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文
柳宗元在这封书信中,对韦中立来信中希望以柳宗元为师这一点予以否定,而对何以为文的问题作了详尽的答复。所以,清人林云铭在《古文析义》初编卷五中说“是书论文章除,取尽平日揣摩苦心,虽不为师而为师过半矣”,是十分正确的。
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极力回避师名呢?他此信写于唐宗元和八年(813年),跟韩愈写《师说》的贞元十七年(801年)应该说是同一历史背景。正如汉语所说,当时从师学习的风尚即“师道”之不传也,众矣。因而韩愈看到李蟠“年七十,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便欣然收徒,并“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而且正如本书信中所写,“居长安,炊不暇熟,且挈挈而东”,奔走于长安与洛阳之间,忙着与张籍、李翱等以师生相称。——而同样作为当时文章之大家,同样面对登门求教者“日或数十人”(《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的盛况,柳宗元对师生关系的看法却要冷静和深刻得多:师生关系已包含着名分关系,往往是门派关系的前身,其背后又是仕途的竞争;所谓师生师友已经不讲道义,而讲利益驱动了。因此,他着力避开将利害关系的师生之交,却又认真负责于虚心求教者。他在《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说:“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扑据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据,据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确为其践行之写照。而且,柳宗元认为,在作文问题上,首先是文以载道,授人以道,思想感情必须领先;而语言文字又是言道之入手,这样的思想感情必须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
对这个道理,柳宗元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最初看法幼稚,写文章以辞藻华丽为美;后来稍有进步,认识到文章是用来阐明圣人之道的。这就不能苟同且追求形式和辞藻华丽、音节优美当作做文之能事了,相反,既然立志为文是为了阐明、宣传、发挥圣人之道即“羽翼夫道”,就必须端正心态——既不能掉以轻心,剽而不留;也不能易怠心,驰而不严;既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不能以其昭昭,使人昏昏。这是破的一面,更有立的一面:只有抑之欲其奥,才能扬之欲其明;不但疏之欲其通,而且廉之欲其节。在这里,指出了文章的原则在于如何做到“抑之”与“廉之”,而且目的是为了文章能够写得“奥”与“节”,即今天之所谓“少而精”也。
可见要做到“少而精”,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有了明确的“羽翼夫道”的态度,才能把文章写得活泼清新,实在凝重。其次是一个取到于原的问题。要根据《尚书》,学习它的质朴;要根据《诗经》,探究事物的合理;要根据《春秋》,作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是非判断 ;要根据《易经》,研究天下变化发展的规律。这是写文章必须视为生命的道术,以六艺为本来立意,这是任何时候的重中之重。
而就写文章的方法而论,必须参考、吸取百家的作文经验:要学习《谷梁传》以加强文气,要学习《孟子》《荀子》以发挥文章义理,要学习《庄子》《老子》以兼揽各家之长,要学习屈原以穷尽文章的隐微深沉,要学习太史公以做到简洁精练。而且希望日后不断交流作文体会,存学习之实而辞去老师之名,真是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实实在在的好老师啊!而此文被宋人韩醇推为“平生为文真诀”,实为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