象之一。唐以前诗人的诗歌中几乎没有不言酒的,像魏晋前后的著名诗人,如曹植、阮籍、嵇康、陶渊明等,都是以饮酒、咏酒驰名的。
诗至唐而极盛。在琳琅满目的唐诗中,到处都弥漫着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酒香,折射出唐代酒文化的风采。假如唐诗中没有了酒,那么唐诗将会失去多少醉人的魅力和迷人的光彩。
唐诗中到底有多少与酒有关系的诗篇,我没有作过统计,但是,从下列唐人的诗句中,我们便可充分地体味到唐诗与酒的密切关系:
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张说《醉中作》)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李白《江上吟》)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杜甫《可惜》)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白居易《醉吟》)
每因一樽酒,重和百篇诗。
(戴叔伦《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由此可见,酒乃诗之媒,诗乃酒之果也。杜甫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正是有了酒,才激起了唐代诗人热情澎湃的创作激情,才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瑰丽诗篇。
现在我们以唐代的三大诗人为例,初步统计一下酒在他们诗中的比例,以窥酒在唐诗中所占的大约位置和比例。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我曾经就杜甫现存的诗和文一千四百多首中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凡说到饮酒上来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作为一个对照,我也把李白的诗和文一千五十首作了一个初步的统计,说到饮酒上来的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强。”我也对李白和杜甫集中的酒字和与饮酒有关的词作过一个初步的统计。李白诗中出现“酒”字有一百一十五处,“醉”字一百一十一处,“酣”字十八处,“酌”字二十二处,“杯”字十八处,“樽”字十四处,其他的如“醑”“渌”“酲”“酹”“酿”“酩酊”、“玉浆”“玉液”“玉觞”“玉壶”“玉碗”“金罍”等有二十四处,加起来总共有三百二十二处。杜甫诗中提到酒字的有一百七十处,“醉”字八十一处,“酣”字二十二处,“酌”字九处,“杯”字三十九处,“樽”字二十二处,其他如“醪”“醅”“酝”“醺”“酿”“酩酊”“醇酎”“玉壶”“玉觞”“玉瓶”等二十一处,总计有三百八十五处。这样算起来,饮酒诗在他诗中的比例,还要再高些,要占百分之三十八。白居易的饮酒诗,前人也作过大略的统计,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诗“二千八百首,饮酒者八百首”。其比例也要占三分之一以上。由此,我们大约可以看出,饮酒诗在唐诗中所占的比例之一斑。从唐诗中,我们可以一窥唐代酒文化的风采。
从唐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造酒业的兴盛和发达。全国各地,尤其是江南地区到处都可见飘扬的酒旗和酒帘:
青帜阔数尺,悬在往来道。
多为风所扬,时见酒名号。
(皮日休《酒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陆龟蒙《怀宛陵旧游》)
从造酒的工艺来说,唐代基本上做的还都是水酒。但是有的地区已有烧酒:“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但从制酒的方法来看,主要还是用酿酒、压酒和滴酒的方法:
窦家能酿销愁酒,但是愁人便与销。
(元稹《劝醉》)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李贺《将进酒》)
在唐诗中有新酒、旧酒、熟酒、白酒、清酒、浊酒、绿蚁酒、浮蛆酒、葡萄酒、美酒、薄酒、村酒之称。从酒的颜色来看,有绿色、碧色、白色、黄色、“真珠红”色、琥珀色、乳白色、流霞色、瓮头清色等。从酒的产地来看,有新丰酒、长安酒、长沙酒、临川酒、金陵酒、成都酒、巫峡酒、巴陵酒、兰陵酒、郢水酒、射洪酒、鲁酒、蜀酒、乌程酒、余杭酒、新罗酒等。唐代的酒名多带春字。金陵酒名为金陵春,江陵酒名为抛青春,郢州酒名为富水春,荥阳酒名为土窟春,富平酒名为石冻春,射洪酒名为射洪春,剑南酒名为烧春,宣城酒名为老春。此外,唐代的许多酒还多以所酿的药物花草命名。如李花酒、薤白酒、蒲黄酒、藤花酒、地黄酒、梨花酒、黄花酒、茱萸酒、石榴花酒等。
不但唐代的美酒多种多样,就是所用的酒器也名目繁多,各式各样。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们所用的酒具有玉缸、玉壶、金罍、玉瓶、银瓶、郫筒、玉杯、金碗、玉碗、金樽、金盏、玉觞、羽觞、鸬鹚杓、舒州杓、力士铛、瘿木樽、玻璃碗、金屈卮、琉璃钟、紫霞杯、鹦鹉杯、鸳鸯杯、金叵罗、夜光杯、流霞杯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社会的各阶层,都有浓厚的饮酒之风。上从帝王将相、各级官吏、文人学士、文臣武将,下至落魄士子、农夫渔父、游子征人、贩夫走卒、和尚道士、妓女艺人,无人不饮。地点涉及宫廷、民家、市井、农村、道途、战场、山上、湖边,无处不饮。时令则不分春夏秋冬、白天夜晚。场合则无论酒楼野店、山村田家。朝廷庆功要饮,军中祝捷要饮,庆祝佳节要饮,农村喜庆丰收也要饮。至于朋友相逢、亲人会聚、贺人升迁、为人祝寿、送人远行等送往迎来的各种场合,都是离不开酒的。
饮酒形式也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有宴会众人群饮:“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唐太宗《幸武功庚善宫》);有三五朋友小饮:“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会饮》);有与知己对饮:“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也有一人独酌独饮:“独酌复独酌,满盏流霞色。身外皆虚名,酒中有全德”(权德舆《独酌》);有“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的豪饮,也有“何时一杯酒,重与细论文”(杜甫《春日忆李白》)的雅饮;有人“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而面不改色,也有人“寻芳不觉醉流霞”(李商隐《花下醉》)而不胜酒力。
唐人嗜酒,有钱固然要饮,无钱想办法也要饮,于是传下了许多赊钱饮酒的佳话。
贺知章金龟换酒:“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
李白朋友典马沽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杜甫典衣赊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白居易典钱买酒:“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白居易《劝酒》)
酒有一种奇特的功效。三杯酒下肚,酒酣耳热之际,它能使人展现各种各样的形态:
有的人喝了酒,激起了无限的豪情:“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李白《侠客行》)
有的人喝酒之后,忘形尔汝,目空一切:“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杜甫《醉时歌》)
有的人喝酒之后,心轻万事,孤傲自高:“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李颀《送陈章甫》)
有人酒后英气勃发,斗志昂扬:“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有的人醉卧沙场,视死如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有的人酒后名利顿失,看破红尘:“醉乡路与乾坤隔,岂信人间有利名?”(徐夤《劝酒》)
有的人醉后恃酒狂放,放浪形骸:“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群仙拍手嫌轻薄,谪向人间作酒狂。”(许碏《醉吟》)
有人饮酒是为了忘却人间的烦恼,进入无忧无虑的醉乡世界:“我愿东海水,尽向杯中流。安得阮步兵,同入醉乡游。”(聂夷中《饮中乐》)
更多的人是借酒之力,激发出了无穷的创造力,写出了或作出了无与伦比的优美诗歌和艺术作品: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饮中八仙歌》)
总之,唐代的酒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正是唐代的酒文化,给唐代的诗歌,增添了迷人的魅力和风采。
(选自《李白与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