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
一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思修课教学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交流、碰撞,所长期衍变并最终形成的一种具备民族特点、地域特征的广泛存在的思想形态。传统是指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共同遵守的民俗、风情、道德、思想等,其包含的外在行为习惯和内在思想认识紧密集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一以贯之的规范力量,并由此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行为规范。不管古今中外,传统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道德的建设,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古圣先贤所向往的最高理想就是突出人伦道德,重视思想规范,形成以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在中国社会四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主流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的长期衍变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是一种较为包容的文化形态,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它既避免了非理性主义的失控,也排除了思辨偏差出现的可能,这使得文化充分展现出博大精深的魅力和莫测高深的特点。历史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含之中,中国绵延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形成了海纳百川的伦理道德品格和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以其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实现了对外文化的完美交流。
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振兴的必由之路,那么,我们要寻找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经验,主要是要提炼出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的,可以对当今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有价值的文化内容,所以,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提炼,对现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比结合,创造出我们民族所独有的德育思想理念,以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继承发展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有信心在未来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所作为,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大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当今社会,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蓬勃发展的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着一系列深刻影响,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诸如:诚信缺失、贪污腐败、思想僵化、道德失范,等等,这些不良现象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因此,我们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拥有清醒的认识,大学生普遍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对时事问题的判断较为准确,能够运用科学发展的思想,对身边的社会现象做出理性的判断,并在完善外在人格和内在道德品质上,主动与社会、集体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道德建设上,也能自觉地抵御不良传统文化的影响,主动接触西方先进思想理念,自觉完成自身思想道德建设。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在思修课教学中的扬弃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乡土,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作为思想价值的核心。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传统文化的两面性具备清醒的认识和精确的判断。作为高校老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一些有积极价值的东西和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因此我们要注重教学体制改革,深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我们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优势,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使其尽快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尽早树立起敢于担当、热爱祖国、服务社会、报效人民的思想认识,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的必要条件,中华民族的爱国思想也是经过了几千年文明发展与碰撞的考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就是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品质,例如,我国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著作《离骚》中表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态度,并在理想破灭后投身汨罗江以践行自己的誓言,其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世代传颂;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后坚决拒绝妥协,最后慷慨赴死,留下“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丽诗篇,表现了一位民族英雄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些都彰显了古代爱国人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君子理应以此为道德标准,树立忧患意识,具备自省精神。“宽仁慈爱”的儒家道德标准,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传统价值观,都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诸多帮助。
三 中国传统文化在思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1 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理念渗透于思修课教学
在思修课程的教学中,对传统道德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关注,有利于学生深切体会人生的使命和生命的价值,将古代人文精神与以人为本的当代价值观紧密结合,会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尊严维系,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人生真谛的思考。把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根本理念贯穿于思修课程教学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社会现状等诸多状况,将课程与优秀德育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并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理念,进行科学理性的引导,根据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认识境界的不同,因材施教,通过认真设计,视频、音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课堂的内容,传统“忠孝”等道德思想,会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是知识架构与思想境界,可以借鉴讨论式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新时期大学生心理条件和知识水平的优势,保持审慎乐观的心态、灵活开放的态度,使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乐观心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充分利用不同地域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来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一些列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热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魅力的向往,在思修课中组建相关学生考察团队,利用类似苏东坡故居、尧舜文化研究所、柳侯祠文化教育基地等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普及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识,充实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积累。增强传统文化在大学课程教育中的一系列正面导向功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进步提供必要的支持。
2 组织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
由教师组织学习进行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当今大学生大多没有机会走出课堂,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必要的素材,根据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已有知识进行修正和完善,利用法定节假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组织诸如务农、务工等有传统色彩的趣味活动,行之有效地推动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新突破,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社会实践中吸收新的精神力量,感受新时期新的思想观念和科技成果,还可以组建读书会、诗词会、书画会等社团组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促进大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的持续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思想理论体系,在人类6000年的文明史上,只有中国文明从未间断,也只有中国按照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稳步运行直至今日,而其他国家大都出现过文明的间断和文化的断层,有的甚至走向消亡。中国文化历尽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历经了多个朝代更替和多个民族的主导,最终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偏远地区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具备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完全可以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成为支持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强大动力。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宽厚的包容性也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 注重挖掘优秀教育资源,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融合了古老东方民族的智慧和才智。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思想,传统文化随着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借鉴,得到持续的发展。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使自己的道德品格日益高尚。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整体,正因为多元性的存在,同一性才能得以显露。我国传统文化在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宏大的视野、宽广的胸怀,吸纳各种外来文化,不断充实与提高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大学生从传统文化内涵中汲取滋养,是最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事情,也是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世界各地都非常关注发挥本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价值不仅仅是源于期待,也是源于需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这既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当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向传统文化寻求思想资源,中华文明几千年演变进程中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思想资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审核并通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面对新形势下的世界格局,各国各民族间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明冲突日益猛烈的大背景,把传统文明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之中,也是对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弘扬。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道德,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