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宏 王长存
一、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梳理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1.“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是有价值的课程
学校课程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发展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喜欢的课程,进而得到充分、自由、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才是学生需要的课程,是有价值的课程。
2.课程建设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需求,鼓励普通高中办出自己的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学校课程的系统化、特色化建设与实施,一方面有助于凝练出学校的特色,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进程。毋庸置疑,学校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
3.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支撑力量
课程实施的过程不仅是课程文本的传递,更是整个学校办学理念、课程思想、教风学风、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等文化的传递。这一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目标的课程建设思路。一个中心是以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中心。两个重点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三个目标是通过课程建设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遵循“一二三”课程建设思路,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并重点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2011年10月我校正式被批准成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我校的特色试验项目是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体育素养为核心的艺术教育和体育教育。我们简称为艺体特色。艺体教育的核心元素是“美”,即审美加健美,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心灵、姿态、行为。
我校的特色发展正是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艺术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特色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以构建和实施艺体特色课程为主渠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艺体素养。
二、构建学校艺体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务本求实,逐步推进
我们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本着“高质量、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思想,建立在落实国家艺体课程计划基础上的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艺体课程体系。
我校构建了“三三六”模式的特色课程体系,即面向全体学生、艺体兴趣学生、艺体特长生三个学生群体,构建校本必修、校本选修、校本必选三种形式的校本课程,探索实施青春旋律课程(侧重音乐素养)、青春韵律课程(侧重体育素养)、美术专业课程、传媒专业课程、体育专业课程、兴趣发展课程共六类内容的特色校本课程。
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校本必修课程(青春韵律课、青春旋律课)
此类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素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青春韵律课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课程,青春旋律课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课程。为了更好地落实此类课程,我们给予充分时间保障,利用每天上午35分钟、下午30分钟的活动时间全体学生进行校本必修课程的学习。青春旋律课的内容是班级歌曲合唱、美的赏析。青春韵律课包括变式跑步、动感韵律操、花样体育竞技以及体育规则教育。班级歌曲合唱,我们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评比考核。美的赏析、体育规则教育我们已经形成初步略显稚嫩的校本教材。
2.面向艺体兴趣生开设校本选修课程
兴趣发展类课程包括修养类课程、技能类课程、活动类课程。这类课程更多的与国家艺术、体育选修课程整合,将国家艺术、体育选修课程校本化。
素养类课程包括美学概论、中外美学赏析、西方美术史、人与审美等艺术修养类及体育人文素养类等课程。
技能类课程包括各种艺术、体育方面的技能。根据学生的需求程度,提供此类课程。目前已经开设足球、篮球、橄榄球、器械健身、武术、合唱、象棋等课程。
活动类课程包括社团活动、传统节日(美育节、体育节)、各种比赛、展示活动(卡拉大赛、足球联赛、美术作品创作大赛等等)。
3.面向艺体特长生(美术、传媒、体育专业)开设校本必选课程
为了满足艺术特长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我们设置了校本必选课程,即艺术特长生的专业课程,具体包括美术专业课程和传媒专业课程,美术专业课程包括素描、速写、色彩、设计、动漫。传媒专业课程包括编导、播音主持、音乐、摄影。目前,我们学校高二、高三共7个美术班,文化课和专业课程齐头并进,为他们量身打造个性化教育。
校本必修课程是基础课程,校本选修课程是提高课程,校本必选课程是专业课程,其内容层次是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而且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必修课程是我们特色建设的重点。
三、课程实施中的感悟
课程实施需要多种保障机制。
1.建立学习机制
全校领导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理念的学习,我校定期聘请专家进行讲座,为教师购买相关书籍,举办读书沙龙等活动促进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和课程实施、开发能力的不断提高。
2.建立检查督导机制
尤其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检查、反馈,直接决定其质量高低。
3.建立资金、硬件保障机制
提供校本课程开课所需的教室、教学用具,有充足资金用于教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奖励等等。
4.建立激励机制
让每位教师在课程建设中都有成功的机会,为所有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对教师任何方面专长突出、成绩卓著给予肯定。
我们认为:
课程建设需要用“心”体味:
——情感、态度、理念。
课程建设需要用“新”开发:
——知识、能力、智慧。
课程建设需要用“辛”付出:
——学习、积累、转化。
课程建设需要用“薪”支持:
——资源、设备、奖励。
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校课程建设没有止境,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和完善。我们将不懈努力,用智慧与行动谱写学校课程建设的新篇章。
注:本文系校本研究专项《打造普通高中艺体特色的实践研究》,BGA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