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国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
现代煤化工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贯彻实施“8337”发展思路,建设“五大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发展迅速,正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然而,受外部市场环境不景气、生产要素受限、项目固定资产抵扣期长等问题的影响,现代煤化工业税收增收优势不明显。为了更好地稳定税源助推内蒙古经济发展,本文对目前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业的税源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针对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对策与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围绕煤炭加工利用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已有100多项,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国家五大示范工程都落户内蒙古。截至2014年,全区已形成142万吨煤制油、106万吨煤制烯烃、642万吨煤制甲醇、40万吨煤制乙二醇、17.3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生产能力。
得益于大批现代煤化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及产能的不断扩大,内蒙古化学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4年,内蒙古化学工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1553.75亿元,占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3.6%,较2010年提升了4.2个百分点。
2010 - 2014年内蒙古化学工业经济规模情况图
表1 2014年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业基本布局情况表单位:户、万吨、亿立方米、%
成投产较多,高端项目产能产量领跑全国
内蒙古目前建成投产的现代煤化工企业23户。从行业门类看,煤制甲醇因工艺流程简单、投资收益明显、技术运用成熟、原料门槛较低等优势,企业和资本投资热情高涨,建成投产企业最多。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等项目目前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进入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运行阶段,由于项目投资高,风险大,还需要在示范工程投产后,稳定运行一个时期,进行全面总结,评价技术的可靠性、确定资源消耗指标、考核经济效益,再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所以全区乃至全国建成投产企业数相对较少,目前我区这些建成项目实现的产能、产量在全国该行业均占较大比重。详见表1。
煤化工产业链长,处于产业链中不同位置的产品发展形势截然不同。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份额大等具有产品定价权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创税能力较强,特别是煤制油因为征收消费税的政策性影响,创税能力最强。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等产品层次低、市场饱和,企业发展空间和创税能力相对较小。
2010年至2014年,现代煤化工业销售额年均增长79.5%,实现国税税收年均增长75.7%。但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项目投资规模、固定资产一次性抵扣金额较大,另外,大部分项目在前期正式投产运行后陆续开始推进二期、三期项目,使得后期项目的进项税额抵扣前期项目的销项税额,以此类推循环抵扣导致增值税实现税款周期进一步延长,项目投产后短期之内几乎不能实现增值税。目前建成投产项目实现国税税收总量较小,占全区国税税收比重仅为1.7%,对全区税收总体影响不显著。
分行业看,煤制油企业目前仍是全区现代煤化工业税收主力军。2010年至2015年上半年,受征收消费税政策影响,全区2户煤制油企业入库国税税收53.1亿元,在全区现代煤化工业税收总量的平均贡献率达65%,其中消费税税收贡献率为35%。分地区看,现代煤化工业分布在9个盟市,目前在建和建成产能及税收高度集中在煤炭主产区鄂尔多斯市,2010年至2015年上半年,其现代煤化工业的全区税收贡献达到78%以上。
内蒙古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达到7413.9亿吨,煤炭远景储量约1.2万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4%左右,居全国第一位,而且煤种齐全,西部鄂尔多斯区域的煤质适用于各种煤气化技术,东部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褐煤含水量高,适合就地转化加工。2014年内蒙古原煤产量9.8亿吨,在保障国家煤炭外调需求前提下,有条件发展现代煤化工,实现清洁能源输出。另外,内蒙古紧邻京津冀经济圈,毗邻东北三省,是距离出海口较近的资源大区,运输成本较低,销售空间大。丰富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地域优势为我区发展精细化工、延伸产业链夯实了基础。
按2014年底我区已经形成的现代煤化工产能和单位煤化工产品创税能力测算,如果2014年底全区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能全部释放、在建和刚建成投产的项目固定资产抵扣期(现代煤化工项目固定资产抵扣期在不考虑扩建项目增加进项税的情况下,大约为建成投产后3-5年)结束后,现代煤化工业每年可实现国税税收约49.6亿元。在此基础上考虑每年增加煤炭当地转化4234万吨,根据近5年煤炭开采洗选业平均国税税负测算,区内就地转化用于现代煤化工煤炭每年可实现国税税收12亿元。综合以上测算结果,2014年底我区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能全部释放,固定资产抵扣期结束后,理论上每年实现国税税收61.6亿元。在我区已形成现代煤化工既有产能基础上,近两年来,280亿立方米煤制气、300万吨煤制烯烃、200万吨煤制乙二醇、700万吨煤制油项目获得国家“路条”,这些项目投产后,煤化工产业将衍生出百余种产品,附加值将以乘数效应增长,将对内蒙古经济税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大批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建成投产势必将成为内蒙古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成为未来五年内蒙古颇具潜力的新增税源。
外部需求增长乏力,市场竞争优势降低。化工行业是一个严重依赖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市场难以喂养成长中的化工行业。另外,据测算,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100美元的原油价格体系下,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产品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随着油价的下降,煤化工行业的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由于201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暴跌,石油化工产品因成本大幅减少,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对煤化工产品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产品同质化和成本优势消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现代煤化工行业的稳定发展。
产业链短,利润空间受限。煤化工具有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深加工附加值高的特征,随着产业链一个环节向下一个环节转移,经济效益逐渐放大。以久泰能源集团100万吨煤制甲醇为例,就目前市场价格条件生产1吨甲醇利润空间(毛利率)27%,二期7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投产后,生产1吨烯烃毛利率可达45%。但是从整体上看,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层次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能源化工多,精细化工少,初级原料型、低附加值的产品多,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延伸配套产业发展不足,尚未形成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积聚、带动、辐射作用尚不明显,经济税收效益没有完全发挥。
水资源要素制约持续影响项目推进。资料显示,煤化工是高耗水产业,而内蒙古是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地区之一。目前我区建成投产的现代煤化工企业大部分集中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该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年蒸发量却超过2500毫米,建成项目用水大多数取自黄河水。鄂尔多斯市投资10亿元以上的30个项目就急需落实3亿立方米的用水量,而该地区可置换的工业用水指标仅为1.3亿立方米,水资源的缺乏影响了一批重点项目的推进。
资金紧张是制约企业扩大产能、延长产业链的重要因素。虽然中央及地方政府一再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担心经济下行、企业偿还能力不足导致坏账增加的预期,使得贷款投向私营企业的意愿下降。企业融资困难,扩大产能、延长产业链资金缺乏,导致部分煤化工企业错失抢占精细化工产品市场最佳时机,甚至影响了已投产项目的正常运行。
能耗要素面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双重挑战。煤化工行业是耗能大户,同时又是“三废”的高产出行业,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行业发展颇具争议,能耗和污染是舆论高压的软肋。对企业排污的监督和整治力度的逐年加大,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煤化工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
一是统一规划项目审批建设,以各类煤化工产品对煤质的要求不同合理布局东西部区煤化工项目。我区东部区与西部鄂尔多斯高原相比水资源、纳污水体相对丰富,但东部区煤炭资源以低质的褐煤为主,在项目引进审批过程中,要引导技术成熟、对煤质要求低的煤化工项目向东部区布局,进一步完善区域分工、优化空间布局、释放发展潜力;二是集中规划煤化工园区、企业建设,统筹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水集中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设备、引水管道的铺设、单户企业分别建立污水处理厂等成本均较大,因此,同一旗县区尽量集中规划煤化工园区,如将煤化工企业建设在煤矿周边,在降低煤炭输送成本的同时可以实现煤矿废水综合再利用,避免园区过多、煤化工企业过于分散,不利于降低供水和污水处理成本;三是大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建立科学的招商评价指标体系。建议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优先考虑引进创税能力强、收益快、附加值高的现代煤化工项目,注重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注意留住税源。
一是调整优化煤化工产业规模,调大总量、做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固定成本。煤化工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高,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投产的16万吨煤制油项目2014年现场标定显示,项目投资强度为1.74亿/万吨油,以2015年4月的原料煤、燃料煤和油品市场平均价格计算,企业年产各类油品达18万吨才可以实现盈利。煤化工企业规模化发展可以降低单位产品专利技术使用费、人员技术培训费等一系列生产成本。因此坚持煤化工项目大型化的方针,这是煤化工项目降本增效、增强经济性的必要条件;二是突出精深加工,发展高端煤化工产品。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围绕产业链上下延伸,促进产业集群配套协作,形成持续的产业联动效应;三是加快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尽快在专用设备、成套设备和重大装备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东部地区的运输通道和物流产业建设。四是引进和建设“三废”处理企业。集中处理和排放现代煤化工园区内的“三废”,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政府要发挥好金融与财税政策合力,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速产业链升级。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清理精减各种收费,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放水养鱼,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公平、公正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现代煤化工企业走出低谷;二是搭建金融机构与重点项目实施主体的对接平台。与金融监管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引导商业银行向上级争取政策,采取多种方法化解企业续贷、转贷难问题。要本着“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自愿”的原则,尽快支持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融资规模;三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积极落实企业购买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抵免,降低企业环境治理成本;另一方面,用足用好资源综合利用所得税、增值税优惠政策,引导污染较重的现代煤化工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余热、废材等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气废水排放,促进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切实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另外,要积极争取税收政策支持,建议自治区政府积极向国务院争取将所有煤化工企业对外销售的石脑油列入国家税务总局定点直供计划,同时,积极争取对煤化工企业生产销售的石脑油、燃料油免征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