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飞 赵琼
摘要:为了提高生态德育的实效,中小学必须确立正确的生态德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以一种全新的生态道德视野,超越现行德育目标,开发生态德育课程,创设有利于生态道德形成的环境,探索出能够凸显德育实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生态德育 价值取向 实践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被过度地超前开发和大量地使用,随之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显突出,这不仅迟滞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极大地损害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面对生态系统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把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文明理念融入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着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永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的生态德育却处于严重的缺失状态,不仅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不强,而且所拥有的生态知识也比较匮乏,所以,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科学确立全新的生态德育价值取向,积极探寻生态德育的实践路径,将道德教育的内涵从对社会关系调节拓展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明确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
生态道德教育是在对传统的德育范式进行扬弃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道德视野更为宽阔的德育范式,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自然观、人生观以及生存发展观,通过道德的生活方式建立人与自然世界和谐共融关系。因此,中小学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必须在传统德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新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引领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营造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1.养成生态文明的意识:生态德育的目标价值取向
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在主宰自然的同时,也在物欲的驱动下,逐渐失去了应有的节制和理智,生态文明意识逐渐淡薄,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固有的相互依存、和谐共融关系,致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此,要想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得到好转,必须立体化、全方位培养公民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让社会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就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将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德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提升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精神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现代社会的生态公德意识。社会生态公德意识是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打造生态文明的德性基础,学生社会生态公德意识的养成与提升,不仅有利于他们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形成,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和落实,从而为和谐的社会氛围的形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精神支撑;再者还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生态制度的意识。这不仅要激发学生产生享受自然的生态需要,还要让学生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制度意识,进而自觉地尊重和遵守对生态的制度。
2.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德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而生态德育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保证,加大对学生生态德育的引导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生态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态和谐,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社会和谐,生态和谐不仅为社会和谐提供环境基础和物质保障,还为人的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生态德育又是实现生态和谐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也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因此,通过生态德育宣传和谐生态观,让学生认真审视自然的价值,养成爱护和尊重自然的意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显得极为重要。其次,生态德育满足了和谐社会建构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以人为本,最终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果背离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纸空谈,而生态德育恰恰蕴含了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这一基本诉求,它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和爱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还要提高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且依据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德育既是生态人格的养成教育,又是迈向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1]。养成尊重自然的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自觉地提升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培养他们对他人、对自然的包容精神,开拓他们包容和友爱的心胸,提高他们增进融合和沟通感情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能够以一种理性而平和的态度对多样的自然生态,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厚实的道德基础。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态德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们在自然与人关系的处理上习惯于将人类的价值凌驾于自然价值之上,甚至认为自然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很难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理性的生态人。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范型,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追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这种全新的道德教育观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产生保护自然和关爱自然的道德责任担当,还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地摆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学会热爱自然、享用自然,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胸怀建立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道德关系。其次,生态道德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基,实施生态德育不仅可以打破原有的只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及个性等片面发展的现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道德思想境界,让他们学会用辩证的、开放的视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生态道德责任感。再者,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的最好路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因此,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能全面提升他们的社会素质和生态素质,使其养成自觉的生态道德意识,并自觉地将自身发展与自然生存相结合,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主动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责任,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对自然价值的尊重结合起来。
二、探寻生态德育的实践理路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享用自然的同时,能够以一种全新生态道德视野,不断提升生态道德文明的思想觉悟,养成保护生态系统、爱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习惯,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必须积极探寻生态德育的实践理路,切实提高生态德育的实效。
1.彰显生态德育价值,实现德育目标的超越
个体在享受自然赋予的权利时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限制来自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存在价值的尊重、肯定和维护,唯有此,才能唤起人类对自然的良知,产生保护地球家园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彰显生态德育价值。所以,中小学生态德育在解决生态道德问题时,不仅要从法制与技术层面关注环境教育、传播环境知识,更要从价值观教育的视角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和谐,将道德教育的范畴从社会领域拓展到人文和自然领域,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继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此基础上实现并超越生态德育的目标。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认知,转变他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养成自觉保护与自身发展和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关注人际道德的同时,学会以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冲突。于此同时,生态德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积极寻求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社会制度和生态伦理制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当下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促使整个社会朝着文明、和谐的生态方向发展。
2.开发生态德育课程,培养理性生态人
要实现和超越生态德育价值目标,培养有理性的生态人,必须开发完善的、符合生态德育规律的生态课程。具体而言,一是生态化德育课程必须能够充分表现出课程文化的互动,既与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体悟能力相互匹配,在学生的社会环境文化和道德文化之间建立动态的、意义建构的相互渗透的经验空间交汇区域[2],实现学生与课程的视域融合,这种视域融合既有利于学生对社会、人生经验和精神世界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领悟,也有利于丰富和拓展他们的生态道德视界,养成生态行为的自觉。二是生态化德育课程的选择要与时代内涵相适应。社会的极速发展使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因此,德育内容也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和满足时代内涵的需求:首先生态德育课程要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道德观,强调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依存关系,让学生学会爱护和尊重自然,进而使自己的道德境界得到不断的升华;其次生态德育课程要体现科学的消费观,要让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进行绿色消费的意识,彻底摒弃不考虑社会发展实际而进行破坏生态平衡的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模式;再者,生态德育课程还要体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观,要让学生明确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整体协调发展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正确认识个体与自然交互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才能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最后,生态德育课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年龄特点,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挑选出最真、最善和最美的道德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同时教会他们辨别和抵制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假、丑、恶的失德行为,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培养真正的有理性的生态人。
3.创设生态德育环境,凸显德育实效性
造成中小学生态德育低效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德育环境与德育活动的相互割裂和疏离[3],和谐的生态德育环境可以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与背景。因此,为了使生态德育能够全面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将生态道德内化为行为自觉,增强生态德育的时效性,中小学就必须构建一种和谐的生态德育环境,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搭建整合社会德育资源的平台,充分发挥中小学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引领作用。首先,要致力创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学生生态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和谐的德育氛围。全社会要在加强社会道德价值引导和德育政策规范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能够弘扬社会正气和生态文明的道德建设活动,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生态道德规范的实践活动,促进其生态道德发展和成长;其次,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态环境。家庭作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情感枢纽,家庭的生活礼仪、伦理观念、环境的维护和美化等内容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和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品德和谐健全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家长的生态道德素养、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生态德育意识,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的生态家庭环境意义重大;最后,要主动构建优良的校园德育生态环境。一方面,中小学要通过多种方式将随机偶然、散乱无章的校内外德育环境要素进行主动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德育生态链,实现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共同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学要积极构建内部软环境,既通过生态德育课程建设营造生态文化,实现生态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和谐互动,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磨练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最终使他们养成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以及传统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生态空场,这就要求中小学必须确立能够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德育价值取向,积极转换道德教育范式,拓展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超越现行的道德教育目标,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生态人。由于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生态学的理性方法,赋予学生无畏的环保勇气和纯正的自然理智,让其以一种进步与开放的姿态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真理,进而探寻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 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 张等菊.论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6(6).
[3] 冯秀军.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J].教育研究,2013(5).
[作者:滕飞(1969-),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赵琼(1971-),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