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
[摘 要]
“用教材教”的理念要求教师把教材当作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凭借及载体,吃透教材意图,用好教材案例;把握探究水平,调整教学内容;精选结构材料,推进探究进程;尊重客观存在,还原概念真实;实践学科整合,回归生活现实,使教材成为开放的资源,成为备课设计的基点,同时又是生长点。
[关键词]
教材意图;探究水平;结构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科学课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用教材教的理念不仅要求教师把教材当作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凭借及载体,使教材原本的功能得到合理发挥,而且要求教师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活用教材,使教材成为开放的资源,成为备课设计的基点,同时又是生长点。吃透教材,用好这个例子;完善教材,超越这个例子;自选教材,走出这个例子,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笔者追求“用教材教”的目标。
一、吃透教材意图,用好教材案例
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一套新的教材代表着一种理念和实践方法,教师应站在编者角度钻研教材,努力理解和领会教材编写者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想,把握其特点,使教材文本所潜藏的资源得到较好的挖掘。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素材、唯一框架、唯一起点,但是也不能轻视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所选的材料虽然不可能符合所有学生的实际及满足所有地区的需要,但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名为“用教材教”,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减删补,但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优化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还不到位。严格来讲,“加减删补”之后的教学过程依然没有摆脱“教教材”的老套路。另外,有时候教师考虑到要“让教学有一点新意”,往往会对教科书设计的活动进行替换,认为这就是“用教材教”,其实这是对“用教材教”的一种曲解,虽然在形式和方式上有些差异,但作用基本上还是等同于“原来”。再者就是,抓不住教科书的训练重点,教学活动设计流于形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无法从整体上理解教材,把握其训练重点,往往会使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无法到达预定的目标。例如,《冷水与热水》一课,由“冷热不同的水”“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和“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等三个活动组成。教材设计这些活动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经历通过触摸,按冷热程度把水分成烫、热、温、凉、冷的过程。很明显,在知识目标的达成层面上,学生只要知道“是什么”“怎么样”而不必探究“为什么”。一位科学教师在组织教材时,将探究活动改成“水里火山”“加热一杯冷水”“烧不死的鱼”等实验,重点放在让学生观察“水加热时对流的过程”。这样一来,教材编写的意图就完全改变了,变成深入探究“热对流”,明显提升到研究“为什么”的层面上,与用教材教的本意相离甚远。
因此,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吃透教材,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把“例子”用好。
二、把握探究水平,调整教学内容
“用教材教”还体现在教师把握学生探究水平,调整教学内容方面。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不同探究水平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例如,关于“磁铁”的教学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五“磁现象”领域,其具体内容标准是: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全程教材五年级上册安排了《研究磁铁》一课。遵照教参教学目标,本课内容适合开展中年级引导性、指导性探究活动,安排在中年级是对学生实验方法、思维方法进行培养的很好载体。于是,笔者在四年级引入《研究磁铁》内容,结合学生探究水平,调整了教学目标,科学学习活动在形式上因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而采取各种各样的模式,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的机会。
三、精选结构材料,推进探究进程
“用教材教”还意味着教师必须结合教学任务和目的,不必受教材所示教学具的束缚,精心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一)精挑细选——指向思维的深度
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好玩越好。科学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学校条件、当地环境资源等情况出发,精心准备探究材料,让材料与科学问题、探究结论紧密联系,具有典型性,要做到“少而精”,切忌“多而烂”。在《研究磁铁》教学中,教师选择了特征明显,没有涂抹油漆或镀金的铁板、铁块、纯铜铃铛、铝柱、本色木头、常见塑料、玻璃、纸板,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磁铁和铁能发生作用,而与铜、铝、木头、塑料、玻璃不能发生作用,这便是磁铁的特性。教师选取典型的材料,防止因材料而引起学生过多地关注无关的现象,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真正让学生的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二)控制进程——指向思维本质
把握好材料出示的次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章鼎儿老师说:“很多种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材料完全一样,但由于给学生的自由权利程度不一样,其教学效果就会大相径庭。”这是因为材料本身也预示着教师思维的状态。为了使材料的结构更清楚,让孩子们更容易看出其结构,学具的发放有时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在《研究磁铁》教学中,教师出示铁板:“这是什么?”“怎么能辨别出来呢?”,学生验证了它是块铁板后,教师又依次将各种形状的磁铁放在铁板上,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吸在铁板上的是各种各样的磁铁。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和典型材料使学习活动引人入胜。
四、尊重客观存在,还原概念真实
《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摒弃那些已经陈旧和过时的教学内容,吸收和反映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成果、新话题,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使学生从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并真实地感受和体验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例如,执教《骨骼》一课,教师出示了脊柱弯曲的图片,让学生关注到现实生活中特殊现象的真实存在;执教《光的行进》一课,在引领学生探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后,让学生观看“光在水、固体中传播演示实验”,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光的行进路线;在执教《金属》一课,教师现场演示切金属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金属的软硬不同,使似乎寻常的金属世界变得趣味无穷。通过对教材的拓展,丰富了学习经历,扩展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对教材的拓展,更尊重了客观事实,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尽情想象,不断联想,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生成创造的火焰。
五、实践学科整合,回归生活现实
“用教材教”的理念将增强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实践中,教师组织开展的学科整合活动无疑是对教材学习时空的拓展和延伸。例如,我们在四年级开展了由综合实践、科学、美术共同参与的“我的低碳我做主”学科整合活动,引领学生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不断深入了解“低碳生活”:综合实践课上,学生围绕“低碳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课上指导学生学会网上搜索“低碳”信息;科学课在《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空气质量测试实验”;“美术课上开展“环保汽车设计师”活动。活动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美术设计等学习成果,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生成了学校“废纸回收 同类再生”长期实践活动,学校建立回收点,分别回收六类废纸:书籍与杂志废纸;旧新闻纸;纸箱与纸板废纸;练习纸;办公用纸;包装纸,一直延续至今。实行校级和班级两两级回收流程,班级填写“诚信分类回收卡”,学校根据班级分类整理的情况下发“诚信代金币”,产生的收入将用于学生奖励或“慈善储蓄”活动。此活动意义深远,将“低碳”的理念具体化、行动化,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新一轮改革迫使我们要尽快提高自己,时时更新,开辟科学教育新篇章。而对于教材观的转变,笔者认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究竟如何用教材,用教材如何教,其实与教材本身并没有关系,而在于教师的“心”。
[参 考 文 献]
[1]章宝国.对小学科学教学“用教材教”的认识[J].新课程研究,2009.
[2]喻伯军.追求简约的课堂[J].科学课,2011,2.
[3]曾宝俊.在材料的结构中经历概念的形成[J].科学课,2012,12.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