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明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思想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新编教材的纷纷出台,过去那种以课堂五个环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新形式的教材特点了。那么,怎样才能尽快适应新教材的特点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采取了很少人论及的“比较教学”。下面本人就“比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比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1.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比较”
在汉语知识的教学中拼音规则、词义的褒贬、句式的变换和修辞的特点与作用等,都可以通过比较,便于理解和掌握,并取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记叙文,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它是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说明文阅读,应该从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品味说明的语言。议论文阅读,一定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弄清论点与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常见的论证方法和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比较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2.阅读理解教学需要“比较”
初中语文大概有200篇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同单元的几篇课文更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具有共性,但每一篇课文又各具特色。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单元“比较教学”。
3.语文能力训练也需要比较
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需要比较。比如精读、略读、浏览的不同要求,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的不同表达,各种文体的不同写法等。
二、“比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使用
1.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也叫古今比较、历史比较、渊源比较,比较对象主要是不同时期的事物。如我们在教学文学常识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比较方法。
横向比较,也叫中外比较,国别比较,东西比较,比较的对象主要是不同地域的事物。
2.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同类比较,比如,我们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邹忌由妻私、妾畏、客有求而自己受蒙蔽,推想齐王因为左右私、大臣畏、民有求而可能受蒙蔽更甚,就是一例典型的类比推理。
异类比较,一种是正反对比,即把本质相反的事物加以比较,使真善美与假恶丑更加彰明昭著。
3.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
宏观比较,即进行大范围或多方面、多层次的综合比较。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一册课本的不同单元,一套教材的两册课本,甚至不同的语文教材或与其他学科教材之间,都可以进行比较。微观比较,在语文课文中主要用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句的品味。
4.课内比较与课外比较
课内比较的范围不限于一堂课或一篇课文,同一个单元,以至整个初中甚至语文全套课本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比较使学生温故知新。比如: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时,我就挑选了《松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南州六月荔枝丹》《人类的语言》进行比较导读(也可以画表格进行比较)。首先,我让学生明白了说明文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说明文说明的对象,然后通过可以从文题、结构、语言、写法进行比较阅读。其次,从结构入手,理清说明的顺序。第三,通过比较说明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行文的比较,来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三、“比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原则与程序
1.“比较教学”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比较对象要有可比性,防止主观臆断、牵强附会。
(2)循序渐进性原则,从初一到初三,比较的内容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逐步扩大范围,增加难度,以提高比较能力。
(3)辩证性原则,应以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进行比较。
2.“比较教学”的一般程序
(1)明确比较的目的。
(2)确定正确的比较标准。
(3)阐述比较对象的同异。
(4)作出比较的结论。
四、“比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现实意义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矛盾,而矛盾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要深刻地认识它们,非得进行一番比较不可。所以,“有比较才有鉴别”。
总之,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从感知跃入理解,使获得的知识发生质的变化;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