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改性PPTA纤维的表面粘结性能研究

2015-08-05 03:09于俊荣胡祖明
合成纤维工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粘结性改性剂环氧

卢 娜,于俊荣,王 彦,诸 静,胡祖明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较好的耐高温和较强的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船舶制造等领域[1-2]。但由于 PPTA 特殊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其较高的取向和结晶度,纤维表面光滑且具有较强的化学惰性,纤维表面的浸润性较差,与树脂间的粘结性能也较低,大大限制了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因此,PPTA纤维的表面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PPTA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主要有高能物理法、涂覆法和化学法[3],这些方法均是对PPTA成品纤维进行改性。作者采用纤维生产线上经水洗之后未干燥的PPTA纤维,以特定浓度的硅烷改性溶液对其进行处理,使硅烷改性剂分子进入PPTA纤维微纤间,之后引发硅烷分子在PPTA纤维分子上的接枝及交联反应,从而提高了纤维表面的粘结性能。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无水乙醇:分析纯,常熟市杨园化工有限公司产;过氧化苯甲酰(BPO)、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分析纯,国药试剂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环氧树脂6101、环氧固化剂593:上海树脂厂有限公司产;未干燥PPTA纤维:规格1 332 dtex/800 f,含水质量分数50%,苏州兆达特纤科技有限公司产。

BX-51荧光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制;XQ-1C纤维强伸度仪:上海新纤仪器公司制;SK3310HP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制;inVia Reflex型 激光拉曼光谱仪:英国Renishaw公司制;SU8010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日本日立公司制;Nicolet 6700型红外光谱(FTIR)仪:美国 Thermo Fisher公司制;PHI5000Versapiobe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仪:日本ULVAC-PHI公司制。

1.2 VTMS溶液处理未干燥PPTA纤维

按照VTMS质量分数为2%~8%配置其乙醇溶液,并加入适量BPO,使溶液中VTMS与BPO的质量比为1∶25,密封待用。取定长的未干燥PPTA纤维于张紧状态下置于一定浓度VTMS改性溶液中超声处理一定时间,超声温度为35℃,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纤维表面游离溶剂,然后置于132℃恒温干燥箱中鼓风干燥2 min,引发VTMS在纤维分子上的接枝反应,之后置于通风橱中自然风干。

1.3 分析与测试

荧光性能:将室温干燥及未干燥的PPTA纤维分别置于含罗丹明质量分数1%的乙醇溶液中超声处理5 min,经水洗后置于通风橱中自然风干。取单根纤维平铺张紧,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罗丹明在PPTA纤维中的分布状态。

FTIR分析:采用红外光谱仪测试处理前后PPTA纤维表面的化学结构,使用衰减全反射(ATR)附件。

XPS分析:采用XPS仪测试处理前后纤维的表面元素组成及官能团变化[4]。

表面形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改性前后纤维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

力学性能:采用XQ-1C强伸仪测试改性前后纤维的断裂强度,纤维夹距为20mm,拉伸速度为20 mm/min。

粘结性能:按环氧树脂6101∶环氧固化剂593质量比4∶1的比例混合,将试样在室温下干燥48 h进行微脱胶实验。采用强伸仪测试纤维从树脂小球中拔出的强力(F),测试夹距为10 mm,下降速度为10 mm/min,计算纤维/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5]。制备30个环氧液滴包埋纤维,取其平均值。

界面微观力学性能:将拉曼光谱仪对准纤维轴线或对准环氧树脂包埋小球的中心位置,沿纤维轴线方向进行拉曼扫描,激光器波长为633 nm,曝光功率为10 W,曝光时间为5 s,曝光次数为2次,得到不同应力下纤维特征峰随应力增加而发生的频移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未干燥PPTA纤维的荧光染色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经罗丹明染色后,未干燥PPTA纤维有比较明显的荧光性,而干燥的PPTA纤维的荧光性非常微弱。这是由于在PPTA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经液晶纺丝挤出、凝固、水洗之后,大量水分存在于PPTA微纤之间,部分水分子与PPTA分子间形成氢键降低了PPTA微纤结构的规整性,使纤维内微孔处于一种开放状态,易于罗丹明分子进入纤维内部而使纤维呈现荧光性;而干燥之后,PPTA纤维结构变得紧密规整,纤维内大部分孔洞闭合,罗丹明分子很难渗透进入纤维,因此干燥纤维的荧光性非常弱。未干燥PPTA纤维内存在这种开放的微孔结构,采用VTMS改性剂溶液进行处理时,VTMS分子可以进入纤维表层,从而达到对PPTA纤维进行改性的目的。

图1 罗丹明染色后PPTA纤维的荧光显微镜照片Fig.1 Fluorecence microscopic images of PPTA fiber dyed with rhodamine

2.2 纤维表面红外光谱

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含量的VTMS溶液改性的 PPTA 纤维均在 1 643,1 544,1 519,1 407,1 323 cm-1处分别出现了PPTA所固有的特征峰;此外,改性后PPTA纤维还在1 757 cm-1附近出现了 C=O 的特征吸收峰,在 1 108.5,1 406.3 cm-1处出现Si—O—C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而在1 010 cm-1左右则出现了Si—O—Si的特征吸收峰。这说明经VTMS改性后在纤维表面出现了硅烷分子的特征官能团。

图2 VTMS改性前后PPTA纤维的红外光谱Fig.2 FTIR spectra of PPTA fibers before and after VTMS modification

2.3 纤维表面元素组成

从图3和表1可以看出,与未改性PPTA纤维相比,经VTMS改性后(VTMS质量分数6%,处理5 min)PPTA纤维表面碳(C)元素含量变少,氮(N)元素、氧(O)元素与硅(Si)元素增多,这说明改性后引入含Si的基团,与纤维红外测试结果相一致。VTMS改性处理后PPTA纤维表面极性基团含量的增加,会有助于纤维与环氧树脂间的界面粘结。

图3 VTMS改性处理前后PPTA纤维XPS光谱Fig.3 XPS spectra of PPTA fibers before and after VTMS modification

表1 改性处理前后PPTA纤维表面的元素组成Tab.1 Surface elemental analysis of unmodified and modified PPTA fibers

2.4 纤维的表面形貌

从图4可以看出,未改性PPTA纤维表面比较光滑,而VTMS改性PPTA纤维表面出现很多片状或粒状物,这是由于改性处理后VTMS改性剂分子进入PPTA纤维微孔内,在随后的干燥过程中,部分VTMS分子接枝在PPTA分子上,而部分VTMS分子产生自聚并随纤维微孔的闭合而逐步迁移到纤维表面,使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这样有利于改善纤维与环氧树脂间的粘结性能。

2.5 表面粘结性能及力学性能

从图5可看出,随VTMS溶液浓度的增大或者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环氧树脂的IFSS逐渐增大,当VTMS质量分数达6%或处理时间达5 min时,IFSS增至最大,之后逐渐趋于平衡基本不再变化。这是由于在改性处理过程中,VTMS及BPO分子与纤维微孔内的水分子之间发生双扩散,处理5 min后达到扩散平衡,而随VTMS溶液浓度的进一步增大,扩散进入PPTA纤维的VTMS分子也逐步达到饱和,纤维/环氧树脂的IFSS也逐渐增至最大,进一步增大VTMS溶液浓度或延长处理时间,纤维/环氧树脂IFSS不再增大。由于改性剂分子只是扩散进入PPTA纤维微纤间,低浓度处理时对纤维结构破坏不大,因此对纤维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改性剂浓度较高时,过度地引发接枝及交联反应破坏了纤维结构,使纤维力学性能下降。因此采用VTMS改性溶液处理PPTA纤维时,需要合理控制改性溶液的浓度。

图5 PPTA纤维断裂强度和IFSS随VTMS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变化Fig.5 Change of breaking strength and IFSS of PPTA fiber with VTMS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treating time

2.6 PPTA纤维/环氧树脂界面微观力学性能

PPTA纤维的典型拉曼光谱在1 610 cm-1附近的峰对应纤维苯环中的C=C键的拉伸模式[5-6],对纤维内应力变化比较敏感,当纤维受拉伸应力时,该峰会发生频移现象。当纤维施加一定应力后,应力沿着纤维轴向均匀传递,纤维内部不同位置均发生频移变化,对应着产生一定的轴向应力变化。从图6可看出,环氧微滴两端处纤维受力最大,逐步减小至微滴中心位置,经质量分数为6%的VTMS溶液处理5 min的PPTA纤维的轴向应力较未改性纤维明显变小。从环氧微滴两端到中心,纤维轴向应力逐渐减小,这是由于环氧微滴内纤维受力时,部分应力传递到树脂基体中,而越靠近中心处,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粘结面积越大,应力传递受阻越大,纤维轴向应力越小。这说明纤维经过改性后,纤维与树脂间的粘结性能提高,应力能够更好地传递到树脂中,所以环氧微滴内纤维轴向应力呈现“V”形分布。

图6 改性前后PPTA纤维受力时环氧微滴内部纤维轴向应力分布Fig.6 Axial stress distribution of PPTA fiber in epoxy droplet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3 结论

a.未干燥PPTA纤维内存在微孔结构,可容许改性剂分子进入纤维内部。

b.VTMS改性处理后,PPTA纤维表面产生新的含氧官能团,纤维表面粗糙程度增大。

c.随着改性溶液浓度的增大或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环氧树脂的IFSS逐渐增大,当改性溶液VTMS质量分数达6%或处理时间达5 min后趋于平衡而不再变化。但过高的处理溶液浓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PPTA纤维力学性能降低。

d.改性后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的粘结作用增强,从而延缓了纤维轴向应力的传递,环氧微滴内纤维轴向应力呈“V”形分布。

[1] 袁金慧,江棂,马家举,等.芳纶的应用与发展[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30(4):27.

[2] Schuman T,Adolfsson B,Wikstrom M,et al.Surface treatment and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ispersion-coated paper board[J].Prog Org Coating,2005,54(3):188 -197.

[3] Jia Caixia,Chen Ping,Liu Wei,et al.Surface treatment of aramid fiber by air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at atmospheric pressure[J].Appl Surf Sci,2011,257(9):4165 -4170.

[4] Ren C S,Wang K,Nie Q Y,et al.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E film by DBD plasma in air[J].Appl Surf Sci,2008,255(2):3421-3425.

[5] Lei Zhenkun,Qiu Wei,Kang Yilan,et al.Stress transfer of single fiber/microdroplet tensile test studied by micro-Raman spectroscopy[J].Composites,2008,39(1):113 - 118.

[6] Lei Zhenkun,Wang Quan,Qiu Wei.Micromechanics of fibercrack interaction studied by micro-Raman spectroscopy:Bridging fiber[J].Opt Laser Eng,2013,51(4):358 -363.

猜你喜欢
粘结性改性剂环氧
阻燃高导热环氧灌封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不同截面类型钢管RPC界面粘结性能对比研究
多功能沥青改性剂的作用机理及路用性能评价
红外光谱法测定SBS改性剂含量在沥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海南地区超薄磨耗层层间粘结性能研究
石灰石粉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性能研究
持载和冻融循环对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TDE-85/E-51/B-63/70酸酐环氧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ACR抗冲击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乳酸改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