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米粒
我超级佩服网友的速度、激情与专业程度,我刚刚在网上找到日本电影《小森林》,电影中的食谱已经出来了,并且有图文并茂的配方与做法。
市子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家在日本东北一个叫小森的地方,周围有山和沼泽,如果想买东西,骑自行车出去,车程是一个多小时,如果到最近的超市,来回则要一天的时间。村子里的人种水稻和蔬菜,养家禽,山里有野生的果实、栗子、榛子,他们老老实实地劳作,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丰富食物。
在东京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市子不能适应东京的生活,又回到小森,片中没有交代父亲,市子的母亲福子也在前几年不辞而别,市子便一个人重新过起了乡村生活。她种稻子、蔬菜,进山里采摘山货,尽量用自己的种植养活自己。市子认真地种田、认真做食物,劈柴、烧炉子,样样亲力亲为,与自然亲密地融合在一起,也理解了从前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电影一如很多日片一样,缓慢安静地节奏,但做食物的情节却一波接一波,铁炉木柴烤面包、自酿酸米酒、胡颓子果酱、伍斯特酱油、榛子巧克力酱、雨久花泥、西红柿罐头、核桃饭团、炒青菜、铁板鸭胸脯、烤鱼、烤地瓜片……午夜看电影《小森林》,看得那个饿。
榛子巧克力酱。市子有一天在超市里发现“nutella”牌的巧克力西洋榛果酱,原来就是妈妈做的榛子巧克力酱。市子的妈妈福子经常给自己做的一些食物加上知名品牌,比如伍斯特酱油什么的。那有点像我,用蓝莓做的果汁说是某某牌蓝莓果汁,做的椰汁是某某牌椰汁……命名自己家做的食物是个好玩的游戏,而对于孩子来说,第一口的味道决定了他未来口味的偏好,因此市子认为“nutella”牌榛子巧克力酱就应该是妈妈做的那种口味。市子把榛子用打碎机打碎,加水、糖和可可粉煮成粘稠状。我以前做过花生酱,花生打碎,接近粉末状更好,然后稍微烤一下花生碎,加水、糖和巧克力生坯煮成粘稠状,因为没有放增稠剂,所以自己做的花生酱不像买的那么粘稠,但口味的确不错。我想榛子、核桃等坚果类的东西都可以如是料理。榛子如果去皮会去掉涩味,而烤过的榛仁则会使榛子巧克力酱的口感更好。
耐心是一种态度,还有人把耐心当作禅修。市子回到小森,种米种菜,生活中的每一样食物都来自自己的劳作。那些北上广的漂族回到家乡呢?漂族说他们回不去了。但市子回到小森却体会出了妈妈福子所做的一切。秋天来了,收割稻子时吃的是去年的稻米做的饭团和寿司,山上的胡颓子(一种野果)、榛子、栗子也相继成熟。把胡颓子、榛子、栗子采摘回家,把核桃埋进土里等着外面的绿皮腐烂,捡榛子和栗子的时候要防止和熊相遇,市子拿着一个长长的铁夹子把栗子从裂开口的刺猬皮中夹出。而核桃是最难处理的,当外面的绿皮烂掉以后要反复地淘洗,晾干,再砸开把核桃仁挑出,真是粒粒皆辛苦。市子先做了胡颓子果酱,这种小野果籽多,口感酸涩,煮好捣烂,市子一粒粒挑除籽粒,再小心地熬煮,一遍一遍地加糖,终于做出了一小瓶果酱。铁炉子烧木柴后的余热是200度,正好是烤面包的温度,一只面包坯放进去,炉子的热度驱散了屋子里的湿气,也烤好了一只面包。涂抹胡颓子果酱、榛子巧克力酱都是绝配。美味对舌尖和胃的抚慰是对市子辛苦劳动的回报。
有的事情如果不着急,放下浮躁的心就容易体会出别样的好处。日本富士山附近的忍野八海,是一个小村子,做的蒿子糯米饼非常有名,那里叫草饼。做好的草饼放在涂油的铁板上,稍微煎一下就拿出来了,圆形标准,大小一致。到那个小村子的时候,正是樱花盛开的时候,樱花边开边落,坐在樱花雨中吃草饼,蒿子的味道格外清香。村子里的水是山上下来的泉水,据说水质非常好,因此那里出产的稻米、做出豆腐等都比别的地方的好吃,到了浅草寺,也有卖草饼的,贵且味道不怎么样。看《小森林》,想到的就是那里的味道。
这个春天从日本回来的时候,早市上蒿芽现身,立即买了一把,用榨汁机榨出汁,然后用蒿芽汁和糯米粉,加面包酵母和糖,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糯米粉并没有想象中的粘手,揉面团的时候甚至有点沙沙的感觉。糯米面团也比想象中的绿。红小豆泡一夜,煮熟加糖捣碎做成豆沙圆子。醒发好的糯米团分成若干等份,把红豆沙圆子包进去,压成饼。煎锅放一点色拉油,把糯米饼两面煎黄。并不讨好的蒿子味道和红豆豆沙、糯米结合在一起却真的很好吃,和忍野八海的草饼不相上下。立即放到微信圈里得瑟了一下,有人跟帖说,这几个小饼不得磨叽一天啊,做完了也饿昏了。我只好发上去一个怪笑脸。
这样的电影也许不适合今天我身边的人们,但是我喜欢那种慢慢地工作、耐心地生活下去的调子,不是高调的明亮,也不是明暗交界处的黑暗,而是靠近亮处的柔和的过度灰。一个电影,不是纪录片,却有着纪录片的风格,桥本爱+自然村落+手工农业+有机食物+手作美食+无情节+无爱情=治愈+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