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
【摘 要】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教学研究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和实践发展迅速,但与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得到全面有效的构建,大多仍旧采用传统静态评价,使翻转课堂在多个层面呈现出无效性的危险。而动态评价理论与翻转课堂在理论基础上有着很高的适切性,恰能够弥补现有翻转课堂评价方式的缺陷,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相关技术发展也为动态评价的大规模实践提供了可能,本文尝试将动态评价理论运用到翻转课堂中,提出相关评价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动态评价;翻转课堂;教学评价
一、动态评价理论
动态评价(dynamic assessment)基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该理论认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有经验的成年人指引下或与能力高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潜在水平之间的差距, 这个差距被称为该个体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动态评价在动态交互过程中,通过学生和中介者教师之间的互动探索出学生的ZPD, 预测个体的学习潜能;通过相应介入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架”(scaffolding)辅助学生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其独立的认知能力发展。
动态评价模式大致可分为介入式和互动式两类。介入式 DA关注评价的“量化”指标、学习的速度和学习者迅速有效地达到事前规定的学习目标所需要的帮助的量。交互式 DA 更侧重对学生心理潜能发展的质性评价。测验者和测验者的关系被共同合作的师生关系所取代——通过中介者带有明确意图的互动,随时对学习者的行为作出反应,并重点关注其认知结构的转化,而非其现有行为表现的水平高低。
二、翻转课堂教学评价现状
自2011年起至今,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成为国内外教育者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模式进行了颠倒: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深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来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但作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还没有得以建构,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知识内化的全过程看,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处于“不可控”状态,无法观察到学生在自主知识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或问题,无法保证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不出现问题,这样在翻转课堂的“知识传授”阶段就会存在较大“风险”,知识根基不稳,那么后续的“知识深化”更无从谈起。对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若课前不观看录像或自学不认真,该学生将有可能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迷失。
(二)从课堂教学策略上看,翻转课堂试图针对“普通学生”和“优生”实现分层教学。这种分层似乎无可厚非,但我们对于学生的优劣判断是基于传统静态评价标准而得出的,而事实上,动态评价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ZPD都不尽相同,即便是两个目前现有水平相当的学生,他们都很有可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潜力,因此如仅凭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而不考虑其潜在发展能力,就将学生武断地划分到差等生的行列中,对其采用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局面。
(三)从教师的角色与功能角度看,只关注在一个孤立的时间点上学习者呈现出的能力和水平,它只了解学生“所能为者”,而不了解学生“可能为者”——未探索和提供关于学生潜在(潜能)发展信息,即“最近发展区”,因此就无法根据学生的潜在能力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无法为学习者提供适合其发展的“脚手架”,那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也就无从谈起。
三、翻转课堂动态评价原则
(一)将动态评价与翻转教学融为一体,良性循环。运用动态评价方式对学生的ZPD进行预测,评估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自定义课程内容。在自主学习后,及时进行相应梯度型反馈测试——在对基础概念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并促其达标之后,适当增加难度,对“运用、分析、创造”等高层次能力进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确定课堂介入的内容和形式、策略和方法,搭建“脚手架”,在互动和协助中,完成学习内容的深化。最后对其进行再评价,预测其下一步的ZPD,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教学和评价不断循环形成学生个体独有的“成长轨迹”。
(二)对评价体系进行渐进式序列化交互设计。综合运用介入式DA模式和互动式DA模式,综合二者优势,第一,以介入式DA的程序性设计为基,教学与评价按照既定的事先确立的步骤进行,对学习的过程和走向进行全局性把控;第二,在教师的介入过程中,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开放式互动交流,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前者对学生起到“约束”的控制作用,后者起“奖励”作用,二者有机结合构建动态评价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一体化在线系统。该系统应当包括教学视频发布系统、在线测评系统、数据分析与统计系统、远程支持和服务系统、管理系统等。除了常规的功能设置之外,系统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毫无人情味可言的机器,在web2.0时代还应全方位着重提升系统使用的交互性和体验感,使学生不仅便于使用而且乐于使用。
四、结束语
虽然动态评价和翻转课堂有很多天然的联系,但二者的结合也面临诸多挑战:在线评价系统的建立、完善和广泛实施,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还有翻转课堂本身的多样化教学课程的研发。本文只是从评价手段入手,尝试将二者的结合从理论上寻找可行的支撑点,在后续研究中会在评价体系建构方面进行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韩宝成.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41(6): 452-458.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3]李馨.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借鉴CDIO教学模式评价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15,(3):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