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长期以来,令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就是学生写作水平低这一“痼疾”。用“一说写作就怵头,一提起笔来就发愁”来形容学生,一点也不算过。平时欢蹦乱跳的孩子,一提写作,就觉得如同上了“紧箍咒”的孙猴子苦不堪言。无奈之下,三言两语,先应付了老师再说。怎么才能“化苦写为乐写”?我认为教师应该对症下药,多动脑筋,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有自我实现的欲望,但这是潜在的,需要教师创造一定的外在条件去激发。因此,培养写作兴趣与自信至关重要,以下是我的几点经验,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广泛积累,备“米”待“炊”
询问那些苦于写作的学生,81%的人会说:“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即无话可说,没有素材。究其原因,就是缺少生活实践,平时又很少进行阅读积累,自然而然对作文望而生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段之“米”组成结构的,由平时点滴积累储备而来。
想要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一方面提倡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使学生在玩耍嬉戏中学会积累素材。“观察”一词的含义不是单指仔细看,而是指调动全身各种感觉器官,有选择、有重点地全景扫描生活,感受体会。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生活着,他们也多多少少地观察到一些人、事、物,但这种观察是无意识的。要变无意识为有意识,需要老师的提示。生活中不仅要看到“草绿了,花开了,天气变暖,春天来了”,还要看到,草是如何绿的,花是怎样开的,还有哪些景物,同样在歌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又是如何乐开怀的。从而养成多看一眼、看细一点的习惯。生活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如果写作脱离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像秧苗失去了土壤,缺少了真实,丧失了生命一样。
另一方面提倡多阅读。读是写的基础,“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积累才丰富。大量而广泛地阅读,学生就可以在这片人类“文化的广场”尽情获取各种信息,得到文化滋养,从而建构起自己的文化平台,写起文章来得心
应手。
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要养成摘抄的好习惯,具体做法是:时间宽裕时,摘抄好文章;时间紧张时,摘写好句段。对学生而言,“避写重抄”,他们很乐于接受。长期坚持积水成河,聚石成塔。再定期翻阅辅助消化吸收,逐渐的这些材料就会迁移运用到作文中去。燕子衔泥为筑巢,蜜蜂采花为酿蜜,学生也应备“米”待“炊”啊!
二、多彩写作,循序渐进
读和写是语文的双翼。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如何帮助畏难者轻松跨过由吸纳到倾吐的“坎儿”呢?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写作形式,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
1.模拟仿效,力求创新
反复不断地效法或模仿他人的行为,可使知识达到巩固,技能达到熟练。模仿的好处在于有法可循。既降低了难度,又收到了明显效果。由仿写句式、仿写段落到仿写全文。从易到难,从形式到内容,简便易学,学之有效,同时也能慢慢培养出好的文风。对初学者和畏难者,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到一定阶段时,要摆脱模仿力求创新。
2.以说代写,下笔成文
生活中,有些学生说起话来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引来众人羡慕的眼光。但作文时却愁眉紧锁,无从下笔。原因在于“说”在生活中常用,“写”却少有实践。因此,写作训练前,可以发挥这些人的长处,同意学生先说后写。说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些诸如用词、语序、详略、中心等方面的问题。再动笔时,会有意识地修改、弥补。还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学生在彼此评论指点中取长补短,踊跃竞争。这样以说代写,说写互动,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写作能力。
3.化整为零,自由表达
针对学生犯愁写大作文的情况,我们不妨变大为小,化整为零,改换成写片段、日记,片段是组合成文章的材料。短小而便于联系,且容易发现不足及时弥补,是一种省时高效的练习法。写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素材的方法,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经历,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内心的感动和思想的火花,这些洒落平凡生活中的珍珠,用日记的形式就可串起一串华美的项链。“一沙一世界,一水一永恒”,在这个意义上看,日记使人拥有了丰富而精彩的人生!用日记的方式记录岁月,不经意间,观察力、分析力、表达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教师要为学生制定长期的阶段性的训练计划。开始,每天记录多少有无意义,不做过多限制,重在考查坚持,养成习惯。
4.巧妙设计,方法引导
设计写作练习时,要给学生以更大的思考空间,尽可能贴近每个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打开他们的记忆宝库,作文命题要能起到唤醒记忆、认识生活、想象未来的作用,并能渗透对人格素养的培养。
三、肯定赞美,鼓励创作
批阅习作时,应坚持多肯定少批评、鼓励为主的原则。评语要改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审判语气,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为主。对于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善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品尝成功的喜悦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的评语要具有以优美来感染人,以智慧来启迪人的特点。智慧而有文采的语言交流,可以点燃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我给几位不同情况的学生写下这样的评语:对勤奋刻苦,但时刻又怕别人超过自己,以至于形成心理包袱的学生,我写道:“心态决定命运,信念促进成功。”对回忆美好往事,享受幸福快乐生活的习作,我写道:“我尘封已久的思绪,被你的文章轻轻唤醒,幸福的瞬间在那晚昏黄的灯光中弥漫荡漾,飘满昨天,飘向今天,生命中的快乐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永无止境。”批改是为了引起共鸣,激发兴趣。只要学生的作文中哪怕只有一个字词用得好,我们也应给予赞美。如果批改成为挑剔,不但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还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误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
鼓励创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选较佳习作编写成作文专刊班内张贴;可宣读习作,加注评语,公开表彰;可让学生现身说法介绍体会;优秀的作品更可以向外界推荐发表。在班内造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以点带面,使学生感觉到作文的分量,大大提高写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