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好台,唱好戏

2015-08-11 18:32沈波
新课程·中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阿长特质文本

沈波

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了一家糖果店,店里面正在演示糖果的制作过程。三人顿时被吸引住了。孩子刚好能够上制作的台面,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制作过程,垂涎欲滴。这对夫妇不久之后就观察起精美的包装以及店面的布置。无论是糖果的味道、精美的包装还是店面的布置恰恰都是店主所应该考虑的问题,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在我看来,这家商店就好比一个文本:糖果的味道恰似文本的内涵,精美的包装恰似文本的文字,店面的布置就是文本的特质。店主人是作者,这对夫妇是教师,而这个孩子就是学生。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领会文本的内涵、文字、特质,引导学生开成功的商店,写成功的文章。文本的文字就是文本所表现的客观事物,文本的内涵就是承载在文本上的思想内容,文本的特质就是成文法则、表达规律。在课堂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成败。

常有老师说:上好一堂课就是演好一出戏。在生活中,有些人看完书再看电影,往往会觉得电影完全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那是由于很多时候导演出于自身的阅历、动机、信念、特质、能力等对文本的解读和我们的解读不同。上一节课亦是如此,有时候学生会觉得老师对文本的描述达不到自己的期待。上好一堂课就必须有文本阅读的课前准备。

当编剧准备好剧本(文本),就要看导演(教师)如何解读剧本,搭建好平台,演员(学生)如何对文本中的人物基于自己的理解再加工,共同演绎好这出戏了。教师先“得道”,才能“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搭台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学习或借鉴先进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但没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那么,他所学习或借鉴的那一套便毫无价值可言。曾经有老师觉得某堂课上得好,听完课以后,回去以后再照搬照抄,上得别扭,那是他没有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对文本的理解再加工。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文本感受。作者不能面授你成功的经验,所以教师要基于自己的素养对文本进行解读。

一、能正确、准确地解读文本的教师如科班出身的导演

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是汉语素养和文学素养。我认为,有专业素养的语文教师就好比科班出身的导演,能够正确、准确地解读文本(能够忠实于原有的课程内容,反映编者的意图,以期达到课程所确定的目标)是他们必须的品质。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得到结论,阿长是个富有爱心的人,但这种认知是否过于肤浅和概念化。怎样让学生获得深切的感受呢?我就“三哼经”这个词进行了解读:怎么叫“三哼经”呢?阿长把“三哼经”念叨了多久?阿长是如何根据“三哼经”买到《山海经》的呢?

这样的文本再加工,既忠实了原有的课程内容,也达到课程所确定的目标,这是对文本准确的解读。

二、能有创意地解读文本的教师如同有特质的导演

许多刚参加工作的语文教师,他们不知道从什么角度解读文本,他们认真钻研教材、阅读教参,体会文章思路,然后写出教案。以教参的认知来替代教师的认知虽然不容易出错,但也缺乏创造性。还有一些老教师,几年如一日,对文本的解读虽然正确、准确,但对文本的理解已经固化、符号化了。文本解读与我们平常的浅阅读不同,这是读者带着自己的期待进入阅读过程,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的阅读过程,属于研究式阅读,所以随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注入些新的东西,不应该以不变应万变。

教师必须跳出教参的束缚,结合自身的阅历、动机、能力等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能有创意地解读文本的教师如同有特质的导演。

八年级下册里有篇课本叫《好嘴杨巴》,对这篇文章我们有个符号化的认识:这是一篇写民风名俗的课文。但有位教师跳出了这个束缚,从“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这句话入手,抓住了大人的大和小人的小,解析了大人和小人的之大不同,小到言行举止,大到社会风气。

教师跳出了苑囿,让大家对文本有了改头换面的认识,这样的文本解读是具有创造性的。

三、能有针对性地解读文本的教师如大众导演

如果一名导演不能在正确、准确地解读剧本、有创意地解读剧本基础上,关注观众的需求,那就只能是小众导演,不能取悦大众。能针对性地解读文本的教师是大众导演。

学生是最主要的读者,学生出于自身的阅历会对文本有了第一印象,“一千个学生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清代张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找准这个隙(调整文本解读的策略和角度),推开这扇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达到彼此相互适应。选择好的切入点,如庖丁解牛般“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在学习《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前,由于考虑到学生与文本中描述的海伦·凯勒又聋又盲的状态不了解,不能深入文本,所以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活动。第一步,先请几位学生上台,用新毛巾蒙住他们的眼睛。第二步,再用耳麦塞住他们的耳朵。第三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走回自己的座位。后来也的确通过这样的生活体验,他们明白了海伦·凯勒此时状况的糟糕,也体会了对沙利文老师的感激。

选择了这个切入点,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了共鸣,事半功倍。有许多电影叫好却不叫座,那是由于很多时候观众根本没有共同体验。

学生唱戏

一个好的演员除了要听导演对剧本人物的解析之外,还要对文本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正如学生没有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只是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教师的脚步,“配合”老师顺利地实施教案,被动地停留在接受的层面,那是没有思想的牵线木偶。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应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不能以教师的阅读体验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能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在上《老王》这篇课文之前,我设计了这么一个教学片段。第一步,思考杨绛一家到底对老王好吗?鼓励学生从文中去寻找“好”的线索。第二步,连老王病重,我都没有去探望一下,这真的好吗?鼓励学生从文中去寻找“不好”的线索。第三步,出示背景,介绍杨绛一家的处境,思考“我”真的对老王不好吗?引导学生认知“我”对老王其实是好的。设计了这个环节之后,我觉得已经对文本的解读到位了。结果在课中,我发现学生始终只能跟着老师疲于奔命,在“好”与“不好”摇摆,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

以教师的体验来代替学生的体验,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精神。一个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王栋生《不跪着教书》)。

演员和导演,各就各位,一出戏要开场了。当对文本的角色有不同理解的时候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继续和深入之时。教学相长,当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智慧擦出火花,就有可能超越文本,拓展出新的思维空间。

猜你喜欢
阿长特质文本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