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陈扬 曾长秋
【摘要】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与帮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为了提高当代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慎独”精神,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自律感,我们应改变道德教育观念,综合家庭、学校、社会、同辈和个人的作用来实现。
【关键词】青少年上网 网络道德 慎独与自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90-03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网络世界五彩缤纷、充满诱惑,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差,常常迷恋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利用我国儒家文化的精髓——“慎独”思想来培养和提升当代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自律感,具有现实的道德价值。
那么,如何提高当代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慎独”精神呢?首先,我们必须改变现在的网络道德教育观念;其次,我们可以综合家庭、学校、社会、同辈和个人的作用来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慎独”精神。
一、转变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观念
现有防范网络道德失范的方式,大部分是从改进网络技术、制定网络法规等方面探索的,虽然能起到一定成效,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人自身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转变网络道德教育观念,不能仅停留在改善和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管制,要从人自身出发,使青少年能够自觉地遵循网络道德。
1.“道德灌输”向“思想引导”转变
道德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道德品质的过程。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一定的程度上是纯粹的形式教育,导致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道德素质得不到提升。教育者在平时的教育中,采取的是一种道德灌输的教育方式,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和接受程度。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我们需要改变现在的道德教育方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出发,尊重个体差异和接受程度,对学生进行思想疏通与引导。疏通就是敞开思想,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创造条件让教育对象把他们认为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上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哪些行为活动是违背道德原则与规范的,哪些行为活动是遵循了伦理道德的观点、意见和想法充分讲出来,畅所欲言。引导就是在疏通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看法,遵循伦理道德的行为和活动,要旗帜鲜明地给予肯定,并促进其向更好更高的层面发展,而对暴露出来的错误思想观点、不正确的意见或者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与活动要通过民主讨论,进行说服教育和开展批评,以理服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受教育者从内心接受宣扬的伦理道德,主动地内化其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与网络上践行。疏通和引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疏通是前提,引导是关键。
2.“他律”向“自律”转变
道德的他律概而说之就是一种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就是指道德主体赖以遵循和行动的道德标准,受制于外力。这些外力或者外在的根据,是超出道德自身之外的。道德他律体现社会确认了道德行为规范,道德行为主体按照道德行为规范实施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主体的内心意志与外在表现不相一致。道德他律具有过渡性、社会约束性和导向性。
道德的自律是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道德自律体现道德主体对道德他律规范的认同,道德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道德主体的善良意志对爱好和欲望的把握。道德自律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自教性和内控性。[1] 自律是他律的发展方向和必然结果。他律向自律转化具有可能性。首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向自律性转化的可能性;其次,政府、媒体及其舆论的正确导向可以加速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再次,我国快速发展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为他律向自律嬗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最后,我国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为他律向自律转变提供了个体道德基础。真正有效用的道德规范体系应该充分体现其理性特征和主体自律性。[2]从非理性的他律走向理性的自律,这是我国社会在新时期网络道德重建的理性选择。
3.“制度规范”向“人心内省”转变
制度对德育的支持和保障是以制度独特的品格来保证的。其一,制度具有一种规范性的优势;其二,制度比道德有更为明确具体的表达形式;其三,制度拥有道德所缺乏的执行的强制力。但是,制度有其自身难以弥补的缺陷:一、制度的他律性不是德育的终极追求(内在性、自律性);二、制度的强制性与德育的主体性意识相左;三、制度的规范性同时又可能是它的限制性和机械性;四、制度的稳定性往往又表现出它的僵化性和滞后性。由此我们可知,制度对德育确实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选择——人的心理、情感和信念是人类道德生活中永远无法完全消除的因素,他们的人格个性决定了道德永远不可能被完全统一化、固定化和制度化。[3]
儒家“慎独”中的内省,对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是值得挖掘和利用的精神道德资源。内省,意即自我心中反省。它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是提高人的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儒家的内省强调人们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道德责任感,突出个体为善的主动性,体现了“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内省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发觉自己的思想言行不相符或者有悖伦理道德,督促自己改正過来;二是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如果符合道德标准,就要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从理性思维的角度看,内省的核心是分析、权衡和抑制,它分析行为的合理性,权衡行为的利弊,抑制私欲的膨胀和有损他人或对社会不利的行为。[4]
因此,要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除了建立系统、规范、合理的网络规章制度,依靠制度规范的管制和纪律约束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道德的引导、激励和教化等手段,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修养水平和“内省”精神,使其能够真正做到经常反省自己的网上行为,自觉遵循网络道德。
二、综合家庭、学校、社会、同辈和个人的作用
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中,他们的成长、发展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也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用全面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提高当代青少年网络道德“慎独”精神的途径。
1.家庭注重青少年“慎独”精神的培养
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作用。家庭是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它影响着人的社会化的形成。在网络时代,家庭的教育功能亟待优化和提升,父母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必须重新予以关注。提升家庭道德品位,建设和谐家庭,努力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温馨环境。
(1)父母言传身教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和责任。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将在孩子的心灵上铭刻下难以泯灭的痕迹,对他们的思想、性格、品德和作用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使青少年从小就受到善与美的熏陶和感化,耳濡目染我国的传统美德和儒家“慎独”思想。
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注重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将使孩子终身受益;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5]父母必须发挥自己的道德楷模作用,让孩子在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经常利用我国儒家的“慎独”思想来教导他们,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无人监督的网络上仍然能谨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欲望,不做出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
(2)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道德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场所,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青少年的道德成长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充分发挥家庭的德育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适宜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为家庭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父母亲和全体家庭成员要和谐相处,力求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全的家庭。
此外,父母亲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家庭文化环境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但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必要的,并且也是可行的。[6]创设家庭文化环境,父母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尤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这样才能很好的陶冶和感染孩子。家庭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进步、优良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父母必须注意家庭文化、道德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石。
2.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青少年“慎独”精神的教育
在学校德育环境发生重大变迁、社会转型加速的现实面前,学校德育需要处理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我国儒家文化不仅是学校德育的丰厚底蕴,而且是学校德育迎接现代文明的根基。学校应该在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道德,尤其是儒家“慎独”精神的教育,提升他们的网络道德自律感。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慎独”精神的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给学生马列主义等知识的同时,应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传输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并针对当下网络时代青少年在网上出现的一系列违背伦理道德的问题,运用我国儒家文化中“慎独”思想来教育引导他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将教学目的延伸到网络社会,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重视青少年“慎独”精神的培养,使他们能以理性的眼光对待网络生活,以诚信原则实现生存,以负责的态度慎言慎行。如此才能建立起有序的网络生存空间,使大家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7]
(2)在中国传统文化课中加强“慎独”精神的渗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当代青少年伦理道德观念的弱化,其深层次原因是现代道德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道德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传统文化孕育了道德,培育了丰富的道德体系。在文化结构系统中,道德与文化其他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通过各种制度规范和理论体系滋润道德的内涵;随着文化的历史进程,道德具有了完美精辟的内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逐步形成了道德价值体系,传统文化母体对道德建设的深化和拓展具有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得到了彰显。
没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便没有如此辉煌和极富民族特色的道德内涵。[8]因此,老师在传统文化课的教学中应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加强对他们进行“慎独”精神的渗透。
3.社会媒体加强“慎独”精神的宣传
人类与媒体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传播学者麦克汉姆将媒体称之为“人类身体的延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媒体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伦理道德的传播与渗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通过电视、广播、电影、报刊等进行广泛的实例宣传
社会媒体具有弥散性、感染性和扩大效应。一件事情、一种現象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它会感染社会大众,放大它的社会效应。因此,我国要在电视、电影业中增加伦理道德片的拍摄和放映,在广播和报刊中增设和加强道德模范与英雄人物的播放与报导,以此来感染和影响当代青少年,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慎独”精神。
当然,由于媒体的商业化和逐利性,他们不愿在这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因此,政府需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与传播。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色情和不健康电影、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内容的监管与控制,避免它们对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腐蚀青少年的思想。
(2)利用对青少年影响颇大的网络进行“慎独”精神渗透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我们要正确地使用这把“双刃剑”,扬其“长”而避其“短”。目前,在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不少的德育网站,包括政府、各高校和中小学校等建立的德育网站。随着国家对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视,德育网站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们的建设也日趋成熟与完善。这些网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提升了他们的道德素质。如果我们在这些德育网站中增设优秀传统文化栏目,加强儒家“慎独”思想对青少年的渗透与引导,定能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自律力。
为了扩大青少年对这类网站的访问量,加大渗透与引导力度,我们不仅需要提升网站本身的吸引力,而且也可以采取措施在访问量很大的诸如新浪、搜狐、网易、天涯社区、人人网等网站上增加链接条。
4.同辈群体作用于青少年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地位相近,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并经常在一起交往和互动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它能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也尚未融入成年人主导的世界,所以他们更需要从同辈群体中得到满足和认同。[9]因此,我们要利用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来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自律感。
(1)发挥同辈群体亚文化的作用
同辈群体能够影响其成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但它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文化载体才能够实现对其成员的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影响,而同辈群体亚文化无疑是最为合适的载体。亚文化是一种在语言、价值观或社会规范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主流文化的独特性质和特点的群体理念性文化。一般情况下,亚文化不与主流文化冲突而对其起着补充作用。亚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状况和发展具有规范与引导的作用。
亚文化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成为青少年衡量自身言行的标准,青少年据此形成对同辈群体的适应,不然,在群体强大的凝聚力和一致性期望的压力下,“不合群”的群体成员就会面临被群体抛弃和惩罚的危险。[10]为此,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同辈群体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去,提升同辈群体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以此约束和规范其中成员的言行。
(2)发挥同辈群体核心人物的影响作用
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上追随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一旦核心人物的言行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群体成员也会误入歧途,产生各种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可见,群体核心人物的一言一行足以影响到整个群体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我们需要对核心人物进行重点培植,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发挥他们的道德模范作用,增强他们在同辈群体中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使之正确领导本群体的活动。
对那些消极型群体的核心人物应以诱导、说理和教育的方式加以匡正。一个好的核心人物所起的参照和领导作用,会带动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方式,实现消极型群体向积极型群体的转变。[11]因此,为了提升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自律能力,我们应特别关注青少年同辈群体中核心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对他们进行儒家文化的渗透和“慎独”精神的培养,使之带领群体成员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5.青少年通过自我修养领悟“慎独”精神
领悟儒家“慎独”精神,这需要青少年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青少年必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尤其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儒家文化,其中包含着大量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识。
(1)学习儒家文化,领会“慎独”精神
我国的儒家文化内容广泛、知识丰富、底蕴深厚,青少年可以从中汲取大量的“营养价值”。当然,这种汲取是建立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批判继承道德遗产,就是摈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在摈弃过程中包含着必要的肯定,在吸取过程中包含着必要的改造。
儒家的主要文献著作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荀子》等,这一系列的书籍中,也有不少的知识糟粕,包含着不少的腐朽思想,青少年应在老师的指导与教育下,正确的选择与“慎读”,有保留的汲取其中的精髓,并根据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对其进行改造与创新,使其顺应时代潮流。在全面提升儒家文化素养之后,青少年能够更容易地领会其中的“慎独”精神,对“慎隐”、“慎微”、“慎欲”、“慎辨”、“慎省”将会理解更深刻、更透彻,并能根据当下的现实提出新的“慎独”要求、做出新的“慎独”评价。
(2)实践网络生活,考验“慎独”精神
道德是建立在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基础之上的,社会生活为道德提供了发生的源泉,而个体生活则为道德提供了现实动力,仅有社会生活而没有自省的、独立的个体生活,道德就是无味的。[12]正因为有了个体的社会实践生活,个体的成长成熟才有了个体道德的真正产生。
青少年通过学习儒家文化,领会了其中的“慎独”思想,还必须在现实的生活中去考验自己的“慎独”精神,看自己是否学的、讲的是一套,而实践中做的又是另一套。尤其是独处网上无人监督时,青少年能否经受住五彩缤纷的网络的诱惑,以一种负责、诚信、善良的态度面对网络,谨慎、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做出有悖网络道德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金筱萍.论道德的他律与自律[D].武汉大学,2003:14-26
[2]冯海龙.从他律到自律——我国道德重建的理性回归[J].教学与研究,2000(9):76
[3]刘稳丰.论德育的制度支持及其限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9):23-25
[4]韩雪风.儒学内省与人的道德意志建构[J].探索,1996(2):56-57
[5]夏冬琼.浅析父母对子女道德教育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8(10):250
[6]周先进.家庭德育环境的主要特征及优化思路研究[J].理论界,2007(12):172-173
[7]张春秀.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领域——网络道德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5):110
[8]刘巧凤.现代道德建设的传统文化缺失[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0-21
[9]陈毅松.思想政治教育中同辈群体的作用分析与对策研究[J].求实,2006(9):75
[10]刘春雪.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9):187-188
[11]李勇,步德胜.发挥青年同辈群体作用,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4):5-6
[12]李萍.伦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經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59
作者简介:
张陈扬(1977.12-),男,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曾长秋(1950.9-),男,湖南浏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