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梅 舒亚玲 王荔
摘要: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云南省四所高校的1 917名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发现:云南省大学新生的总体适应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没有差异,但群体间存在一定差异。男大学新生的总体适应、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显著好于女大学新生;汉族大学新生的自我适应显著好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非独生子女的学习适应显著好于独生子女,但在人际关系、校园生活、情绪适应、自我适应、自我满意度以及总体适应上均不如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最好,但人际关系适应最差,来自大城市大学新生的情绪适应较好,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也较高。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心理;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097-03
前言
大学是人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阶段。从高中向大学转变,大学新生面临全新的环境,随着生活学习和人际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心理不适感,甚至出现适应障碍[1]。大学新生是否能顺利渡过从中学到大学的适应期,对整个大学生活乃至未来均有明显影响。大学生适应问题已受到了国内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但多是在经验或理论上阐述新生适应问题及教育措施[2],或只是应用人格问卷量表(UPI)或症状自评量表(SCL_90)对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1]。本研究旨在针对新生适应问题本身进行探讨,以便及时发现大学新生入学后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为有的放矢地预防和缓解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奠定基础,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抽取云南省四所高校的1 917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845份。样本构成见表1。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共有60个项目,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适应7个不同的维度来评定大学生的适应情况,要求被试对各个项目从(1)“不同意”到(5)“同意”进行主观评价,进而从适应的角度来评估个体心理健康所达到的水平。
(三)调查方法
采取团体测验的方式,施测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在20分钟内完成。问卷和答题卡均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四)统计工具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统计分析,主要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和方差分析。
二、结果
(一)云南省大学新生适应量表各维度得分(标准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的比较(见表2)
通过对云南省大学新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发现:大学新生的总体适应能力与全国常模没有差异(p>0.05),但在人际关系、择业和情绪三个维度的适应显著好于全国常模(p<0.05),在校园适应和满意度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
(二)不同性别大学新生在适应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检验
对云南省大学新生性别差异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择业维度上,男大学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新生,t=2.42,df=1 843,p<0.05;在情绪维度上,男大学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新生,t=2.75,df=1 843,p<0.01;在总体适应方面,男大学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新生, t=2.22,df=1 843,
p<0.05。
(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适应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检验
对云南省大学新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t检验发现,在学习维度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t=-3.15,df=1 843,p<0.01;在人际关系方面、校园生活方面、情绪适应方面、自我适应方面、自我满意度方面以及总体适应上,独生子女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t>3.03,df=1 843,p<0.01。
(四)汉族与少数民族在适应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检验
云南省大学新生民族差异的t结果显示:在自我适应维度上,汉族学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学生,t=2.17,df=1 826,p<0.05。
(五)不同专业大学新生适应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检验
为了考察专业对云南省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笔者对不同专业新生在适应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了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大学新生在心理适应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以及总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六)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新生在适应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检验
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新生在适应量表各维度上得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学新生在心理适应量表的人际关系维度、学习维度、情绪维度、自我适应维度、满意度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LSD检验结果(见表4)表明:在人际关系适应维度上,来自大城市的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小城镇和农村的新生(P<0.001);来自中小城市的新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的新生(P<0.001);来自小城镇的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新生(P<0.01)。在学习维度上,来自大城市的新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的新生的得分(P<0.001);来自中小城市的新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的新生(P<0.01);来自小城镇的新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的新生(P<0.01)。在情绪维度上,来自大城市的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小城镇的新生(P<0.01)和农村的新生(P<0.001);来自中小城市的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小城镇的新生(P<0.05)。在自我适应维度上,来自中小城市的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城镇的新生(P<0.05)和农村的新生(P<0.001)。在满意度维度上,来自大城市的新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小城镇的新生(P<0.001)和农村的新生(P<0.001)。
三、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显示:与全国常模相比,大学新生的总体适应能力与全国常模不存在差异,但在人际关系、择业和情绪三个维度的适应显著好于全国常模,在校园适应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原因可能是:大学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着生活角色的转变:从小家庭中的一员转变为大集体中的一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多数父母在生活上几乎包揽了孩子的一切,诸事代劳,这种父母凡事包办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得孩子从小就养尊处优,丧失了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机会。这不仅阻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埋下了隐患,造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关心他人,凡事只为自己着想,影响到大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多数同学没有住校经历,进入大学,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为主要生活区域,一切生活琐事都需要自理,但过去一切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心理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于是便会出现对校园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其次云南省大学新生对校园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常模,原因可能是:首先,大学新生刚摆脱高考的压力,带着几分成功的喜悦,带着对神秘殿堂的梦幻,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厚。而现实的大学却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校园。人际压力、考试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无时不在,特别是大学扩招,升学率成倍递增以后,大学生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任何对大学生活过于浪漫、轻松的想象都会带来适应方面的挫折。其次,经过高考拼杀的大学新生,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在强手如云的新的班集体里,昔日 “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无形中会在一些大学新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失落感。再次,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缺少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较合理的定位,从而出现自我意识不当:一是自我意识偏高,二是自我意识偏低。偏高的自我意识大多源于有出众的外貌长相、较好的学习成绩或优越的家庭条件,这些往往使个体高估自己,自以为是,在人际交往中骄傲自大、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偏低的自我意识则主要是由于家境贫寒、长相平平或成绩不如意等,不适当的低自我意识容易滋生自卑感、羞辱感,增加个体的心理压力,消极退缩,自我封闭。
男大学新生在总体适应、择业和情绪上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新生,这可能是因为目前男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好于女大学生,并且男生能更好控制情绪。汉族大学新生的自我适应显著好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这可能是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各自民族文化底蕴的影响比较大,对新的身份不太容易适应,容易产生自卑感,对自己的评价较低。非独生子女的学习适应显著好于独生子女,但在人际关系、校园生活、情绪适应、自我适应、自我满意度以及总体适应上均不如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非独生子女大多来自农村,大多抱着靠读书翻身的信念。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最好,但人际关系适应最差。来自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新生的情绪适应较好,来自大城市的新生的满意度显著好于自小城镇和农村的新生。这可能是因为农村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云南省大学新生的总体适应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没有差异,但群体间存在一定差异。男大学新生在总体适应、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显著好于女大学新生;汉族大学新生的自我适应显著好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非独生子女的学习适应显著好于独生子女,但在人际关系、校园生活、情绪适应、自我适应、自我满意度以及总体适应上均不如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最好,但人际关系适应最差,来自大城市的大学新生的情绪适应较好,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也较高。
参考文献:
[1]钟向阳,张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高教探索,2009,(4):128—132.
[2]刘红斌,钟向阳.高校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3):63—65.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