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跃红
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目前高校《纲要》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面临着偏重于形式,即强调实践方法和模式所带来的课程实效性困境。其中解决高水准的实践教学要求与低水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关键因素。为此,借鉴欧美已普遍采用的合作教学理论,结合《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主体的内在要求,构建一种富有创意的、科学的和应用性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其配套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一 《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目前《纲要》课程教学已经达到了国家设定的主要目标,即承担着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历史的视野和陈述下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的教学使命,而且在课堂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革新也逐步夯实丰富,现代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的三大突出的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第一,如何把握理论课程属性与历史课程内容的关系;第二,如何调适课堂教学的有限性与学生主体需求多样性的矛盾;第三,如何完成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此,在《纲要》实践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素养自我诉求的满足,关心大学生对学科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的探究,加强对大学生历史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推动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等方面,都有能力缓解和弥补《纲要》课程课堂教学的不足。
2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纲要》实践教学,虽然是教师自己设计或教研室统一规定,但各大高校基本上大同小异,比如撰写小论文、读书笔记、参访报告、红色电影观后感、革命歌曲听后感、辩论赛、微电影或是课题研究,反映了大学生课外实践的形式多样、内容多元、思维创新、主体自主、小组自治、方向明确,某种程度上讲,与实践教学的初衷和发展规律一致。然而,依据问卷调查和课程实践教学验收情况来看,存在以下现象。
第一,大学生实践的热情高但难持续,虎头蛇尾的多;第二,大学生实践的动机纯但难追求,挑肥拣瘦的多;第三,大学生实践的内容实而不钻研,浅尝即止的多;第四,大学生实践的途径新而不甄选,千篇一律的多;第五,大学生实践的主体多,教学多级良性互动有限;第六,大学生实践的主导少,合作小组绩效分化严重。
二 “合作教学、四维评价”策略在《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合作教学”是目前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于1990年初提出了“合作教学论”。如果说苏联的“合作教育学”所涉及的主要是师生之间互动合作,美国的“合作学习”所涉及的主要是生生之间互动合作的话,那么,我国的“合作教学论”所涉及的则是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立体互动合作。即便存在不同,但教学理念上是共同的,概言之,“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具有创意性、情境性、互动性和实效性等特征。但是,目前国内的合作教学评价方法一般采用的是“二维评价”,也就是由合作小组个人的能力评价与全组成绩评价二维组成。这显然是不够的,既不能体现合作小组合作、互动的“真精神”,又不能客观公允地评估差别化的个人和小组。为此,笔者提出了“四维评价”策略,并引入到合作教学模式中,对《纲要》实践教学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维评价体系”,就是把学生的实践成绩分成四个轴,即任务轴、努力轴、成果轴和互动与技能共享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特征,能全面反映合作小组和个体的实践成绩。
通过运用“合作教学、四维评价”策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任务结构、奖励结构、成绩结构和权威结构得到了基本改造。任务结构直接改变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传统,合作小组务必使任务专门化、具体化、深化、内化。例如,一起看一本令人感动的书,学习一位令人感动的人物的事迹,践行一句令人感动的话,看似简单但却是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奖励结构则否决了课堂表现中“胆大的撑死,胆小的饿死”似的机械奖励,也不是“二维评价”常常出现的考试高分奖励或“好印象”奖励,而重在小组建设,小组成员之间形成“正相互依赖”“荣辱与共”“利益共同体”的关系是“合作性奖励”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原则。成绩结构看重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关注合作小组在任务层次、努力程度、成绩提高幅度、互动和技能共享程度等方面的合作和竞争,注重小组自评、个人自评和课堂展示积分,教师总评仅作为参考。权威结构是合作教学的一大特色,强调的是学生自我控制活动为主,教师指导协助为辅。教师权威的弱化促使合作小组每个人不管其能力大小,都能为小组任务的完成做出独特的贡献。
实践教学中,合作小组在教师主导、引导、指导、传导和督导下探究“疑惑”和“问题”,合作挖掘史料,辨伪存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自己释疑,感受历史的魅力和审美愉悦。2013年所教电信工程学院04、05、06班成为“学生自己最满意的班集体”,其中童欣宇组的“党的建设与国家兴亡”、李双娥组的“《1942》观影感”、杨明组的“改革开放三十来家乡的变迁——神秘的湘西”,以及李宇组的“近代早期各种救国方案之比较”,从课题的拟定、设计到课题的整体性分析和论述,都直接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趋向和历史审美意愿,贵在有历史感、有时代感、有冲击感、有使命感,绽放出来的勇气、坚持、创新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历史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有利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
三 “合作教学、四维评价”策略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1 对课程准确理解与课程实践全面实施
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手段无论怎么变化,离不开对各种文本的解读。教师是文本与学生对话的中介,学生与文本对话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难易程度。当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学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时,对课程实践教学的把握,对各类实践活动的设计才会得当,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进而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否则,教师对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往往导致课程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同时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
2 《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要突出过程评价
实践教学是以学生和合作小组为主体,知识、技能和实践成果都不是主要考核内容,而实践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开发、方法的运用与创新、能力的成长、情感与价值观的升华,这些才是最可宝贵的,也是最真实的评价内核。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周情况表”“学生成长袋”“师生互动信箱”“在线统计”等途径及时跟进,形塑学生的成长轨迹,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 “合作教学、四维评价”策略的不断优化,离不开一个个互动的、合作的、差别化的实践小组
除了课堂理论学习,课外实践教学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特别是个性、身心、能力等多方面充分发展的途径和不可缺少的过程。通过合作教学模式,让一个个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不同的个体在一起合作学习只是积跬步而已。在任务分工和目标确立、个体努力和小组共赢、情感与价值观交流、互动和技能共享等方面,合作互动性小组往往能发展成为一个“促进性的相互依赖”的“动力整体”,彼此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鉴赏、相互实现思维和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萌生自重自尊情感,营建良好人际环境,取得良好的团体和个人实践成绩,最终获得需求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因此,合作互动性小组往往优于竞争与个人主义盛行的小组,而非合作非互动性小组往往难以完成合作教学目标。创建互动的、合作的、差别化的学习实践小组,能收到事倍功半的绩效,使“合作教学、四维评价”策略不断地优化,合作小组的成效最大化。
4 实践教学需要切实的关注和重视
正如前文讲到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实践主体无经费补助,活动的开展完全是自筹、自理、自费、自愿,教师的奖励也常常口惠而实不至;与此同时,教师一对多督导实践教学,多负责必多苦累;反之,教师缺位,实践活动难免不流于形式。如果实践教学能得到一些适当的资助和奖励,包括活动经费、免费资料下载、实践平台体验、教师助理的协助、优秀的实践成果成册展示,甚至是研究性课题获得教研室级,或院级,或校级课题立项的奖励、学生免试资格奖励、大学生创业计划课题资格推荐,等等,就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践学之风、试验之风、创新之风。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N].中国教育报,1995-12-29.
[3]陈劲波.合作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对我国高校改革的启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12).
[4]葛秋芬,黄丽,等.合作学习研究的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