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选修课程开发中的几种关系处理

2015-07-29 02:19楼炯亮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慈溪乡土

楼炯亮

摘 要

发掘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传承弘扬地域文化,是新课改背景下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开发乡土文化选修课程应处理好乡土文化的“体”与“魂”、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乡土文化教材与读本的关系,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拓展提高,将乡土文化的体与魂通过教学性的教材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在了解家乡文化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使课程切实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引领价值。

关键词

乡土文化 选修课程 关系

发掘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传承弘扬地域文化,是新课改背景下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笔者依据课改精神,开发设计了基于浙江慈溪文化的选修课程《寻绎慈溪文化的源流》。课程入选了“宁波市第五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并通过“浙江省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资格审核。结合课程开发实践,笔者认为要实现乡土文化选修课程“以文化人”的教育引领价值,应善用乡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乡土文化的“体”与“魂”

梁漱溟说,文化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生活样式”。它由显性的“体”和隐性的“魂”构成,是其外显的承载形式和内含的精神思想的统一。每个乡土地方的文化都有自身的体与魂,体魂统一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其中,魂是地方文化底蕴的根本体现,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家园。它联系着一方土地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情感取向等。离开魂谈乡土文化,就会缺乏精神价值的支撑,往往欠缺思想性和感染力。因此,与一般介绍地方“体”、“魂”的民俗、人物、建筑等乡土读物不同,乡土文化选修课程应处理好“体”与“魂”的关系,不仅向学生介绍乡土文化各种具体的文化承载形式,更从中揭示乡土“生活样式”的精神内核,引导他们从认识具体的乡土文化承载形式入手,去体味乡土文化魂之所在。让学生在乡土文化学习中,既识其有形之体,更悟其无形之魂,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为家乡文化而自豪;提高文化自觉,热爱和继承家乡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对家乡乃至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寻绎慈溪文化的源流》选修课程的研发,必须遵循“体”“魂”统一的原则。向学生展示慈溪各项文化形式的同时,注重挖掘孕育慈溪文化成就的文化内核,从思想根源上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首先,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总体安排了“见证源远流长的慈溪文化”与“感悟博大精深的慈溪文化精神”两个主题。前者以“古迹遗踪”、“民俗风情”、“民间文艺”、“文化名人”等乡土文化的一般承载形式为主要内容。向学生介绍见证慈溪乡土文化发展的各种文化元素,使学生对慈溪文化的总体概况有所了解。后者以“慈孝文化”、“移民文化”、“围垦文化”、“青瓷文化”、“新慈溪精神”等具有代表性的慈溪文化思想精神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慈溪“慈爱,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坚韧,竞业,超越”的文化精神。在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设计中也同样落实“体”“魂”统一的思想,例如“凝固的艺术——古建筑”中,在介绍了慈溪的明清古镇、海防古城、名人旧宅、民宅家居等各种典型古建筑之后,设计了“亭台楼阁中的慈溪人文”,让学生感悟慈溪古建筑背后的应天顺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恬淡闲雅的审美情趣和人文追求,崇文重商的文化底蕴等。又如“青瓷文化”中除了介绍慈溪越窑青瓷的辉煌历史,更着重挖掘慈溪人民“能商善贾、精工细作”、“农商皆本”、“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其次,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一方面利用乡土的生活性特点安排参观各种慈溪文化古迹、走访慈溪老人了解慈溪习俗、收集查阅慈溪文史资料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接触慈溪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自主思考发现慈溪各种文化元素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例如,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实地参观慈溪北部海塘及围垦遗址,感受沧海变桑田的艰苦,向参加过围垦建设的老慈溪人了解围垦的历史及状况”的活动,让学生直观了解慈溪围垦的历史与成就,并在课堂内组织学生讨论,共同解读慈溪人民艰苦劳作中所形成的围垦精神的内涵。

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

乡土文化选修课程的主题与高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美术、音乐等必修课程都有紧密联系。处理好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既能为学习乡土文化奠定基本的认知基础,使其不孤立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之外,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能为理解必修课程中的文化一般理论提供生活化、乡土化的案例性知识,拓展、深化必修课程,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1.以必修课程为基础衔接选修课程

在内容选择上,必修课程为选修课程提供了对接的知识基础与方向。教师可以选择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乡土文化内容设计课程。笔者根据所教学科,将《寻绎慈溪文化之源流》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相衔接。以《文化生活》的知识为基础选择设计课程内容,《文化生活》的各课课题与《寻绎慈溪文化的源流》的各个章节过渡自然且衔接紧密。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自觉地将两种课程联系起来,既能较快进入选修课程学习,又加深了对必修课程的理解。表1展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内容方面的对应。

表1

2.选修课程对必修课程进行拓展与提高

乡土文化选修课程对必修课程的拓展与提高突出体现为在三维目标上实现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和提升乡土情怀的有机统一。首先,从知识积累方面看,必修课程中无法涉及的具体文化知识可以在选修课程中丰富拓展。比如《寻绎慈溪文化之源流》在传统文化习俗知识方面,除介绍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习俗如元宵节、端午节在慈溪的发展,还阐释了慈溪文化中独特的习俗如天元兰街、三北庙会等。在“凝固的艺术——古建筑”中设计了“建筑风格小知识”栏目,简单介绍各种古建筑风格的基本知识,对《文化生活》中“传统建筑”的知识进行必要的丰富,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其次,就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乡土文化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比,有更为明确的指向和目标。乡土文化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合作的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积极自主探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笔者在《寻绎慈溪文化的源流》每章节中都设计了小组探究、思考讨论、社会调查等活动。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或查阅资料,或采访老慈溪人,收集更多慈溪特色的地方民俗,整理成《慈溪民俗大集合》,在校园中普及慈溪地方民俗风情”。使选修课突破必修课的课堂局限,为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创造空间。同时,教师在乡土文化选修课程研发中应充分发掘课程的独特价值,通过阐释乡土文化,着重建立学生和家乡之间的精神联系即乡土情怀,使学生在乡土人文环境中了解家乡,认同家乡,领悟家乡对个人的意义和价值,让家乡成为个人成长的精神源泉。

三、乡土文化教材与读本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乡土文化选修课程所阐释的内容是地方特殊性的文化知识,相对于必修课程的普遍性知识而言,更为具体细化,丰富庞大。但选修教材如果只是面面俱到地堆砌乡土文化所有“事实性知识”,不过成为学生另一本乡土文化课外兴趣读本而已。因此,乡土文化选修教材的编撰应区分教材与读本,使教材成为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乡土文化的文化中介,凸显教材的教学价值,实现乡土文化资源课程化。

首先,编写教材应精心选择学生需要了解的家乡文化典型内容,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尤其是正文部分知识的陈述篇幅,使教材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实现教材作为范例的基本功能。在《寻绎慈溪文化的源流》中,笔者选择了建筑、习俗、文艺等乡土文化基础性承载形式以及慈孝、移民、围垦、青瓷等慈溪代表性的文化精神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每一种文化元素的阐释力求简约,留给教师足够的教学空间,鼓励学生自主丰富与深化学习内容。

其次,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在教材中精心创设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应创设学习情境,以“讨论”、“调查”、“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创造性地学。例如“移民文化”专题,笔者以“请你例举几个历史著名的移民运动,从中分析移民的含义”开始,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探索慈溪“移民文化”,“询问长辈以及查找资料,了解自己家族在慈溪的历史,做一次《我从哪里来》的小调查”,使学生主动探究了解慈溪移民文化的历史发展。“结合观海卫的燕话,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谈移民对慈溪文化的影响”,探究移民文化的意义。在最后提供了“寻访慈溪移民文化的痕迹,体验移民文化对慈溪深刻影响;采访你所认识的在慈溪工作的非慈溪籍人士,请他们谈谈在慈溪生活与工作的感受”。课程各专题均通过这样的设计,使慈溪文化知识在各种探究性活动中主动体验生成,锻炼学生主动认识社会、探索社会的能力。

最后,选修教材应具有一定弹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及这种个性化见解和启示的表达与交流。向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栏目和自主选择的专题活动,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与共同探讨中个性发展。例如“青瓷文化”中笔者设计了“瓷器文化小常识”、“中国瓷器知识书目介绍”等阅读链接,布置“寻找和欣赏青瓷瓯乐影音资料”等课后活动,为对中国瓷器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参考。“慈孝文化”中设计分工合作,对本校各年级同学进行调查了解,做出《当代中学生眼中的“慈孝”》调查报告等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探讨,从学生角度形成自己对“慈孝”的合理认识。教材给出的不是单一的“规定动作”和被动接受的“标准答案”,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多样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选修课程个性化教育的功能。

处理好乡土文化选修课程的“体”与“魂”、必修与选修、教材与读本的关系,对于课程切实发挥“以文化人”的教育引领价值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拓展提高,将乡土文化的“体”与“魂”通过教学性的教材传递给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在了解家乡文化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慈溪乡土
慈溪杨梅包装设计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慈溪山水
慈溪市近十年酸雨变化情况分析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探索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乡土分外妖娆
My Little Cat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