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张晓青,邱金泉,司晓光,成玉,王静,张雨山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 300192)
当前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15%近岸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大量陆源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入导致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约1.8 万平方公里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1]。氨氮作为海水中主要的无机氮存在形态,对其稳定高效处理已成为海洋污染控制研究的重点[2-3]。
海水盐度效应和离子强度效应增加了海水中氨氮的处理难度,本文作者项目组[4]前期利用海水中大量存在的镁离子,探讨了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处理海水中低浓度氨氮的可行性,由于生成的磷酸铵镁晶体颗粒细小、不易固液分离,出水氨氮浓度仍偏高。天然沸石作为一种廉价的无机离子交换材料,具有对非离子氨的吸附作用和与离子铵的离子交换作用,被广泛用于处理水体中的氨氮[5-7]。由于海水中阳离子的存在会对NH4+在沸石上的交换构成竞争,导致吸附容量降低[8],单独采用天然沸石处理海水中氨氮存在处理效率低、沸石需频繁再生等问题。本研究结合化学沉淀法和天然矿物吸附法的优点,研究了MAP 沉淀与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对海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探讨了使用后天然沸石的再生方法,以期探索一种稳定、高效、低成本的含氨污染海水处理工艺。
天然海水取自渤海湾天津塘沽以南沿岸海域,原海水中氨氮平均浓度为0.056mg/L,磷酸盐浓度约为0.010mg/L,通过向原海水中投加氯化铵、磷酸二氢钾的方式调节海水中氨氮和磷酸盐含量,作为实验用海水。
本研究使用的天然沸石购自浙江神石矿业有限公司,20~40 目,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天然沸石含44.6%的钠型斜发沸石(clinoptilolite-Na)、39.5%的丝光沸石(mordenite)和 15.9%的二氧化硅(SiO2)。实验前将天然沸石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于102℃下烘干备用。实验过程中所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1.2.1 吸附穿透曲线的测定
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穿透实验在直径为32mm、高度为450mm 的玻璃柱上进行,利用蠕动泵将氨氮浓度为8mg/L 的海水以一定流速自下而上流经天然沸石吸附滤柱,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出水氨氮含量,记录不同滤层高度及滤速条件下氨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即得吸附穿透曲线。
1.2.2 MAP 法与沸石滤柱联用处理海水中的氨氮
MAP 反应池采用有机玻璃制成,长、宽、高分别为40cm、40cm 和50cm。沸石滤柱由内径为90mm、高为1.5m 的有机玻璃柱制成,滤柱底部选用粒径为5~7mm 的鹅卵石作为承托层,承托层高度为20cm。沸石过滤层填充高度为120cm,并在沸石滤层高度为50cm、80cm、100cm 和120cm 处设置取样口,用于监测不同沸石滤层高度下的出水 水质。
磷酸铵镁沉淀-沸石吸附工艺如图1 所示。磷酸铵镁沉淀与沸石吸附处理单元以间歇方式运行,实验用海水中氨氮含量为 15.0mg/L,磷酸盐为1.0mg/L,通过投加磷酸二氢钾将MAP 沉淀池中PO43-与NH4+的摩尔比控制在1.1∶1,调节pH 值至9.5,海水在MAP 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为30min。流出MAP 沉淀池的海水以一定流速自下而上流过沸石滤柱,每一滤速条件下稳定运行1h 后,在各取样口取样测定不同滤层高度下的出水氨氮浓度。
1.2.3 天然沸石的再生
(1)焙烧再生 称取10.00g 吸附氨氮达饱和的天然沸石,在马弗炉中于300℃下焙烧2h,通过静态实验测定再生后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 能力。
(2)HCl 再生 称取10.00g 吸附氨氮达饱和的天然沸石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1mol/L 的HCl 溶液100mL,在恒温振荡器上于25℃下以100r/min 恒温振荡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沸石至洗涤液呈中性,在恒温干燥箱中于102℃下干燥,通过静态实验测定再生后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
图1 磷酸铵镁沉淀-沸石吸附工艺流程
(3)NaCl 再生 称取10.00g 吸附氨氮达饱和的天然沸石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1.5mol/L的NaCl 溶液100mL,在恒温振荡器上于25℃下以100r/min 恒温振荡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沸石至洗涤液电导率小于1.0μS/cm,在恒温干燥箱中于102℃下干燥,通过静态实验测定再生后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
在海水中氨氮初始浓度为8mg/L,研究不同滤速和滤层高度条件下,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动态吸附性能,绘制吸附穿透曲线。利用Logistic 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Logistic 模型如式(1)[9]。
式中,ct为任意时间溶液的透出浓度,mg/L;A1和A2分别为溶液的初始和最终浓度,mg/L;t 为任意透出时间,min;t0为饱和穿透时间,min。Logistic 模型拟合参数见表1。
图2 为滤层高度固定为400mm 以及滤速分别为15mL/min、20mL/min 和25mL/min 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从图2 和表1 中可以看出,滤速越快,天然沸石滤柱对海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越差,滤速为15mL/min、20mL/min 和25mL/min时的饱和穿透时间分别为281.0min、192.3min 和123.8min。随着滤速的增大,海水在沸石床层中的停留时间减小,海水中的NH4+与沸石进行离子交换的机会减少,饱和穿透速度加快。
表1 沸石滤柱吸附海水中氨氮的Logistic 模型拟合参数
图2 不同滤速下的天然沸石吸附穿透曲线
图3 为沸石滤柱滤速为20mL/min 以及滤层高度分别为300mm 和400mm 时的吸附穿透曲线。从图3 中可以看出,滤层高度越高,不同时刻测定的氨氮出水浓度越低,滤层高度为300mm 和400mm时的饱和穿透时间分别为125.5min 和192.3min。随着滤层高度的增加,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有效吸附时间增加,出水氨氮浓度降低。
天然沸石对溶液中氨氮的吸附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并以离子交换作用为主,沸石对几种离子的交换选择性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K+>NH4+>Ca2+>Na+>Mg2+[10]。海水中存在K+、Na+、Mg2+等阳离子,这些离子的存在会显著抑制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11],导致海水体系下天然沸石对氨氮动态吸附性能的下降。
图3 不同滤层高度下的天然沸石吸附穿透曲线
为提高MAP 法处理低浓度氨氮的可操作性,将MAP 法与沸石吸附法进行组合,考察组合工艺对海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使其更易于工程化应用。实验进水氨氮浓度为10.0mg/L,在PO43-与NH4+摩尔比为1.1∶1、pH 值为9.5、停留时间为30min 的条件下,MAP 反应池出水氨氮浓度为7.12mg/L(多次测定取平均值),去除率为28.8%。,由于进水氨氮浓度较低,生成的磷酸铵镁晶体微小、沉淀量小且不易固液分离,单独采用MAP 法对海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欠佳。
图4 不同滤层高度和滤速条件下出水氨氮浓度的变化
实验通过隔膜泵和流量计调节过滤速度,考察了不同沸石滤层高度和过滤速度下MAP 与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对海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如图4 所示。从图4 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滤速条件下,随着沸石填充高度的增加,出水氨氮浓度逐渐 降低,当滤速为20L/h 时,在50cm、80cm、100cm、120cm 的滤层高度下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68.2%、89.6%、96.4%和97.9%,与滤层高度为100cm 时相比,120cm 时的氨氮去除率增幅不是很大,这说明100cm 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滤层高度。
从图4 中还发现,随着滤速的增大,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少,海水与沸石的接触减少,减弱了对氨氮的交换吸附作用,出水氨氮浓度逐渐升高,当滤层高度为100cm 时,在10L/h、20L/h、40L/h 和60L/h的滤速条件下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7.9%、96.4%、85.3%和79.6%,从经济性和处理效果两方面考虑来看,20L/h 是一个较为合适的过滤速度。
利用MAP 沉淀法将海水中PO43-与NH4+摩尔比调整到1.1∶1,200r/min 反应40min,将沸石滤柱滤速固定为20L/h,研究了不同进水氨氮浓度下,整个工艺出水氨氮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5 所示。从图5 中可以看出,在不同进水氨氮浓度下(2.0~15.2mg/L),当沸石滤层高度为50cm和80cm时,MAP 与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对海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均低于75%,且去除率随进水氨氮浓度的变化波动较大,说明此时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弱。而当沸石滤层高度为100cm 时,MAP 与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对海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81.9%~90.6%,去除效果较好且出水氨氮浓度随进水水质变化波动较小,整个系统的运行较为稳定,更一步说明,当污染海水中氨氮浓度小于15mg/L 时,沸石滤柱的装填高度应设计成100cm,过滤速度应控制在20L/h。
吸附氨氮达饱和后的沸石,其离子交换能力显著降低,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再生处理,实现循环利用。本研究分别通过焙烧、酸浸洗和NaCl浸洗3种方式对吸附海水中氨氮达饱和后的天然沸石进行再生处理,考察了几种再生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见表2。从表2 中发现,采用1mol/L的HCl 浸洗的方法对沸石进行再生后,再生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为0.019mg/g,再生率仅为11.73%,说明HCl 浸洗并不是理想的再生方法。使用后沸石经300℃高温焙烧2h 后,其吸附氨氮能力基本恢复到使用前水平,再生率达到了99.38%。一般认为,焙烧处理能够清空天然沸石孔结构中的有机杂质和结构水,沸石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能增强。此外,焙烧处理还能够使吸附在沸石上的NH4+逸出,但再生时排放的氨气会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在实际再生工艺设计中应考虑尾气的回收问题。经1.5mol/L NaCl 溶液浸洗处理后的沸石,其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为0.198mg/g,再生率为122.22%。通过NaCl 浸洗处理后,原先吸附在天然沸石上的NH4+被Na+取代,NaCl 浸洗处理还能够将天然沸石部分变为钠型沸石[12],导致其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
图5 不同滤层高度下氨氮去除率随进水浓度的变化
表2 天然沸石的几种再生方法比较
以天然沸石为吸附剂,对海水中氨氮进行动态吸附研究,分析了不同滤层高度和滤速条件下的穿透曲线,确定了磷酸铵镁沉淀-沸石吸附处理工艺路线,考察了沸石滤层高度、过滤速度及进水氨氮浓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使用后天然沸石的再生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到以下结论。
(1)穿透曲线表明,随着过滤速度的增大,海水在沸石床层中的停留时间减小,饱和穿透速度加快。随着滤层高度的增加,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有效吸附时间增加,出水氨氮浓度降低。Logistic 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动态吸附过程。
(2)MAP 沉淀阶段,PO43-与NH4+投配摩尔比为1.1∶1,200r/min 反应40min;沸石过滤阶段,滤层高度为100cm、滤速为20L/h 时,MAP 沉淀-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对低浓度(2~15mg/L)含氨海水的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
(3)通过焙烧或NaCl 浸洗的方法能够将吸附海水中氨氮达饱和后的天然沸石再生,实现再次利用,进一步降低了水处理成本。
[1] 国家海洋局. 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R]. 北京:2014.
[2] 唐文浩,岳平,葛成军,等. 海水养殖废水光化学强化脱氮解毒的实验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5):1343-1346.
[3] 宋颖,黄玉婷,葛川,等. 多介质土壤滤层系统(MSL)与潜流式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效能比较[J]. 环境科学,2014,35(9):3435-3442.
[4] 王文华,张晓青,邱金泉,等. 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处理低浓度氨氮污海水[J]. 化工进展,2014,33(1):228-232.
[5] 张美兰,何圣兵,陈雪初,等. 天然沸石和硅酸钙滤床的脱氨除磷效能[J]. 水处理技术,2007,33(11):71-74.
[6] Weatherley L R,Miladinovic N D. Comparison of the ion exchange uptake of ammonium ion onto New Zealand clinoptilolite and mordenite[J]. Water Research,2004,38(20):4305-4312.
[7] 王大卫,刘翔. 粉煤灰合成沸石去除城市暴雨径流中氨氮[J].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195-200.
[8] Burgess R M,Perron M M,Cantwell M G,et al. Use of zeolite for removing ammonia and ammonia-caused toxicity in marine 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s[J].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2004,47(4):440-447.
[9] 刘转年,刘源,王贵荣. 超细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的动态吸附实验[J].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1):2109-2112.
[10] Farkaš A,Rožić M,Mikočević Z B. Ammonium exchange in leakage waters of waste dumps using natural zeolite from the Krapina region,Croatia[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5,117(1):25-33.
[11] Wang Y,Kmiya Y,Okuhara T. Removal of low-concentration ammonia in water by ion-exchange using Na-mordenite[J]. Water Research,2007,41(2):269-276.
[12] 赵丹,王曙光,栾兆坤. 改性斜发沸石吸附水中氨氮的研究[J]. 环境化学,2003,22(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