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专业化研究范畴探析

2015-08-11 19:47闫建璋郭真珍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育管理专业化

闫建璋 郭真珍

摘要:教育管理专业化研究应在两个层面六个方面展开。一是活动层面,主要应包括教育行政专业化研究、学校管理专业化研究、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化研究;二是人员层面,主要应包括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研究、教育行政人员专业化研究、校长专业化研究。

关键词:教育管理 教育行政 学校管理 专业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官本位的教育管理体制弊端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管理专业化问题逐渐引起了教育管理界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开始进行研究。但是,目前国内对教育管理专业化的理解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校长专业化方面,这种理解和研究视野多少显得有些狭隘。根据笔者的理解,校长专业化仅仅是教育管理专业化范畴中的一个方面。因此,教育管理专业化的研究范畴不应只限于一个方面,还应包括多个方面,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单一的工程,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做到教育管理专业化。笔者认为,教育管理专业化研究应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活动层面,二是人员层面。活动层面主要包括教育行政专业化研究、学校管理专业化研究、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化研究;人员层面则应包括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研究、教育行政人员专业化研究、校长专业化研究。当前,除了继续加强校长专业化研究外,我们还应对其他专业化问题展开研究,下面一一述之。

一、活动层面

1.教育行政专业化研究

教育行政是教育行政机构依法管理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主要由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承担。教育行政职能履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教育领域的形象与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要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就需要教育行政越来越专业化。教育行政专业化的本质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逻辑来管理教育活动,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教育行政专业化程度越高,就越能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地管理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管理活动的价值。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教育行政职能中的错位、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官僚倾向十分严重,不按教育规律办事的现象比比皆是,教育行政职能急须向着专业化方向转变。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教育行政专业化?教育行政为什么要专业化?专业化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实施专业化?等等问题,很多人仍不够清楚,这就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以指导教育行政专业化实践。至于具体的研究内容,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专业化研究主要应突出探讨政府在教育活动中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核心是如何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处理好“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与角色。

2.学校管理专业化研究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状况与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到青年一代的整体素质。要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就必须走专业化之路。学校管理专业化水平越高,就越能按照教育规律来管理学校,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专业化水平也不高,很多学校的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水平上。管理的科学性与民主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学校受外界因素的冲击较大,不按照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发展逻辑办学的现象比较突出,给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管理专业化问题研究,从而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使管理者按照学校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管理学校而不是根据个人主观经验或行政命令去管理学校。学校管理专业化研究的重点主要应放在分析学校的本质属性和职能,学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发展,扮演好什么角色等等。

3.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化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研究理论水平的高低和解释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实践的成功与否。因此,教育管理理论研究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决定了学校管理实践的成败。当前,随着一大批教育管理专业博士、硕士加入到教育管理研究领域,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专业化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从整体上看,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水平仍然不高,专业化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其一,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门槛过低。一般来说,一门学科的学术研究门槛设置的越高,对从事该领域研究者的学术要求就越高,进入该领域研究的人员相对就越少,研究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就高,反之亦然。然而,纵观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者,我们发现,几乎什么人都可以进入,几乎没有学科壁垒。很多所谓的“研究者”其实根本没有读过几本教育书籍,也没有对教育管理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却在教育刊物上大谈教育管理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研究者学术训练不够。所谓研究,就是要创新,要发现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研究者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以严谨的方法、学术理性和批判精神认真对待研究工作。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不少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人员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对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掌握也不够。因而常常想当然地凭自己的经验拍脑袋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经验研究水平上,研究理论基础薄弱,研究价值取向模糊,研究方法不够规范。既没有研究文献起点,也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不是人云亦云,就是自说自话。其三,教育管理研究成果理论解释能力不强。无法对一些教育实践问题做出令人比较信服的理论阐释,指导教育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育研究与实践完全是两张皮,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只能成为研究者晋升职称的学术阶梯,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有鉴于此,我们应逐步提高教育管理研究学术标准,摒弃那种不规范的经验式介绍或总结,而代之以比较规范的实证或理论研究,把不适合做教育管理研究的人“拒之门外”,对即将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硕士、博士,应进一步加强学术训练,从而提高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化水平,增强教育管理研究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其又快又好地发展。因此,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化也是我们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人员层面

1.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研究

教育行政领导是组织实施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人,其教育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好坏。我国基础教育的领导权主要在县教育局。因此,教育局长对教育的认识水平、态度就决定了本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据我们对山西一个地级市的一项调查表明,近10余年来,该市各县的教育局局长多为没有多少教育经验、不懂教育规律的领导。另据不完全调查,全国两千多个区县的教育局长,大部分都来自非教育干部,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做法,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乡镇长出身的教育局长从不考虑教育领域的特殊性,把行政上那一套管理办法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教育领域,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怎么能把教育搞好呢?翻开《人是教育的对象》,130年前乌申斯基指责前俄的教育状况,恰如我们的今天一般。上世纪80年代我们就知道要专家治厂,为什么在教育人的重要领域不需要专家治教呢?再看看英美等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某个人如果要当教育局长,必须拥有教育管理专业硕士或博士学历,有若干年的从教经历,要经过各种资格考察、相关培训等等。这些限制条件有力地保证了内行领导内行,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做法,保障了教育活动按规律运行。因此,如何尽快整顿市县教育局长,建设一批有教育思想的专家、学者型局长队伍应成为教育管理者研究的重点课题。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的必要性、教育行政领导遴选机制、教育行政领导的素质、教育行政领导的标准等等。

2.教育行政研究人员专业化研究

教育行政人员是履行教育行政职能的主要承担者,包括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人员,他们是和基层学校打交道最多的群体,经常要给各个学校办理各种手续,也经常代表教育局到基层各学校对其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这些人的教育理论素养水平直接关乎着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公正与否。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机构的行政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不高,很多人员也都不是教育专业出身的,参加工作后也没有接受过教育方面的理论教育学习,因此,教育理论水平比较欠缺。另外,受整个官僚体制的影响,教育行政人员的官僚气息也比较浓厚,经常按照行政规律而不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因此,如何加强教育行政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使教育行政人员尽快摆脱官僚体制,逐步走向专业化,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3.校长专业化研究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执行者。校长的学识、道德及教育素养,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能否按照教育规律发展,实现教育目标。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程度不高,除少数优秀校长外,大多数中小学校长主要是行政管理者,而不是教育学者或教育家,他们主要属于行政领导而非专业领导。同时,政府在考察校长时,主要看其有无行政领导能力,是否擅长社会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并不强调专业方面的素养。这样,许多学识平平而善于搞上下级关系的人走进了校长队伍,他们的工作能力平平,极少有教育的创见性,而那些具有教育才华的人却被压抑以至消亡,没有发展的机会。更有甚者,近年社会盛传用钱买“校长官”,这就进一步失却了校长的职业标准和底线。那么,究竟一个合格的中小学校长的标准是什么?中小学校长应该具备哪些职业角色?教育家型的中小学校长应具有哪些特性?这些问题都是校长专业化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所收获,北师大禇宏启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一些列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校长专业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就整体而言,这方面研究成果仍然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教育管理专业化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校长专业化研究方面,而应拓展其研究范畴,只有从教育行政专业化研究、学校管理专业化研究、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化研究、教育行政领导专业化研究、教育行政人员专业化研究、校长专业化研究六个方面展开,教育管理专业化的概念范畴才是比较完整的。

参考文献

[1] 孙绵涛.我的教育管理理论观(中)[J].教育管理研究,2006(2).

[2] 褚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四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吴志宏等.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黄葳.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闫建璋(1968-),男,甘肃宁县人,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郭真珍(1988-),女,山西阳泉人,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教育管理专业化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