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嫦慧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除认真备好每一课,讲好每—课,认真把握好教学工件的每一个环节外,还应该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能按照教学规律和学习要求逐渐形成的学习习惯。比如自觉地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所有学生共同具有的习惯和适应个性特点的学习习惯。
同在一个班学习,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好静,有的长于读书,有的长于运算,有的形象思维生动,有的逻辑推理严密等等。因此,做教师的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良好行为习惯,尤其是要培养一套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习惯,这是因材施教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对于一般学生除应该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外,还应该养成勤做读书笔记、勤于思索、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对于好动与调皮的学生,应该重点给予他们约束力和自控力的培养,使之养成集中精力学习的习惯。教师一方面要尽量创造条件(采用幻灯、录音、提问等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另一方面要提示学生努力提高自控能力,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同时,教师还应努力改进教学手段,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思维,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则应多与他们交朋友、谈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说。
对于偏科问题严重,但行为智力并不差的学生则应重点针对其所偏废科目的特点提出一套学习方案,从兴趣修补到提高成绩,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有监督到引导再到无监督,使其逐步上路,养成各科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习惯。
对于有心理创伤的学生,则应重点培养其健康情感,帮助他们树立热爱美好生活、憧憬美好人生的信念。教师应了解他们的心理,呵护他们的自尊心,不断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调动他们被压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不退却、不气馁。
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教育学、心理学中属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个称职的教师要努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使智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博客地址:http://jsb.blog.zhyww.cn/index.html )
(作者单位:四川攀枝花市东区第二十四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