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合作学习走向实效

2015-08-01 16:13王海敏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小组合作实效性

王海敏

【摘 要】 本文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在高中英语语言点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所引发的困惑和思考的分析,探讨了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走向实效。

【关键词】 课堂观察 小组合作 实效性

1. 观察缘由

课堂观察与教师传统“听课”有很多的不同。听课时缺少主题,针对性不强,注重了教师的行为而忽略了学生的活动。听课主要是把课堂上的人、物、时间、事件及个人感受记录下来。课堂观察的本质是研究者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英语学习需要通过人际互动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落实新课程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已经在我市高中英语课堂中生根、开花,成为我市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它打破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信息源的权威,突破了传统学生被动接受,单维交流的困窘。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从设计到实施,尚有很多的问题值得再思考。我校“建构式生态课堂” 背景下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课题研究小组,值我校“教学开放周”活动之际,积极进行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

本次课堂观察的重点是教师在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成为平等对话和共同成长的场所。

2. 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对象为高一年级的一位青年英语教师。执教内容是高中牛津英语M4 Reading第二课时语言点教学。参与观察的人员是我校英语教师,包括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研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

观察分为三个阶段:(1) 准备阶段。制定观察方案、主题和内容;确定观察工具、方法和成员分工;进行观察的教师们各自在课前进行了模拟备课。(2) 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了整节课小组合作活动教学内容、形式等情况。(3) 研究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

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实效的,如有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的锻炼;二是低效的,包括流于形式;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小组合作活动,完全是浪费课堂时间的无效劳动。

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地记录课堂小组合作活动的次数、形式、时间、效果、课堂整体的学习气氛,学生的面部表情等。二是有效课堂教学反馈表,对教学各环节进行量化打分。

3. 观察引发的困惑

我们对所有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值得肯定的是上课教师对教学重难点把握到位,教学语言富有情感,生动形象,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共三次,第一次发生在上课5分钟-10分钟时间内。内容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单词默写并要求小组间交叉互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英译汉、汉译英、填空、选择、归纳等方式对语言知识梳理。第二次小组合作发生在上课35-40分钟时,进行了选词填空巩固练习,小组内讨论正确答案,各小组代表上黑板上写答案,教师批改。第三次是下课前5分钟。教师要求各小组用本节课所学重点词汇知识,进行编故事,小组交流展示。课题组提出了以下几个困惑:

困惑之一:从小组合作的评价来看,教师评价方式单一,第三次小组合作评价,教师只重复使用了“Good”。生生之间缺乏评价、交流。第一次小组活动中教师是否也应该给出评价?

困惑之二:从小组合作的时间、效果上看,第二次的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比传统教学更大的噪音,黑板上显示的答案混乱,仅仅是组内成员的互对答案。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必要?什么样的学习任务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困惑之三:教师语言点的教学基本采用的仍是以教师讲、学生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空间。英语语言点的学习是否可以用一种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高中英语语言点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困惑之四:从第三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来看,某个小组或某位成员表现非常突出,表现出个人争功的现象,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部分胆小、羞怯的学生往往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不能很好地参与课堂合作活动。过多的小组使教师不能很好地组织和管理,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小组汇报成果。那么,怎样编排小组,怎样创设课堂氛围,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勇于表达、展示?

困惑之五:第三次学生分组交流的时间,充其量不过两三分钟,学生在独立思维缺失的前提下,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天马行空,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合作和展示时间,该活动把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草草收场。根本无法达到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当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做什么?仅仅是催促?

4. 观察思考与建议

4.1 科学设计小组合作任务

为了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成效,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具备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来设计。西方一些研究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解决问题、概念学习以及发散性思维的获得尤其有效。这要求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需要对学习内容重新进行适当的设计与编制,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例如,在讲授lead the way这个语言点时,上课教师进行了拓展,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几乎所有lead相关的用法: leader (n.) ,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lead to sth., lead to doing sth., lead sb. to do sth. 在对hang on进行造句后,教师在投影幕上又给出了拓展词组:hang back, hang round, hang up并进行造句解释。其实,这个教学环节可以这样优化:每个学习小组分配一个词组,学生一起查字典讨论该词的用法,明确某个学生为记录员、展示者,展示时可以采用学生间的问答,力争人人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也可以是课前教师将需要探究的几个词汇、短语分配给各小组,要求他们利用字典等工具书查出所负责词汇的词形变换,搭配用法,并造句。上课前,各小组将负责的内容板书到黑板上,并确定好组员给学生们讲解。这种小组合作学习语言点的方法打破了传统、机械的词汇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还提高了词汇活用能力。

布鲁门菲尔德通过调查发现,当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设计得很糟糕时,学生通常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履行表面的程序上,而不是思考任务的意义。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组员在交流答案。无论教师的表现如何天衣无缝,课堂氛围如何的热闹非凡,都不过是一场“作秀”罢了。因为巩固练习部分应该是学生静下心,认真回忆,反思本节课所学。

4.2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科学建组是确保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保障。合理分组可以有效避免“单打独斗”的现象。高中英语小组合作的人数应适量,最好是4-6人。分组时应确保“异质分组”,即将不同性别、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之中。不能按能力分组或允许学生自己组合成组。组员组织能力各有差异的才能互补,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创造力。小组的成员有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且小组角色定期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要慧眼识珠,善于选拔和培养小组的“领头雁”,提升其组织、安排、协调能力。小组成员能围座一起并能坐得足够近,从而能有效交流且不干扰别的组。组间应留有适当空间以便教师能靠近每组,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作为一个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应该加入进来,合理调控,聆听不同的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非常顺利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口头鼓励和赞赏;当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指导,使之走出困境;当小组流于形式,学生相互间在用汉语聊一些不相干的话题时,予以及时制止、引导。

4.3 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时间

只有教师课前根据学习内容,充分预设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所需的时间,并在课上留足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合作学习才会不流于形式。例如,本节课 第三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是要求每组运用本课所学词汇、句型编故事。其实,在没有任何主题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在三分钟就小组合作完成此项任务根本不可能,那学生只能把该任务推在某个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身上,让他去完成展示,久而久之,学生的合作热情冷却,让小组合作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还会使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坏习惯。这个环节可以这样操作:教师在教完第一课时关于奥运的话题后,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学生写篇短文,可以介绍奥运历史,或奥运人物,或奥运会。只要每组的话题一致即可。在第二课时语言点学完后,学生先自行用所学的词汇、句型将自己的文章修改、润色,然后在小组中与他人交流,每组推荐最佳习作,在班级交流展示。

4.4 及时实施多元激励评价

合作学习模式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加以保证。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互学、互帮、互助、互促。评价时要把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以小组整体成果为目标,努力寻找每个小组的闪光点。小组发言完毕,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点评和鼓励。教师应当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评价,更多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鼓励不爱发言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本周小组之星”,“最佳表演小组”,“进步最大小组”等。

其次,还可以采用等级、打分、评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表现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例如,本节课第一次小组合作交叉互改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不仅改出错误,还可以写两句激励性评语。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选出2-3组向全班介绍本组批改的情况,总结典型默写中出现的错误,对默写较好的学生提出表扬。课后,教师还需要将默写本收上来仔细检查,进行补充评价,实现更大范围的交流。

总之,高中英语语言点教学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有效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及时反思;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适时适度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挖掘和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参与、实践和体验中学习、运用英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就走向了实效。

[1] 崔允漷.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仇雪燕. 探讨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合作学习[J]. 语数外学习, 2012(10).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小组合作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