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2015-08-07 12:25贾卫彬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五中学055550
学周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造境韵脚文言文

贾卫彬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五中学 055550)

因为文言文记载的时代同现在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在教学之中懂得“造境”,并带学生“入境”。每当教授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写作的历史时期,在对历史进行学习并且大概了解的基础上,对那个时期人的精神以及课文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那么,怎样造境呢?

一、借助时代背景描述直接进入历史时代来“造境”

想要对作品理解得比较透彻,首先要对作者的写作动机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读者必须对作者生活的时代进行深入的了解。①如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了解这篇政论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这样,学生学习文章就有据可循,印象深刻。

二、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刻画来“造境”

古代优秀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大都有富有个性的人物刻画,如《史记鸿门宴》中刘邦、项羽、范增、樊哙等人的对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蔺相如等人的对话,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的人物刻画创设情境。

三、通过突出和挖掘文章的美学效果来“造境”

诗词写作注重意境,因此在教学诗词时,教师可以在意境这方面下一些功夫。通过对汉语的节奏以及韵律的运用能够营造意境。譬如,在律诗中,应该将读韵脚的时间延长,而如果不是韵脚,则可以缩短读的时间。如“城阙/辅/三秦---(长读),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短读),同是/宦游/人。---”五言的用三拍读,而七言的则用四拍读,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短读),孤帆/一片/日边/来---。”在上两首诗中,“意”与“出”不属于韵脚,就短读,其余的几个字是韵脚,就长读。这样诵读诗词就会非常生动。又如,《孔雀东南飞》诗篇开头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托物起兴,表现出缠绵悱恻的情调,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然而充满浪漫情怀的收尾,“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表现梧桐松柏,“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表现鸳鸯,与其外在表现出的意义不同,上升为唯美的希望、惨痛的遭遇及坚持的情感种种越发深远的意义。教师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受,提高教学效率。

尽力让学生用文章所处特定时代的观念去思考,有利于学生认识当时社会。例如,《孔雀东南飞》被称为“长诗之圣”,是汉乐府诗歌,它特有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古往今来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这篇诗歌的两个主要人物对爱情忠贞、不畏惧迫害,用死来追求爱情,可是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特征。兰芝告诉丈夫,她十三岁开始织布,十四岁开始做衣服,十五岁开始弹琵琶,十六岁诵读诗词歌赋,说明他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嫁给他以后,勤劳做事,还被婆婆挑剔,非常委屈,表现出封建家长的罪过。兰芝最后告别丈夫时说:“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用蒲苇发誓,决定不管受到什么样的威逼以及诱惑,始终不改变忠贞。这些句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摧残。

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协调好上课时间,注意动静结合。正确把握教学的动与静至关重要。教学的动与静体现在课外和课内两方面。

(一)课外的动表现在教师备课要多动脑

提前做好备课,是教学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只有将课本研究透彻,精心安排上课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备课要注意多个角度和层次的要求,应该做好下面几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与环节。备课时要力争做到如下要求:知识丰富,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受知识;蕴含哲理,开拓学生的思维。另外,方法的新奇,好看、好听、好玩也很重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需要教师多动脑。

(二)课堂上的动表现在要突出教学的重点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尽一切方法提升45分钟的效率。文言文课堂教学要做到主便详,次便粗,切记力度均匀。教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要为学生准备有联系的探究材料、网站、书本等,全新的文言文可以让学生自己读、研究,然后教师讲解较难题目,在沟通、研究后使学生学会知识。

教师可以釆用动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融入到文章的特有情境中。进而深刻领会文章所涉及的民族历史,让学生慢慢融进文章所具有的特有情境中,这样不仅有益于学生理解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且有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注释:

①高鹏.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1(82):54-55.

②郭晓茜.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学周刊b版,2011(3):16-17.

猜你喜欢
造境韵脚文言文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造境、起伏、强化——妙用技巧增强故事感染力
韵脚怎么押?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论沈从文小说的造境艺术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