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PPT

2015-08-12 20:28莫建章何志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面授讲授职教

莫建章 何志雄

PPT是用Microsoft PowerPoint程序打开并演示的幻灯片文件,恰当地使用这种多媒体,对教学效果确实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已经普及。

作为教授过多门德国职教课程的职院教师,深刻体会到国内外的职教课堂对PPT截然不同的运用。以下通过对比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PPT,给国内的同行提供另一种视界。

一 国内职教课堂的PPT

在国内的职教课堂,经常可以看到制作精美、内容详实、样式华丽、页面让人眼花缭乱的PPT,而且在公开课比赛中经常得到好评。

然而,在德国职教同行的眼中,这样的PPT反而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产生不良的影响[1]。

国内职教课堂上PPT应用存在的问题如下。

1 PPT成为文字处理软件,教师在课堂上“读”PPT

直接从书里摘下文字,输入到PPT页面中。更有甚者,连文字输入的功夫也省了,连图带文字整页扫描成图片搬到屏幕中,认为将讲授的内容改为用多媒体呈现就充满现代感,是教学效果的飞跃。而且经常在一张幻灯片中塞进尽可能多的内容,以课件播放演示代替讲授。为图方便,避免失误,常采用顺序式结构的内容切换,只需按翻页键,课件就会 “毫无差错”地按顺序“播放”下去。授课时照着屏幕念一遍完事,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至课件的既定流程,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水课”。

此现象是唯PPT教学才上档次的看法的悲哀,实则是全盘抛弃了传统的教学艺术,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反而有反作用,变成“点击式”课堂。教师的行为变成了照PPT“宣科”,以“读”“念”的形式把知识呈现,大大弱化了授课的实际意义,进入了以“读、念”代“讲、授”的误区。

究其根源,实质上是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体”演变成了“PPT+教师”为主体,只是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不容许学生的想法有半点“跑偏”。这种课堂能让学生的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吗?

2 用制作、搜索课件代替备课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以及网上共享课件的扩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PPT课件的制作和搜索上,往往忽略了备课的环节,转而以课件的制作、网络共享课件的搜索代替了备课。拷贝课件或上网搜索课件,连续几年重复使用一个课件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许多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作授课的唯一方法,一旦停电,就不知所措,教学无法进行。PPT教学并不意味着课件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全部,须知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取长补短,合理地综合运用包括传统媒体的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有效地开展课堂,让学生易于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的效果[2]。

3 “形式大于内容”

许多教师以为只要能够吸引听众的眼球,就能达到教学效果。刻意在色彩、动画和美工等细节处理上费尽苦心,制作所谓的“样式华丽,色彩灿烂,动感十足,形象逼真,电影般的画面切换”的课件,走进了“形式大于内容”的技术误区。许多职业院校为了推广与标榜PPT的教学作用,时常开展课件制作大赛,往往是上述者获胜。绚丽的多媒体技术已经让职业教育沉迷其中,忘记了教育的本源。

孰不知这样的处理常会造成形式掩盖了内容。学生看到了喧哗的动画,亮丽的色彩,花俏的样式。可是一节课下来,却没有记住什么,以至于误会课堂是在展示PPT制作技术。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所谓的主动学习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互相探讨,通过思想碰撞擦出新的“火花”,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3]。

二 德国职教课堂对PPT的看法

与国内大肆应用PPT相比,德国的职业教育大大弱化PPT,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1 以PPT为主体的授课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

PPT的画面就像在家看的肥皂剧,容易产生坐在沙发上吃着薯条、喝着饮料欣赏剧情,不必思考,你给什么我就看什么的惰性状态。或者因“剧情”进展得太快,来不及理解当中的意义。在以PPT讲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者对学生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只要学生不干扰讲授,按部就班讲完则可,师生间缺乏互动。教师不希望学生在中途“打岔”,把内容引向未知的方向,影响课程进度。学生出于尊重老师的观念,有疑问也不便于在授课期间即时提出。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参与课堂的逻辑思考,接受的知识似是而非,当时好像听懂了,也很简单,事后一问,模模糊糊,知识点没有在脑海里留下明确的印象。德国人把这种只靠PPT对着学生猛讲的课堂叫做“高精直喷”,意思是你讲的可爽了,但苦了下面在用心听的人。

在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肯定比不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争取多动手操作的动态学习,也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学习效果好。外国的教育研究表明,动手学习或通过自己的行为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也掌握得最牢固。

2 以PPT为主体的授课信息量往往过大,对学生要求过高

不管是图片为主,还是文字为主,信息量往往过大。这样一来,以PPT讲授为主的课堂往往要求学生精神高度集中,自始至终充满兴趣,思想上不能开一点小差,理解能力要跟得上老师的进度,课堂笔记也必须抓紧记下。这样一来,整堂课就显得非常紧张,听明白了就来不及记笔记,顾着记笔记就顾不上听,经常兼顾不了。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这样优秀的学生占整体的比例也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PPT页面随着讲授在课堂上一翻而过,学生事后要翻看或在课堂上记录也极不方便。

3 PPT讲授网络化

如果光靠PPT讲授就能让学生掌握技能,倒不如把PPT播放与旁白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那就不存在授课的必要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把课程分成面授与网络教育两部分。正式参与面授前,需通过网络预先学习。通过网络能把课堂扩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反复多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只有学习完并通过网络测试,才能获得参与面授的资格。学员在面授前已掌握了课程的基础知识,对面授内容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便于面授的开展。也让教师从讲授中“解放出来”,为实际技能的演练腾出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基于对课程内容的预先了解,学生在面授时能提出“有分量”的问题[4]。

三 德国职教课堂的PPT

1 以展示为主

PPT相当于一幅大海报。画面简洁是最基本的要求,切忌花里花俏,切忌电影般的切换样式,那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不该去的地方。

为避免受课本尺寸及印刷的影响,需要专门制作、拍摄高清晰度的彩色图片在课堂上投影放大,并设计与之相应的学习活动,或讲述局部细微之处。也便于打印出来作为小组活动的素材,让学生细看或讨论[5]。

2 基于PPT的展示展开课堂活动

PPT页面切忌堆砌大量的文字。他们认为,文字注释出现在PPT里是毫无必要的,课本才是文字描述的地方。PPT画面内容的意义、所需的文字解释或最终结论应该由授课者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

可以在讲解或小组活动展开后,让学生总结并呈示在教室所配的诸如翻纸板或喷胶贴板等传统媒体上。也可以由授课者边讲解边把预先准备好的重要知识点或技能规范通过各种方式呈现出来。

这些卡片、翻纸板或喷胶贴板区别于传统课堂的黑板板书,不会被擦去,重点内容都被保留下来。课后学生可以再翻看或讨论,也可以拍成照片,以作课堂笔记资料保存,课后再慢慢复习、消化体会。

所以,德国人的PPT仅起展示作用,授课者以PPT的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是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做总结并相互展示结论和提出疑问,也可以授课者边讲解边让学生总结。总之,不能对着PPT“干”讲,要通过PPT提供的画面设计合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3 提倡禁用PPT

只要存在传统的教学媒体,如挂图、实物、场景等条件,德国人都提倡尽量禁用PPT。使教师从PPT的脚本中脱离出来,促进师生互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禁用幻灯片则能鼓励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综上所述,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对PPT多媒体的看法和用法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不能对PPT多媒体技术形成依赖性。在课堂开展上,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取长补短。在PPT展示的内容中,合理地综合运用包括传统媒体的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易于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Robertamp, James D.Russell.教学媒体与教学新科技[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PPT与课堂教学”课题组.PPT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调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2):44-46.

[3][4][5]莫建章,何志雄.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平台[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37-38.

猜你喜欢
面授讲授职教
自学
自 学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论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面授”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