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燕 (山东省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214211)
通过观察和分析,笔者发现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些内容不适合运用音乐,如需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去领悟和练习的内容,包括新授课或对安全与保护要求较高的技巧类内容,还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需要学生重点注意人身安全的内容。针对此类内容,在课堂上应该谨慎选用音乐手段。相对而言,基本能力内容中具有明显节奏特点的走步类、跑步类、跳跃类内容比较适合运用音乐,因为音乐中动感的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把握运动节奏,提高参与兴趣。同时,富有情景性、艺术性和表现性的内容在音乐伴奏下,更有助于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走步的重点是强调在走的过程中要保持放松、自然、协调的状态,通过走步的学习来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正确的身体姿态尚未形成准确概念。因此,担负着“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命的体育教师应该采用有效教学手段来提高小学生走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走步类内容多是以自然走为主,进而变化衍生出各种姿势的自然走,通过各种走的姿势的训练,进一步强化、矫正和发展学生自然走的能力。同时,姿势的变化也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动形象的乐曲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具有很大帮助,根据走步的节奏和特点配以音乐,更有助于学生在优美、有节奏的旋律中表现自己、发散思维。
走步,一般为左右脚交替进行迈步,其节奏通常为“|哒哒哒哒|”以双拍为单位,运用音乐多选择2/4拍或4/4拍等。在走的教学中强调上体正直、抬头挺胸、眼看前方,所以选用的音乐应该充满活力、令人振奋,如《运动员进行曲》《闪闪的红星》《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同时节奏要与步伐保持一致。此外,在乐曲类型的选择上,励志歌曲、爱国歌曲或革命老歌更有助于学生在激昂的旋律中建立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跑步可以促进小学生身体发育,提高他们的心肺系统功能,增强他们的下肢力量。在跑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步幅和呼吸的节奏把握,选择节奏相符的音乐,以帮助学生调整步幅和呼吸。另外,长距离的跑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若在跑的过程中配以鼓舞斗志的音乐,便有助于刺激学生中枢神经,提高神经兴奋度,进而稳定情绪。由此来看,音乐手段在跑步类内容的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音乐中每分钟的节奏能与人的心跳速率吻合,跑步中的节奏主要表现在步幅和呼吸上,如加速跑,需要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先慢后快,在最快时调整步幅节奏,再逐渐慢下来。其节奏有一个快慢的变化,节奏型为“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在此类练习中,教师多运用口令让学生把握速度。如果此时选用具有节奏快慢变化的音乐,则有助缓解口令带给学生的枯燥感,另外,动感的乐曲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呼吸上的节奏主要体现在长距离跑的练习中,人在长距离的跑步的过程中,随着活动时间的增长,对氧气的需要也随之加大。此时,不科学的呼吸会造成体内缺氧,进而影响运动能力,严重者更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因此,加强跑步中的呼吸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跑步中的呼吸主要强调口和鼻同时进行,这种呼吸一般运用“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呼”,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练习时采用相应口令指导,如呼呼呼——吸吸吸,呼呼——吸吸。以上呼吸节奏,主要与三拍子和四拍子相接近,三拍子的节奏型为“哒哒哒|哒哒哒”,四拍子的节奏性为“哒哒哒哒”。
跳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增强他们的下肢力量。通过跳跃的学习,学生可以跳得更高、更远,同时有助于目测力和时空感的培养。小学生天生爱跳爱动,趣味性较强的跳跃内容深受他们的喜爱。跳,即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跳跃,因为脚每次起跳离地时都会产生固定的腾空时间,所以起跳和落地总会具有一定的节奏。此时,选择与之节奏相符的音乐配合练习,更有助于小学生的表现和发挥。
在发展单、双脚跳跃能力的时候,应多选择情景或游戏教学,此时可以选用与情景和跳跃节奏相符的乐曲,如“开火车”主要发展学生的单脚跳跃和协同合作能力,4~5人一列,一手搭前面同学的肩,另一手握住后面同学抬起的同侧脚踝部位,数人一起,同侧单脚起跳向前,模仿一列火车缓缓驶来。根据此情景,可选择节奏缓慢、重拍突出的2/4拍匈牙利儿歌《火车开了》来衬托学生模仿火车,强烈的重拍便于学生听出节奏,默契地完成集体合作。
音乐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实际的运用中应当以课堂教学为重点,适当搭配必要的音乐手段进行配合,不可喧宾夺主,也不可一点不用。本文只是通过走、跑、跳三类对音乐手段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确切的使用方式还需要结合不同的课堂情况进行。
于素梅.音乐:体育课堂教学元素“多不得”[J].体育教学,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