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2015-12-20 06:40徐晓红
戏剧之家 2015年13期
关键词:电子标签阅读器盘点

徐晓红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浙江 东阳 322100)

一、引言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1][2]英文全称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雷达技术催生RFID以来,该技术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3],并以精度高、体积小、速度快、抗干扰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物流、医疗、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自从1988年RFID第一次进入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后,其相继被运用到各大欧美国家图书馆中。

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大多依据条形码或是磁条,通过人工操作对图书实现借还等工作。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图书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人们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也不断提升,大大增加了图书的流通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的要求,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引入,正好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问题。RFID技术的无线自动识别功能大大提高了读者查找图书的速度,同时大幅度减少了图书馆管理整架、图书盘点等工作。同时RFID技术可对多本图书同时进行扫描,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RFID技术在现代智能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并对此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进行简要的阐述。

二、RFID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RFID组成

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组成(见图1)。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卡,主要由有识别信息的芯片与天线组成,它是RFID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通常附着在识别物的表面。

阅读器:又称读写器,主要通过天线负责建立与电子标签的双向通信和数据传输,通常分为固定和手持式。

天线:主要负责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磁场内的射频信号传递。

图1 RFID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RFID工作原理

1.首先,通过阅读器自身的天线发送特定的射频信号,在有效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产生感应电流而得到能力激活,而激活的电子标签将自身标签信息通过内置天线发生出去。

2.阅读器的内置天线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来的信号,经天线调节器再将调制信号传送到阅读器信号处理模块,经过调制和解码后再将有效的信息通过RFID中间件送至后台主机系统(计算机)进行处理。

3.最后,主机根据逻辑运算识别电子标签,针对不同的设定而发出不同指令并做相应处理。

具体操作步骤见图1。

三、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一)读者自助服务

读者自助服务是指读者根据自身需求和研究方向以及阅读的兴趣,通过自助借还机自主完成相关的图书操作过程。读者自助服务包括6个主要的功能(见图2):借书、还书、续借、缴费、读书证挂失和解挂。自助服务的原理可以概括为:读者将要借、还的书目放置在借还机书台上,自助机内部的RFID读写器天线读取附着在图书中的RFID电子标签,阅读器再将获取信息通过中间件传给计算机,计算机则依据读者的操作修改电子标签、读者卡、数据库等相关的信息,并按照自助机的提示自主完成借书与还书的程序。同时图书的续借和读书卡的挂失和解挂以及缴费,均可在自助机上通过输入的账号和绑定的校园卡自助完成。

自助服务减少了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借、还、续等操作,提高了图书馆运作的效率,节约了读者操作的时间,提高图书的流通和利用率。且自助服务大大提高了读者的自主服务和主体性,同时优化了图书管理模式。

图2 读者自助服务

图3 图书智能盘点的工作内容

(二)图书智能盘点

图书盘点是保证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图书盘点工作主要包络:新书上架、整理错架、图书归架、图书查询,见图3所示。

盘点的步骤为:整架→人工计数→图书定位、查找→图书归架。首先根据图书各自的索书号进行整架,然后人工记录每层和每架图书的数目,用于比较后期自动清点的数据。之后对书架上的所有图书进行盘点扫描,同时盘点和倒架附着有RFID标签的图书。如果盘点车上显示的图书书目与人工记录的数据相同,则可对下个书架的图书进行扫描,如果显示的数量少于人工记录的数量,则需要查询错架图书信息并进行倒架,然后重新盘点[4]。

新书上架的主要工作在于将图书的位置和核心内容等相关信息输入RFID电子标签,以便于后期对图书进行自动清点。图书查找工作主要是工作人员通过盘点车将图书的书名、作者或是关键词输入得到该书的位置,如果该书未在此位置,则通过附件的读写器进行查找,如果能查到则会显示相应的结果,如果无法查到,则该书可能在其他较远的书架上。

RFID智能盘点与传统图书盘点相比,不仅大大简化了盘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工盘点易出错、工作量大等问题,而且能自动报警提示错架图书,有效地保证了图书馆中图书位置的准确性。

(三)图书智能定位

图书的智能定位功能能保证读者快速找到所要查找图书的准确位置。智能定位主要有发出定位请求、智能书架、信息自动转换,见图4所示。

智能图书馆运行的前提条件是有覆盖全馆的无线信号(wifi),读者可通过移动上网设备连接无线信号,访问图书馆“公共图书目录查询系统”,查找所需图书并确定所要查找图书的准确位置并进行定位。通过智能书架上的读写天线,读取读者发来请求的图书上的电子标签,再将电子标签上的信息反馈给定位系统,通过定位系统将图书信息转化为图书的地理位置,并以三维视觉效果展现在智能显示屏上,同时还可进行导航指引读者准确到达所在图书的位置。

RFID图书智能定位技术真正解决了图书难找的问题,既简化了图书查找的过程,又简化了图书馆工作人员日常图书清点工作,有利于整架、理架并防止错架。

图4 图书智能定位

图5 图书馆智能安全防盗系统

(四)智能安全防盗

智能安全防盗技术[5]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图书馆必备安全门以确保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安全,主要的服务内容:读者身份确认、危险警报、图书检测、摄像监控,见图5。首先读者需要通过身份认证(可通过阅读卡或是指纹)进入图书馆的智能安全区域。当读者准备离开此安全区域时,安全区域内的RFID技术会自动获得读者手中图书上的标签信息,以识别该图书是否已经办理了借阅、续阅手续,如若办理则安全通过,如未办理,安全系统自动启动危险警报器。同时读者在进出门时,门口的监控录像机会对出入人员进行图像抓拍。

智能安全防盗技术实行了多层防护,以确保图书馆工作的安全运行。通过获取附着在图书上的电子标签能准确无误地获得每本图书的信息,并自动做出报警提醒,这是确保图书安全离开图书馆的最后一道关卡。

与传统的图书馆门禁相比,智能安全防盗技术使图书馆更加安全、更具人性化。

四、结束语

本文对RFID技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做了简要的介绍。尽管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的优势显而易见,但该技术仍然属于较新的科技,在图书馆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频率选择、旧坏书识别等问题上,且在我国各大高校还未大幅度推广。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终将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Klaus Finkenzeller. RFID Handbook:fundamentals and aplieations in contaciless smart cards and identification[M].Chiehester,England;Hoboken,N.J.:Wiley,2003:l-37.

[2]张厚生,王启云.图书馆服务的无线技术——RFID的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56-60.

[3]Jay S,Navjit B,Carmen F. The State of RFID Application in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2006,25,(1):24-32.

[4]李斌.RFID技术环境下图书盘点的实践与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3):5-7.

[5]郑小丹,王奕腾,张程炜.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方案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2):10-13.

猜你喜欢
电子标签阅读器盘点
基于反向权重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
睁眼瞎盘点
一种高效的RFID系统冗余阅读器消除算法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一种新型结构电子标签天线
2014 年终·盘点
一种RFID网络系统中消除冗余阅读器的高效算法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
ETC电子标签的自由流应用
建国以来新年献词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