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军
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和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
李湘军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和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急诊或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护理组采用系统护理管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 护理组非常满意40例,比较满意25例,满意9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比较满意15例,满意25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6.67%,2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管理干预方式对于促进急诊或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输液过程良好开展有着重要影响,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对于静脉输液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护理管理干预;急诊;门诊;静脉输液质量;影响
静脉输液是当前临床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治疗方式[1],静脉输液是一项常规且简单的治疗过程,但是在这项简单的治疗过程实施过程中,能够体现医院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高低,是展现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窗口。而护理工作的开展是当前医学技术不断提升过程中保证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临床中一定要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不断的提升护理服务方式,从而提高临床疾病医治效率。本文选取了广东省武警边防总队深圳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急诊或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分别采用系统护理管理干预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广东省武警边防总队深圳医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急诊或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每组75例。护理组,男42例,女33例,年龄11~67岁,平均年龄(38.19±17.70)岁。对照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11~67岁,平均年龄(37.15±18.02)岁。其中肠炎患者15例,支气管炎40例,上呼吸道感染55例,肺炎患者40例。本次研究过程中已经排除了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精神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是开展一些基础的临床护理工作,包括寻找血管位置、针头选择、输液方式、穿刺护理、输液过程中的一些简单护理等[3]。
护理组采用系统护理管理干预方式,主要是在整个护理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实施科学有效的系统管理过程,首先在患者入院开始需要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状况、病历史、进食情况、药物过敏情况等需要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和记录[4],然后对患者的有关资料统计情况进行确认,针对注意事项能够对患者出现的症状或者是不良反应等进行很好的监督管理,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说明解释,告知患者使用此类药物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让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慌,造成患者心理不适,影响了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尽可能的获得患者的支持,同时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能够随时的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对于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给予解答,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尤其是对于一些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或者是过敏情况的药物输入过程中,需要加强巡视,随时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的更换补液,在静脉输液结束之前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操作,在拔针过程中按压患者出血部位2min,直到出血停止后松开,同时做好抗感染防护[5]。对比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首次穿刺成功:患者在第1次穿刺结束后1h内没有进行第2次穿刺操作[6]。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几个等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总分为100分,得分大于90分表示非常满意;得分80~90分表示比较满意;得分60~80分表示满意;得分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护理组非常满意40例,比较满意25例,满意9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比较满意15例,满意25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6.67%,2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n(%)]
2.2 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对比 护理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3.33%(70/75),对照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0.00%(60/75),2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门诊或急诊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门诊或者是急诊进行静脉输液患者中,老年人群较多,尤其是在最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民的保健意识逐渐加强,在急诊或者是门诊中经常可看到的就是大量的老年人群,并且在最近几年的人群发病率统计中显示,急诊病患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其中大多数患者都是老年人群,因此老年人群发病率的增加,对于急诊或者是门诊护理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7]。
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人资管理水平较低,在急诊科室或者是门诊科室中,经常出现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急诊患者多,输液人员较多,输液工作量大,对于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操作技能要求都较高,但是在急诊或者是门诊中配备的护理人员较少,这就导致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承担较多的护理工作量,导致其面临较多的工作压力,再加上老年人群较多,护理工作开展存在很大的难度,使得护理对于护理工作开展和护理质量提升存在很大的压力,同时长时间的高强度、高压力工作使得护理人员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压力,严重的影响了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问题。
护患纠纷发生率高也是当前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门诊或者是急诊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患者需要挂号、诊断、科室奔走等多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患者不熟悉,导致胡乱的进行奔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常在检查结束后就会显得比较疲惫,难以保持良好的心情。而护理人员每天面对大量的护理工作,心理压力很大,情绪也变得非常不稳定,同时由于工作量大,使得其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和患者沟通交流时间很少,也不会对患者进行过多的解释,甚至在患者大量提问后变得非常不耐烦,情绪变得异常不稳定,这就造成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的态度不善,而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态度和服务质量提出质疑,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护理纠纷事件。
3.2 门诊或急诊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做好护理管理干预要想降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就必须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安全教育和健康指导。在护理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够定期的组织和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促进护理人员加强学习,护士长可以依据医院的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和护理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进行很好的制度管理,同时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护理人员开展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正确的引导护理人员向着高水平、高技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不断的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知识和技能,在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鼓励患者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护理意识和科学规范的护理意识,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识别护理风险,尽可能的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能够用法律来约束自己,在工作中,能够重视自身的沟通技能提升,掌握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技巧,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都能够进行很好的护理工作开展,从而降低护患发生率。
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举措[8]。在急诊或者是门诊科室中需要根据每天的人流量大小来配置护理人员和人员岗位,能够保证每1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其正常的护理承受范围内,激发其认真工作的决心,使得其对于护理工作充满热情,而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开展工作,通过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能够有效的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安全管理意识,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
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开展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护理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不是只有护理人员单方面开展可以做好的,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两方面共同配合开展,因此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操作技能,在护理过程中,本着耐心、负责任的态度,而患者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不能够将自己作为上帝,认为别人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应当的,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本院的护理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本文选取了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急诊或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分别采用系统护理管理干预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发现护理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0.00%,2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了系统护理管理干预方式对于促进急诊或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输液过程良好开展有着重要影响,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对于静脉输液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陈娇燕,冯秀梅.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和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18)∶2797-2798.
[2] 黄庆文.护理管理干预对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8(10)∶67-68.
[3] 陈秀霞.门急诊静脉输液病人的护理管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8(16)∶1447-1448.
[4] 陈育存.护理管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4)∶24-25.
[5] 吕静.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1)∶194-195.
[6] 王萍萍.护理管理干预用于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250-251.
[7] 谢静誉.护理干预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43-44.
[8] 谢芳.急诊住院静脉输液患者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379-380.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13.060
广东 518029 广东省武警边防总队深圳医院(李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