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107-02
优等生,当然是各方面都很优秀,尤其每当考试时总会给班级和老师争气。他们习惯了掌声和赞扬声,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会很脆弱,甚至会一蹶不振,另外,他们还有一些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习性,如:认为自己成绩好,不愿和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玩和交流。他们虚荣心强,只愿意听好话,不愿听批评,上课回答问题没有十足把握不愿回答,怕丢人……我们都认为他们不应该犯错,一旦他们犯错,我们总是会对他们很严厉。然而方运的变化却使我清醒地认识到优等生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
我是在2013年9月担任了三(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第一次在三(3)班上课时,方运给我的印象是:有一双睿智的大眼睛,戴着有厚厚镜片的眼镜,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多次单元测试他都是第一名,他的自尊心很强,课堂上没有十足把握从不主动回答问题,一次他虽然没举手,我还是叫了他起来回答问题,问题有些难度,他没有回答出来,我让他坐下后,他双眼含泪,半节课没有抬起头来。因为从幼儿园起他都是保持班里的第一名,老师宠、家长惯,他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他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别人不能说。你越说他,他越跟你别着劲。
那天是我的自习课,我一推门进去,发现方运和一名同学不在座位上,而其他同学都在背定义、公式,我一下子火了,把他们俩叫到讲台前,问他们下座位的原因,那名同学说我在问同学借转笔刀,我说以后要在课前准备好学具。我又问方运下座位的原因,他紧闭着嘴盯着我不说话,我说:你成绩是很优异,可是也不能骄傲呀!大家都在背数学公式、定义,这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呀!他头一扭说:我都会背了。怎么办?像他这样学习好,而又自尊心强的孩子,不能像以前一样,认为是优等生就要严批评,严要求了。稍有不慎,可能会使他厌恶数学。因为,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切莫轻易断定学生的品格,因为你的一句话,可能会毁了这个孩子的一生。”我陷入了深思,我先让他们上了座位,继续上课。这节课上,我像平时一样,他举手我会叫他回答问题,但我知道,要想让他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后来,我认真阅读了《教师的心灵温度》《智慧背囊》《成长故事》等书籍后,我发现像方运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更多的了解和关爱。
一、抓住时机,正面引导
方运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对他来说成绩最重要,我积极为他创造机会,数学竞赛让他参加,课堂上的拓展题让他给大家分析讲解,由于他本身很聪明,这些都让他更是充满骄傲,他的头总是昂得高高的。我发现他的骄傲与他的一些做法使得班里的同学渐渐疏远他,看着他骄傲却孤寂的样子,我决定要与他好好沟通一下。一次测试他又得了满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先是对他取得的成绩给与肯定,他听了乐呵呵的。我话锋一转:“可是你很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他抬头看着我,我说:“你平时总是把头昂得高高的,一副我是最棒的模样,当有同学问你题时,你总是说‘这么简单都不会,真笨!并不愿意去帮助同学,对于老师和同学赞扬的话你爱听,可是批评的话你一句也听不进去。这样就算你次次考一百分,而同学会慢慢地疏远你,到时你在班里连朋友也没有,你会开心么?”他听了后哭了,一句话也没说。可是自从那次谈话后,我发现他有了变化,同学问题时他不再讲风凉话了。
二、用小组的力量改变他
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养成,要想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虽然,方运不再对问他题的同学出言讽刺了。但在每一次的小组活动中,他仍然以自我为中心,每次讨论的问题,还未等其他同学思考,他已把答案报出,还一副“我很聪明吧”的样子,小组同学对他的做法很不满,因此每次小组活动,都不与他交流讨论,他很受伤,也很迷惑,问我:“老师我快一点说出答案,让我们组第一个完成任务不好么?他们为什么都不愿理我了?”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你能很快解决问题是使你们组完成的最快,可是你们是一个小组,小组的同学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你都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他们当然不愿与你交流讨论了。”他低头想了一想说:“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后来,我发现他在组内活动时,能让小组其他成员先说,他再说。当同学都想不出来时,他也是以平和的语气说出他的解题思路,组里同学很快接受了他,与他打成一片,他的性格也温和多了。
三、引导他融入集体,帮他找回孩子的纯真
在三年级学期末评比优秀少先队员时,他落选了,他一副很失落的样子,同学去关心安慰他,他说:“谢谢大家,李佳琪确实比我优秀,我会向她学习的”。我以此次事情为契机,对他的表现给予了肯定表扬。我问他:“你知道你这次落选的原因么?你可是比李佳琪成绩好呀!”他说:“她比我讨人喜欢!”我说:“为什么同学们会喜欢她呢?因为她愿意主动帮助同学,还很有耐性。她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而你虽然这段时间进步很大,但你不愿与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你怕帮助了同学会耽误你学习,其实你在帮助同学的时候不但锻炼了你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使你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方运说:“老师,我会试着与同学一起学习探讨、一起玩,我要和同学们做好朋友。””我高兴地说:“老师相信你能做到,你会比以前更快乐的。”自从那次谈话后,方运努力与同学交流,与同学一起玩,他的脸上多了一份属于孩子的纯真的笑。
从方运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优等生成绩优异,并不代表他们各方面都优异,我们对他们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多了解关心呵护他们,这样才能使优等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