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婵玉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00)
2010年5月,杂志《经济学人》在报道中直接用“guanggun”(光棍)一词形容未婚男性;2013年8月,《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专门创造了“dama”(大妈)这一用汉语拼音得来的单词。2013年10月,BBC为“tuhao”(土豪)一词做了一档名为“Tuhao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bling”的专题节目。2014年5月,“2013年中国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的“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中式英语翻译“no zuo no die”被收入美国线上俚语词典。不仅线上情况如此,一向以标准和严格著称的《牛津英语词典》也囊括了1000多条发源于汉语的英语词汇,词汇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饮食等。一些由汉语发源的英语词组,例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和“taikongren”(太空人)等已经广泛被西方国家认可和使用(谢之君,1995)。
大量实例表明,中国英语的力量不容小觑,它正潜移默化地给标准英语带来变革。英美主流媒体一向以标准英语著称,但近几年也大量出现非标准的“中国英语”。
笔者聚焦于《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及《经济学人》三大主流媒体的官方网站,选择部分2008-2014年涉华报道作为语料,摘出这些涉华报道中具有明显特色的“中国英语”进行整理、归类和研究,并记录它们所在句子和文章出处。
经语料研究发现,英美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多数以词汇、短语的形式出现,句子和语段鲜见。而以词汇或短语形式出现的“中国英语”主要可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所谓音译词,指的是按照汉语原有读音构成的“中国英语”,这类词汇或短语大多是已经被英语吸收的汉语借词。音译词是英美主流媒体上“中国英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例如:
Hong Kong government is viewed as regularly kowtowing to Beijing.
(《时代》周刊,2012-01-24)
类似的例子还有“mah-jongg”(麻将)和“feng shui”(风水)等。这类词语大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且多已经被权威英语词典收录。
这一类型的“中国英语”由两部分构成,除了音译词外还要添加显示分类的词汇,用以解释和阐明词汇的性质。例如:
Oct.10 mark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start of China’s 1911 Xinhai Revolution.
(《时代》周刊,2011-10-10)
类似的“中国英语”还有“Mao Zedong Thought”(毛泽东思想)以及“the laojiao campus”(劳教所)。
这一类型的“中国英语”与“音译+类词”这一分类类似,音译词后面还要加上解释前词意义或阐述其背景的词汇或说明。这类词汇或短语较为新鲜,紧跟潮流,大部分还未进入英语词汇系统。例如:
The surplus of bachelors—called in China guanggun, or"bare branches".
(《经济学人》,2010-05-04)
此类词汇或短语还有“hukou, or residency permit”(户口),“urban-management officers known as chengguan”(城管)和“weiwen, or the maintenance of stability”(维稳)。这类词汇或短语彰显了作者刻意突出该词中国文化背景的意图,用音译的方式吸引外国受众注意,满足外国受众对于东方文化的好奇心。
此类的“中国英语”虽然也出现在英美主流媒体上,但较为少见,即在音译词后面写出汉字并加上解释或说明,补充阐释词汇含义。例如:
Officials are not allowed to ink public calligraphy(called tizi or 题字 )without prior approval.
(《时代》周刊,2012-12-26)
类似例子中的“中国英语”既包含了音译词和补充释义,又包含了相应的中国汉字。作者在媒体上使用此类“中国英语”,主要有两个意图:1.汉语中有数量不少的同音字,用汉字加以注释以便更好区分;2.使报道更具异国情调,吸引受众注意。类似的“中国英语”还有“chaotic (乱or luan)”。
所谓译借词,其实是在此借用翻译理论中的概念,指的是“直译”过来的“中国英语”。例如:
Chongqing vice mayor and former police chief Wang Lijun, 52, is undergoing "vacation-style treatment"due to his heavy workload and stress.
(《时代》周刊,2012-02-08)
上例中的“休假式治疗”采用了翻译中直译的方法,直接按照中文词汇的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既巧妙生动、形象具体,又引人遐想。此外,许多汉语成语、比喻和俗语等原本就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直译不仅能为外国受众理解,又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个性与风格,例如“fishing a needle out of the sea”(大海捞针)等。
此类“中国英语”是“译借词”的延伸和发展,即直译之后加上解释性文字,既能再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也能使外国受众更好地理解词汇含义及其背景。例如:
Local officials and business people are profiting handsomely from a boom in "red tourism", in which Chinese, many of them young professors, journey to famous revolutionary sites to rekindle their long-lost sense of class struggle and proletarian principles.
(《纽约时报》,2010-12-31)
例子中如果仅用“red tourism”来阐释“红色旅游”的话,大部分母语为英语的外国读者都会感到困扰,无从知晓它的具体含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例子如“‘gutter oil’—cooking oil scooped out of drains and reused”(地沟油)和“special services, or prostitution”(特殊服务)。
所谓意译词,指的是放弃“直译”的方法,按照汉语词汇本来的意义将其“意译”成易被外国受众接受的词汇。这类词汇虽然在形式上看似与“中国”无关,但在内涵上依然保留中国特色。例如:
For a local government, an airport is not merely a vanity project but also an economic engine.
(《时代》周刊,2012-11-02)
例子中的“vanity project”指的是汉语中的“形象工程”,作者用意译的方法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类似的意译类“中国英语”还有“Chinese tongue twister”(绕口令)和“off-book operations”(暗箱操作)。
由于受版面、篇幅及时效性的限制,新闻稿件要求短小精悍,切忌长篇大论(刘其中,2009:11)。而类似“dama”之类的“中国英语”字数少、音节短,能为报刊节省不少空间。
客观和真实是所有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直接引语;而偏于直译和译借的“中国英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汉语原文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新鲜、有趣是新闻的不二法门(刘洪潮,2005:72)。英美主流媒体的受众以母语为英语的外国读者为主,他们对东方文化充满猎奇心理,希望从涉华报道中满足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而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是他们探索中国文化的门窗。多以直译或译借见长并加之解释说明的“中国英语”一方面满足了外国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其对词汇本身意义的理解。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接受与认可与语言所属国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密不可分(陈原,1983:65)。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能够为英美主流媒体接受和认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及国力的增强不无关系。据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3000多万人正在学习汉语,超过100个国家和2500所高校专门设置了汉语学习课程。全球汉语热的发展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大大刺激了母语为英语的受众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好奇,因此,“中国英语”的风靡也顺应了这一趋势。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已经摆脱了只“在中国本土上使用”(汪榕培,1991:3)的限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平台上也悄然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带有强烈英语文化思维烙印”(朱天文,2003:35)又“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表达形式”(文秋芳、俞希,2003:8)不仅出现在中国国内英文媒体上,更风靡了《纽约时报》等英美主流媒体。
英美主流媒体上出现的“中国英语”体现了英美主流媒体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充分满足了外国受众对于中国东方文化的好奇心,但又未给西方读者的理解带来困难。因此,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时,也可借鉴异化的传播策略,在不影响理解的基础上,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表现“中国英语”,彰显东西文化的差异,在国际交流中构建中国独特的文化身份。
[1]Eaves, M. English, Chinglish or China English [J].English Today, 2012,27(4):40-43.
[2]Saraceni, M..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Between form and function [J]. English Today,2008,24(2):20-26.
[3]胡晓丽.中国英语之功能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1):13-16.
[4]贾冠杰,向明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11-12.
[5]俞希,文秋芳.中国英语报章中评价性形容词搭配的本土化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