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虹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改变了一些“行走”方式,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以及教师个体理念、素质的制约,当前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习惯于重“语”轻“文”,极大削弱了语文的诗情画意和教学的感染力。事实证明,只有让孩子置身于诗意的语文课堂,营造诗意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孩子收获人格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获得生命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诗意;审美;想象
如果将课堂比作旅途,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行进在语言文字之路上,不断理解、运用、品味其魅力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改变了一些“行走”方式,然而以教师权威意识主宰的师本课堂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常常还因为步履匆匆,忽略了儿童在课堂上恹恹欲睡、表情冷漠的无动于衷的种种,因而错失了沿途的无限风光。那么,该怎样巧妙地拨动儿童心中那根敏感的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使他们活跃的智慧和鲜明的想象得到发展呢?笔者以为,只有让孩子置身于诗意的语文课堂,营造诗意的学习氛围,才能让孩子收获人格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获得生命发展的动力。因此,回归语文本色,达至“语”“文”并重,努力追求语文教学的诗意化,让诗意的涓流润泽行将干涸的课堂,应当成为每个语文老师的理想和追求。
一、追求审美,感受诗意情境
审美是文学的终极追求,文学的审美就是审察作品的独异、精彩之处,发现作品不同凡响的地方,强调读者与作品的心灵契合与精神交融。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审美是要追求文本的情境与教学场境的交融,让学生沉浸在文字的叙述中,领悟文字的魅力,享受语文乐趣。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氤氲的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情有爱、有喜有悲的精神境界当中,以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并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味,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追求的精神元素,并伴随其生涯发展。
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紧扣“荷叶”,在审美化的教学过程中感受诗意情境。首先,课件出示池塘中荷叶的画面,让学生感知荷叶的形象;其次,播放表现大自然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这时教师问:“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师生共同进入夏天的情境中;第三,抒发内心的情感。“多美的情景啊,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走进这优美的画面。小朋友,为什么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就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生答:“因为荷叶像一柄大伞,小鱼可以在下面嬉戏。”“因为雨滴可以在荷叶上唱歌。”“还有青蛙来了可以在荷叶上跳舞。”“因为荷叶能给小动物们带来快乐。”……
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在美的情境熏陶下,学生把语文与生活、与自己融为一体,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言意兼得的境界,语文最终成为生命的语文。语文课堂的真正价值正是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积淀这种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命。
二、激活想象,生成独特体验
想象是文学的生命,语文教学必须具备鼓励、呵护想象力的品格,让学生在文学想象中享受身心自由,享受表达的自由,提升语文情趣。而儿童又是天生的诗人和想象家,这为文字与具象之间的转换提供了绝佳的优势。因此,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可以成就生动的表达和个性化的创造,可以生成象、意、境俱在的诗意课堂。
《枫桥夜泊》写的是诗人张继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呈现给学生的首先是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图。但是,这秋月、这秋霜、这江枫、这渔火,这秋天的一景一物,在诗人张继的眼中却勾起了他别样的心绪。如何让学生体会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感悟诗人浓浓的“愁绪”?笔者紧扣题眼“夜”字,让学生展开想象。
师:深秋的夜晚,这些景物被笼罩在浓浓的夜色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
生1: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
生2:这是一个黑沉沉的夜晚。
生3: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师:同学们用眼睛、用耳朵、用肌肤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寒冷的、静寂的、黑沉沉的长夜。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寒夜里,一般的人都待在家里,可是诗人张继在哪里?
师生互动:张继在——(生答外地在苏州),是啊,人在旅途;泊在——(生答枫桥),是啊,泊在他乡;宿在——(生答小船上),是啊,宿在客船。
师:诗人张继人在旅途,泊在他乡,宿在客船。请同学们再来轻声地读读诗句,和诗人一样用心去感受,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
(学生通过交流生成:漫长、孤独、寂寞、忧伤、不眠……)
师:诗中有一个字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哪一个字?
学生:愁!
真正的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学生会带着自己的主体意识参与其中。只有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加入学生的想象,才能使文本变得丰满和完善。因而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是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停留在理解课文的层面,而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亲近”文本,指引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使语文教学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三、发掘文本,实现多元对话
我们所用的语文课本为语文教学的诗意化提供了一片沃土。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篇篇纯正的文字,充满浓浓的诗意。这些诗意的文本,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审美因素,它们构成了一个个需要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去开垦的精神家园。教师只有深入浅出地进行发掘,才会带给学生一种审美愉悦,让学生绽放生命的华彩。
当然,发掘出的文本之美还需要用实践的泥土去培育。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咀嚼文本,去感受词语的温度,触摸篇章的气息,聆听作者的声音。课堂上,教师应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接触和感悟,搭建多元对话平台,让学生的心灵获得一种高雅的体验,一种畅达的飞翔,一种童话般的陶醉和幸福。
如教学情感类文本,教师就要像一位导演,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学生或朗读吟诵,或咬文嚼字,或强化意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在这种强烈的感情氛围中,细心体味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意境;教学哲理类文本,关键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理想为指导,理清文本中的“事”,使学生通过“事”悟出其中的“理”,然后再伸延、扩展,明白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意义和指导作用,以深入挖掘其内在美学价值;教学形象类文本,要让学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行动、心理以及环境等方面去分析、推敲,把握作品中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事件,使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从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文本是一种载体,是课堂对话的平台,其中蕴涵着作者的生命体验,包容着作者的思想境界,囊括着作者的情感历练。“语之所贵者,意也。”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对“文本言语”意义的追寻,并在追寻中学会言语。只有引领学生潜心体会文本,通过对文本的诵读体味、比较品评、细心涵咏,通过“披文以入情”“入境始于亲”的情感共振,实现文本、教师、学生的多元对话、交融共鸣,语文课堂才能涌动生命的灵性,才能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诗意氤氲的语文课堂中,老师是幸福的,课堂是精彩的,学生是快乐的。教师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这是语文的解放,更是人自身的解放。
[参 考 文 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3]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4]冯铁山.诗意语文的基本内涵与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5).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