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全华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运动的推进,各种课堂教学模式五花八门、遍地开花,各位教学名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教育教学成果确实有目共睹.然而对于课堂外的辅助部分——课外作业很少研究。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和巩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测和反馈。课外作业布置得好,它能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如果语文课外作业布置得草率、随意。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会很有限,甚至会无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低效学习甚至是无效学习。现将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现状及原因归纳分析如下:
一、初中生的语文课外作业大体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一)作业形式单调、机械死板
很多教师课外作业还是沿用簡单枯燥的抄写当天学过的生字新词和词语解释还有背诵,对于已经拥有一定知识量的初中生来说,只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恶课外作业的情绪,甚至抵触课外作业。这些课外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额各项语文能力来说,也是微乎其微的。学生往往认为这些形式单一的作业做与不做都一样,对于自己的能力提升没有帮助。
(二)作业布置流于形式、放任自流
老师每天挂在嘴巴上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回家复习巩固今天学过的内容并且预习下一课”,学生齐刷刷答应得好,可是至于有没有复习是否预习,天知道,这就不好检查出来了。
(三)作业缺乏层次性,千篇一律
许多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思考,没有明确的针对性。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单调乏味的作业不符合他们的“品味”,不做作业和抄袭作业现象泛滥。失去了课外作业的意义。
(四)布置作业时忽视学生的承受能力
在现阶段“题海战术”仍旧是许多老师应试的常规手段。
语文老师也往往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来与数学、理化、外语等其他学科相抗衡。不少学生缺少睡眠,造成学生压力大不堪重负,作业质量也不能保证。
二、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呢?我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教师和家长督促和检查的力度有限
语文老师一般情况下都带两个班,一百多个学生,难免有一些自觉性差甚至厌学的学生。老师每天向这些学生要作业,打拉锯战。久而久之,教师疲于奔命,精力跟不上,对作业的检查力度就会下降。至于家长的督促,大部分家长能每天抽出时间督促孩子完成当天的作业。但是有些父母比较忙,把孩子的课外学习丢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实际上他们只管学生的生活,至于学习这一方面他们大多溺爱孩子,或者精力跟不上,随口问一句学习,学生随便哄一哄就过关了。还有的监护人因为自己读书不多,许多题目根本不能解决,学生问他不知道,因此就干脆懒得去管这些事,这也导致了学任自流。
(二)是学生的认识不到位
有些学生比较厌学,放学了只想着玩一玩。有些学生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糊里糊涂的做几个完成任务交差。还有的学生出于懒惰心理,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作业形式的单调让学生产生了厌倦
后进生就不用多说。及时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如果经常做的是那几种死板的作业,久而久之就乏味了。他没有新鲜感,也就没有了动力。初中学生最有好奇心,喜欢去做一些从没做过的事,经常变换着作业形式可能会提高他们的兴趣。
三、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尝试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要布置学生感兴趣的语文课外作业
我们以语文中的作文为例,我想,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点是在作文创作完成之后的成功感觉上,作文写得越成功,学生也就会越有兴趣。而作文写得成功与否,和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平时的积累可以落实到课外作业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一至三篇的优秀文章,每周翻阅一本杂志。对于这项课外作业的检查可以用抽查学生阅读的办法进行,让学生都做有心人,把遇到的好词好句集中整理到专用的笔记上,并且组织定期交流,选择经典的句子与语段,进行编辑汇总,在班级内诵读。第二是根据摘录的美文来进行赏析,并写出自己的感悟。这种循渐进的积累办法,很适合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与思维视野的开阔,学生做起来也会更有兴趣一些。
(二)布置一些形式新颖,实用性强的语文课外作业
例如课后练20分钟字。写字是语文一项重要基本功。写一笔好字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再如布置学生看30分钟新闻。看新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可以利用双休日布置学生看1个小时的名著或课外有益的报刊书籍。名著名篇优质报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要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语文课外作业
语文课外作业的不知根据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原则。人们常说“十指伸出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根据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接受能力,学习基础的不同,分层次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设置基础题、提高题、思考题。
(四)要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课外作业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对语文来讲,课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冲破课本的樊篱,回归到“生活”这个大舞台,将课内的与课外的进行接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比如让学生积累春联、广告词等等,通过开放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语文的实用性。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要设计好课后作业,以学生为本,布置新颖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