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激趣教学两则谈

2015-07-25 23:23史彦平
学周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激趣情境游戏

史彦平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趣的方式很多,本文仅从创设情境、动手实践,设计游戏、快乐学习两个方面谈谈激趣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  游戏  激趣

一、创设情境、动手实践、发展思维、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根据小学生“好奇”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的情境,就能大大激发学生亲手实践的乐趣,使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手脑并用解决问题,就能使那些原本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中数学的影子无处不在,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就是为了用其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探求新知。

比如在教学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及圆锥体的体积后,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如斧头、擀面杖、树脂做的变形金刚等,它们都是一些不规则的几何体,像这样不规则的几何体,我们如何测量它们的体积?”由此,我就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并开展了测量不规则几何体体积的活动。具体的要求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选择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比如自然石块、铁制动物玩具、土豆、苹果、梨子等)进行测量。具体采用了什么样的测量方法,这个方法是如何想到的,测量的体积是多少等,将整个的测量过程用数学日记的方式,分步骤一步一步记下来,准备第二天上数学课时在课堂上交流。课后,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所在的学习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分工、准备、讨论探究、实践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第二天的课堂上先进行小组交流,选出最佳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再进行全班交流。第二、三、五学习小组的测量方法比较特别,他们的实践过程和计算结果分别如下:

二组:我们测量的是自然石块的体积。

我们从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乌鸦口渴了,但瓶子里的水位很低,它是用嘴衔起小石块放进瓶子里,让水位升高,然后喝着了水。由这一生活现象我们想到,取一正方体的容器,量出内底的边长,计算出底面积,将石块放入容器中,再将水注入容器,让水面全部淹没石块,量出水高度为6.8cm;然后再取出石块,再量出水面下降后的高度为3.6cm,最后用“容器的底面积×(6.8-3.6)”,就得出了石块的体积。

三组:我们测量的是土豆的体积。

我们借鉴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方法,用“大的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内嵌的小的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不规则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由此,我们想到了用橡皮泥将土豆裹起来,做成一个较大的长方体,分别测量出它的长、宽、高,计算出其体积然后取出土豆,把橡皮泥做成一个小的长方体,再计算出其体积,最后用大长方体的体积-小长方体的体积=土豆的体积。

五组:我们测量的铁制斧头。

我们从学过的科学常识中知道,钢铁的比重是7.8千克/cm3。由此,我们知道,只要用弹簧秤称出斧头的重量,然后用其重量÷7.8,得出的结果,就是斧头的体积。

此时,我充分地肯定并赞扬了这三个小组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二组与三组的测量方法,适合测量任一种不规则的几何体;而五组的测量方法,用以测量不规则几何体时,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首先应该知道其比重,或者先量出其比重,然后才可以测出其体积。

现实生活既是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的归宿。所以,学以致用,把我们所学、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讓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

另外,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活动有好多特点:其一是具体形象;其二是易于促进兴趣;其三是便于建立表象;其四是有利于理解知识。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在活动中需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同时还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句话,精心创设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教学情境,就是让学生在愉快地操作实践中掌握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知情趣。

二、设计游戏、人人参与、快乐学习、激发兴趣

游戏是一项小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学生在游戏中主动性强、积极性高,其动作、思维都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所以,让游戏走进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融于游戏之中,就能收到如下的效果:

1.一改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让呆板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里学习、练习,在“欢乐”中增长才干,在“愉悦”中增加见识,从而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2.消除传统教学课堂中那种使学生紧张、厌烦的情绪,消除负面影响,让学生在更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使数学活动成为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成功时,学生能品尝和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失败时,学生得到的是教师的鼓励和启发而不是责备与呵斥。

3.促进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大脑功能发育的“飞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游戏可以为小学生提供需要意志和毅力而是没有压力的良好的解决问题之环境,且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因而也更易取得成果,更易促进智力的发展。

4.锻炼学生的意志、性格,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生的自制力。

虽然游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一项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但是将其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有童心、童趣。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创设的游戏活动要与数学环境相适应,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第二,教师要善于处理自身在数学游戏中的定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要善于将数学活动从教育目标控制下的对学生的施教过程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游戏,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对于不同的游戏情境,教师应以或组织者、或合作者、或发现者、或援助者、或评价者等不同角色,对学生进行或诱发、或激励、或辅导、或组织、或评价。教师的作用应该在不同形式和不同性质的游戏中也不能相同。比如,在集体游戏中主要是组织与协调,在小组游戏中主要是观察和鼓励,在情景性与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中主要是以一般参与者角色的身份进行组织与指导,在操作性、竞技性的游戏中,主要是以评价者的身份进行启发和发现。

游戏让学生喜闻乐见,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品尝和体验成功的快乐,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

猜你喜欢
激趣情境游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