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2015-07-25 05:39梁亚民
学周刊·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探究方法社会热点自主课堂

摘要:我国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创新精神也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学习,认为关键是在教学中要抓好“社会热点、学习氛围、自主课堂、探究方法”等几个环节。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创新精神  社会热点   学习氛围   自主课堂    探究方法

创新思维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思维能力,它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的驱动及制约。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创新精神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学习,认为关键是在教学中要抓好“社会热点、学习氛围、社会生活、还学生课堂、课程自主探究”几个环节。

一、把思想品德课与个人发展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和以前的完全不一样,从教学内容上看,其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社会现实紧密相连,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国内外形势,紧紧抓住社会热点,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我在教学《面对竞争》这一课时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很喜欢的音乐播放器MP3的利润吗?曾有相关材料分析:一个售价为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专利费45美元,中国企业的纯利润才是1.5美元。还有西方跨国企业对中国DVD机要征收知识产权保护专利费,大批企业因交不起国家专利费而纷纷倒闭,让我国企业真切感受到国际化进程中缺乏自主创新技术的切肤之痛。”

学生听后感到很吃惊,然后我启发他们思考:我国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大声地说:“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开发高精尖产品占领市场,抢占科技的制高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接着我又告诉学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中国梦,需要炎黄子孙的不懈努力,需要你们的大胆实践和勇于创新。你们一定要努力啊!没有创新就会受制于人。”这些话引起了学生心灵的共鸣,点燃了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的创新火焰。

二、创建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以及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位学生都会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来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这种个性活动就是创造和创新的开始。我提倡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然、和谐轻松、充满情感色彩的学习环境,在教会学生基本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发展要求进行简单的创新。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可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才更易于创新。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相信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和学生融为一体,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观察学生的表现,既要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学生,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创新,唤醒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促使学生积极质疑,大胆创新。还要在评价中多用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的思路是正确的”“不要紧张,慢慢说” “你的这个说法还比较独特”等。这些语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原本具有的创新欲望,以极其自然和谐的状态流露出来。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一种强烈的学习动因,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变被动为主动,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每一套教学设计都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需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举例时结合热点问题和感兴趣的东西。

如我在教九年级《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一课时,以“神舟号”的成功发射为例,告诉学生我国的航天科技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学生都为我国取得的科学成果而自豪,爱国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我不失时机地提醒他们去自己寻找资料,利用身边可用的东西,试着动手制作一架“航天飞船”模型,并相互学习,不断完善,最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和应该做的。创新是独立思考、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创新就从今天开始。

学生有了参与的动机,还需要有参与的机会。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在实践中学习。“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已经针对教育的目的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未来社会里,大多数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要具有观察、分析、学习、创新的能力。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势在必行。课堂教学中,按照目标,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一直都注重学生的预习自学工作,做到“先学后教,不学不教”,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这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今天的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更强的能力,而不仅是只会记知识点、做些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该实现从传承知识到培养能力的转变。

四、让学生在课程探究中掌握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要让学生丢掉原始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杜绝“非此即彼”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科学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的信息纷至踏来,令人目不暇接。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这些最新信息的能力。只有不断地获取并储备新信息,掌握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对事物产生敏锐的洞察力,产生创新的灵感。否则,创新将成为无水之源、无土之木。因此,教师要在平时多教会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如通过图书馆、电视、报刊报纸、互联网、社会调查等方式获取资料和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我在九年级的《思想品德》复习中,根据学生学科知识比较系统的特点,确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等专题,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这些信息,明确这些主题,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学习,让学生汇成了自己的知识成果。如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相关精神,并让学生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然后要求以班为单位出一期板报,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并开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

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把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

梁亚民,1990年7月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思想品德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探究方法社会热点自主课堂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与实践
“教”与“学”结合,构建高效自主课堂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