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要阅读经典

2015-08-11 12:19李桂霞
新课程·中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读物语文学生

李桂霞

高三的一次月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1.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2.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3.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A.贾探春 王熙凤 妙玉 B.贾探春 贾迎春 贾惜春

C.林黛玉 贾元春 妙玉 D.林黛玉 王熙凤 贾惜春

此题的正答率多个班均是0。可见,课外经典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我更是沉思:经典无人读。

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都忽视了阅读,尤其是经典的阅读在培养能力、促进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学生本就缺少丰富的生活阅历,更缺少充足的文化积淀。学生手中除了与学习有关的教辅书及习题书之外便无他书,致使学生习作中出现了情感僵硬、无病呻吟、缺少真情实感的现象,缺乏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语文素养和能力,语文学习陷入闭塞盲目和枯燥的误区,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逐渐丧失,最终学生的意志、个性情感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

语文学科是个杂家,既要了解历史,又要知晓政治。课内是有限的,课外却是无限的。学生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通过阅读经典,学生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倾听屈原的独白,感受杜甫的辛酸。

在班里,偶尔会发现个别学生偷偷地看一些杂志。拿过来一看,有《看电影》《课堂内外》等,尽是学生所谓的“青春文学”类的。在校门口的几家书店里,有一个普遍现象,摆放校园青春类读物的书架前挤满了人,而经典文学读物前却门可罗雀。郭敬明、韩寒等一批“80后”作家依旧保持着旺盛的人气。除此之外,韩国小说《那小子真帅》《重生在韩国》以及《我的疯狂游戏史》《重生之娱乐帝国》……这类标题热辣,装帧唯美、内容却大同小异的读物同样得到了不少中学生的青睐。而中国的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世界顶级著作《简·爱》《呼啸山庄》等文坛巨著却鲜有问津。不禁慨叹:经典不敌青春文学。

阅读校园青春读物是无可厚非,但却不能顾此失彼,中国古典名著、文坛大家的经典著作的阅读对于青少年各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一、阅读经典是当代中学生的义务

经典名著是人的精神创造的产品,它影响着、推动着整个社会生活,人类需要它。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众多古书,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来滋补自己、塑造自己,这样也不至于忘本。

二、阅读经典可促进写作

经典,可以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学生在阅读时去感知作者选材的艺术性,布局谋篇的技巧性和遣词造句的准确性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深入地领悟到名家写作的旨趣,学到许多自己心领神会的知识,再动笔写起文章来,就不会被动了。

三、阅读经典可培养修养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任时间的流淌,也没能将这些作家、作品从流行的范围里“排挤”出去。经典凝聚着民族精神,承载着思想精华,是民族素质的滋养济。它历久弥新,且常读常新。苏轼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现人性中的让人敬仰的精神道德情操等等。经典中必有令他们崇拜或学习的榜样,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经典之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同年龄读有不同年龄的体会,不同境遇读有不同境遇的领悟。文化毕竟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让我们构筑起一道精神城墙。

猜你喜欢
读物语文学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学生写话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