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冯雷
摘要: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我们要规划设计出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的住宅小区,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原则,问题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5)07-0064-66 收稿日期:2015-06-15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和环境都有重大的影响。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而且各个方面都是紧密相关的。要想做好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首先要从整体出发,根据功能的不同,把小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整合在一起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其次,还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如何创造出更加舒适、便捷、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优秀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1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原则
住宅小区的规划布置应建立在建筑群组合的基础上,与居住区总的规划架构相结合。首先要合理利用住宅间空地,要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建,合理借用空间,如住宅北临或西临道路、绿化、河流等空间,可以适当提高层数,以达到在不增加用地和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提高建筑密度,但应注意与整体的统一协调;其次要尽量减少住宅东西向布置,在院内布置户外活动场地和坡状绿地;再者高低层住宅要尽量混合布置,还要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室)和屋顶平台(屋顶花园)。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还要尽量满足生态优化原则。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依据是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供排水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小区物质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出生态优良的小区环境;再者住宅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设施共享、景象共享、服务共享与公众参与。社区共享原则要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大众化,在设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与选择性,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住宅区自身的居住对象。
2 住宅小区规划需注重的问题
首先,住宅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居住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方式,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其次,小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态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再者,小区规划应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这四个不同级别具体内容如下: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则指的是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也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因此小区规划还应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非机动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库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垃圾处理方面,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尽量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小区从而造成再次污染。
在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裸露泥地,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并使其合理使用。
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小型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
3 结语
我们不难看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在小区规划设计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技术的居住小区,从而做到真正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万乐 熊琪.论城市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江西建材.2007.3
2.赵国志.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
3.李爱生.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5
4.周思香.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中国城市经济.2011.26
作者简介:
王琦,沈阳建筑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冯雷,沈阳建筑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