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维维 李勋祥
数字交互媒体在美术课程教学应用中的新思路
文/苑维维李勋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媒体的创新,数字交互媒体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电视到电脑,从手机到网络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数字交互的魅力。数字交互媒体作为美术课程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工具,它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学生和老师的角度出发探索数字交互媒体在美术课程教学应用中的新思路。
关键词:数字交互;媒体;美术课程;教学
数字交互媒体在本世纪初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特点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重要的媒介传播特点。它是沟通教师和学习者的重要中介,在课堂教学中显现出极大优越性。
(一)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反应,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随着科技的飞跃进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得数字交互媒体进入美术课堂成为必然。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课本+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给教与学的过程带来了许多重大变化。解决了动态演示难、过程长、操作繁琐等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数字交互媒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各感官的积极协调,给学生以更新的刺激,唤起学生兴趣、情绪和思维,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
(二)突破材料限制,使美术表现形式多样化
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超越日常绘画工具的限制,通过一系列的构想,在电脑上可以尽情挥洒。
由于计算机操作灵活多样,可塑性强,在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时非常方便、快捷,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兴趣。计算机常用的绘图软件中自带大量的绘画工具和编辑命令,学生可根据效果需要进行选择。如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在学习过程时,利用电脑操作效果很直观。再如,结合课堂主题利用手机、相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在实际生活中拍摄素材,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素材,结合强大技术功能支撑的创作媒介,使各种素材及工具融为一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三)拓宽学生学习和交流渠道
数字交互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便捷,范围更为广泛,效率更加提高。它的介入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美术认知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坐在教室就可浏览世界上著名的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科技馆等等,用电脑或手机APP直接操作,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场馆现场的画作。教师还可以课前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课程主题的素材,在收集信息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知识,课程结束后,像以往我们学生的作品展示大部分都在班级或学校的橱窗里,影响的范围很局限,而数字交互媒体可以使身处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学生展开互动,甚至还可以与艺术家进行线上交流,也可开展个人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交流会。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美术知识。
(一)美术教学资源更为丰富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传统的美术课教师会在课前收集大量的实物、实物图片、文字材料等,授课方式形象称为满堂灌,课堂效率低下。现在教师只需有一台网络连接的多媒体计算机,便可以在“信息海洋”之称的互联网中驰骋。教师可以建立美术电子图库,把之前用过的图片和最新的图片保存到图库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哪方面的资料轻松一点就可以实现,进而使使美术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增强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提供清晰的示范和演示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掌握一定美术技能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指导学生学习美术技能时,教师除了进行语言讲解描述外,还可借助实际操作或有关课件演示操作,使学生们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美术创作过程,有了演示过程作为参考,学生的创作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因此,利用数字交互媒体为学生提供美术技能的示范和演示,不仅可以缩短时间,而且更加的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技能。
(三)搭建美术教师学习和交流平台
计算机网络不仅为现代社会美术教师提供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还为美术教师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基础。目前网络上有很多美术方面的教育网站论坛,内容涉及范围广,涉及美术教学理论、美术教案设计、美术教学方法等等。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通过各种美术教育网站论坛中获得了相关资料,同时可以互相评论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美术素养。
总之,数字交互媒体在美术课堂中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已给教与学的过程带来了许多重大改变。它以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学交流的互动性、备课时间的高效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优势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有效运用数字交互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美术的理解,激发学生投入美术创作的热情。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尹少淳.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
[4]王大根.美术教案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5](美)奥利佛格劳著,陈玲译.虚拟艺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8-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