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摘 要:从地图学习的两个案例中,简单介绍了探究性学习地图的过程和达到的目标。在教师的预设和适当引导下,通过地图中一般地理现象的收集,利用探究合作找出这些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继而归纳出一般的地理规律、原理。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既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又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探究性学习成为地理学习中较为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探究性地图;学习方式;案例
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方式成为最重要的“闪光点”,我这里的学习案例是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能学”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觉得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他们能像“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学会创新。如何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轻松深入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呢?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两个教学案例简单谈谈探究性学习在地理地图个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1: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印度》,第一幅课本插图——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这幅图主要绘出了水稻和小麦这两种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布。从这幅图可以看出:小麦分布于印度中西部和西北部小片地区;水稻分布于印度东部、西部沿海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这样的归纳太直接、生硬,恐怕书本一合上学生就不知道印度什么方位有什么农作物了。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便于记忆,看完图后我问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这两种粮食作物的分布状况呢?这个问题我没有让学生立刻着手去解决、做出回答,而是请学生先“放着”,往下看看。接下来引进第二幅图——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对于这幅图,可以先引导学生依照年降水量颜色图例看看: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学生短暂熟悉了第二幅图之后,我交给他们一些具体的任务,找出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地区,将这样的地区标记为A1000,再找出年降水量小于1000毫米大于500毫米的地区,将这样的地区标记为B500。学生找出之后就会有疑问:为什么标记这两个地区呢?标记的地区有什么用呢?有些学生已经回头看第一幅印度水稻和小麦分布图了,这时我将前一个问题再次抛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印度水稻和小麦的种植分布状况呢?仔细看看这两幅图试着找出它们的联系。一番观察比较后,学生找出来了,水稻主要分布于标记A1000的地区,小麦主要分布于标记B500的地区,再鼓励他们看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分析后很快得出了问题的一般性结论:是降水量的多少导致了印度水稻和小麦这两种粮食作物的分布状况,水稻——A1000地区、小麦——B500地区。接下来可以将问题引申交给学生,请学生讨论、归纳出这两种粮食作物对水资源的依赖特点,通过观察前面的图示联系,多数学生可以得出:水稻是喜水作物,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种植;小麦是耐旱的作物,在水资源较少的地区种植。
在这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把控了这几个环节。第一是找出两幅图表现出来的地理现象:什么地方种植水稻、小麦,什么地方降水多、降水少,不需要强求学生孤立地记住准确位置。第二是对比找出两幅图互相有联系的方面:自然地理因素中降水量多少的地区与人文经济地理要素中粮食种植区,在分布上有什么相近、相似的地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给学生提示让其主动去寻找结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掌握知识效果要好得多,毕竟找到的结果是学生自己努力“劳动”的成果。第三则是在上两步的基础上,思考、推理得出植物的生理特征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一致性的规律,比如,此例中喜水的水稻分布于降水丰富的地区。这三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地图表示出来的简单现象,以此来分析、解释地理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最终来印证是否和现实生产中的规律相符。
这是七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案例,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未必能考虑准确、全面,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贪快,而是有耐心地把他们朝预设的方向引导,最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案例2是八年级下册的一个活动题。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前三册的地理,对地理现象理解得要快,也比较全面。对课本中一些基本的地理原理、规律有所掌握,他们已经能够将地图中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经济地理要素进行分类、归纳,因而这个案例的讲授学生理解得相对要快。这个案例是八年级下册地理的第一节课,讲授中既要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区域划分特征,还要让学生从地图中发现实际生产活动与一般地理规律是否相符。
教学过程是这样的,第一步让学生读题目给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然后按海拔高度的高低将大于200米颜色块划分为山区,海拔小于50米的颜色块划分为平原,这样原来的地形图就被划分出了两个特征明显的区域,山区和平原。第二步,引导学生在已划分好山区平原的地形图上依据图例划分出林区和农耕区,林区的图上特征就是标有小树符号的一块连续区域,农耕区的图上特征就是标有水稻、小麦的两个不连续区域。第三步将划分好不同区域的地图作为研究对象,让分组的学生观察地图上第一步划分的地形区域和第二步划分的农业生产区域的关系,这一步是在我的复习引导和小组的讨论探究下完成的。稍作引导,学生就能发现地图上划分好的区域有如下关系:平原区与农耕区近似重
合,山区与林区近似重合。按照以前讲过的一个地理原则就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安排应以自然地理要素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理论指导,这样的生产活动才能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才是合适、合理的生产活动。这幅图对应的区域联系是:平原区对应农耕活动,山区对应林业活动,找到对应联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应用地理原则对此做出判断,判断人们安排的生产活动是否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这个案例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活动符合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因地制宜原则,安排合理,尊重了自然规律。之后学生从案例中能挖掘到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如果搞土地利用调查,从图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农耕区和林区的生产分布是否合理,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可以告诉学生,对地图的探究性学习是趣味无穷的,也是学有所用的。
然而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多样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增长了不少生活经验和现实生产活动中的见识,胆子也大了些。在最后验证了图示的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是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典范时,有学生就质疑:这只是地图上反映出来的合理关系,现实不一定就像图示那样,造假怎么办?我和学生一起讨论后认为:学习的好方法之一还有实地考察,出现这样的疑问可以到现场考察验证,倘若不尊重自然规律,搞弄虚作假的事,迟早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如果我们是土地利用调查组的成员,除了看图作出结论外,还应亲自到实地查看验证,以求真实与否。
通过这两个探究性学习地图的案例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地图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对图的敏感性比文字知识要强。在一定的条件预设、适当的引导方式下,探究性学习既可以巩固学生以往学到的地理知识,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后有强烈的成就感,为以后的积极探索、主动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