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课的兴趣教学

2015-08-06 11:27贾茹
魅力中国 2015年49期
关键词:课型教材同学

贾茹

摘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笔者进行了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地理;兴趣

一、电教课

这种课型主要是结合课内的知识,给学生上地理景观录像课,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地理景观方面,此课型可以起到独特的效果。这是一般讲述式无法与之相比的。因相当多的地理知识本身以景观的形式存在。“百闻不如一见”,这样就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课本知识。如结合印度地理的学习,以录像《莫卧尔王朝的建筑》展视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泰姬陵这一人文景观。她的清新典雅之美,使学生在欣尝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文化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华中,得到美的享受。学生普遍反映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型。喜欢此课型的学生为91%。

二、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讲述课

讲述课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课型,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例如,讲授一个新的区域或国家),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如除石油之外,海湾战争背后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日本发展为今日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地理条件的?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的范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呢?等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很象推理小说中一个个悬念,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又如,地图知识一直是教材较突出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从它的实用性出发,在学习一开始,结合教材中某动物园平面图,先给学生布置一项实验作业:学完此章,绘制一张校园平面草图。使学生带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学习。兴趣来自需要,需要会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学生的学习态度自然比以往认真而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主动找老师提出在准备这项作业时,遇到的各种地图学方面的问题。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这项难度较大的作业。因为这是一个室外观察,室内绘制多次反复,最后成图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大大深化了课本知识。

三、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

分国地理一般是通过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来展示该国的地理概貌。如每一国家都一成不变地逐一讲授,有些象陈述“地理八股”,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这是教区域地理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在兴趣的引导下,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呢?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主要分以下几步:①阅读教材;②学生运用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分析教材,獨立整理笔记;③教师检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指导;④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笔记写在黑板上,大家修改;⑤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笔记。上述的③和⑤步骤,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而多次反复,最后全体学生能整理出内容较全面且简练、条理性也较好的笔记。这样做不仅可避免平铺直叙的枯燥,意义更深远的是:真正教会学生“读书”,即使他们将来离开学校,离开教师,仍可依靠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学到所需要的地理知识。学生反映这一方法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很大帮助。

四、专题讨论课

这种课型是结合教材的某一内容,让学生展开专题讨论。其优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让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发展。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如在讲分国地理印度、埃及等国时,让学生着手搜集有关的地理资料,为讨论课的发言做准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收集资料要看很多的书报,可以扩大视野,而整理资料更能锻炼能力。经过充分的准备,进行了题为《我所了解的××国》的专题讨论课。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同学中有能力较强的,编写成一篇篇精采的短文,在课堂上宣读;有的把异国的自然人文景观描述得令人神往;有的把自己认识某些地理事物的观点或体会讲述给大家;也有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积极发言,他们虽然有的仅是谈一些搜集到的资料,但对这部分同学贵在参与,教师总要给以及时的鼓励,力求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随着几次专题讨论,学生的兴趣在上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此基础上,学完欧洲部分后,针对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题为《波黑政治热点地理成因》的专题讨论课。这一题目对初一学生来讲,难度是较大的。但学生在讨论课上表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才华。他们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了再创造。有的同学不拿手稿,凭着一张《南欧》挂图,一支教鞭,侃侃而谈,说古论今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有的同学把波黑穆、克、塞三族比作我国古代三国鼎立之势,来分析他们之间的矛盾所在和不稳定的联合;还有的同学甚至写出政论性很强的论文,在课堂上讲演。最后,教师再用自制的投影片全面总结波黑政治热点背后的民族、宗教、政治地理的成因,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

还有一种形式非常活泼的讨论课,就是针对教材某一重点内容展开辩论形式的讨论课。如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否合理》为题的辩论课。在课上辩论双方学生出色地运用了自学课中不断训练培养的地理思维方法,旁证博引大量地理资料,全面分析综合我国人口分布现状的各自然人文地理成因,用以说明自方的观点。这实际上是一场在辩论双方之间展开的地理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的竞赛。通过激烈的辩论,最后评出胜方和最佳辩手一名。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复习了旧知识,学到了新知识,预习了将学的知识,又一次达到深化、强化课本知识的目的。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锻炼组织、协作、应变等等能力的难得机会。

多次的讨论课,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兴趣是一种愉快的心理倾向,成功的体验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它主要来自学习成绩的反馈或教师的评价。

因此,在前面讲到的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之后,教师都需做两项工作:一是讲评,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二是给直接参加活动的同学打分。并把分加入期中或期末成绩中,因为那些对学生能力深层次的测试是很难直接在试卷中做出的。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相对于其他同学,他们对于学习中成功体验的机会要少些,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兴趣较差的一个原因,教师应特别注意发现、珍惜和爱护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一,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上述各种活动;第二只要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一点进步,一定在全班场合表扬;第三,尽量不在班上批评这些同学,这样可以增加他们享受成功的机会,减少他们因学习中的挫折而带来的苦脑。这种爱的教育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可避免多把爱心放在优等生身上的片面性。

总之,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而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兴趣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自然也就永远负有培养的重任。

猜你喜欢
课型教材同学
教材精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关于语文课型研究的几点思考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