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士州
(1)
拂晓,萨瓦河刚从朦胧的晨曦中苏醒,贝尔格莱德“大学生城”的广播器响起柔和悦耳的乐曲,把一个个熟睡的同学从睡梦中叫醒。大学生们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和我同宿舍的同学一听到这起床乐曲,好像战士听到军号一样,立刻从床上跃起。而我,一个刚刚住进“大学生城”的外国留学生,常常听不见那起床的乐曲;倒是宿舍里洗脸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声以及各种洗漱用具的碰击声把我吵醒。
但不久,生活的体验终于使我明白,南斯拉夫大学生活是充满紧张的节奏的。
“大学生城”位于贝尔格莱德的西边,离古老市区十多公里。这里是多瑙河与萨瓦河交汇的三角洲,原先是一片荆莽丛生的沼泽地,如今绿树成行,碧草如茵,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新区。南斯拉夫的大学同我国大学不一样,学生住宿的地方同学校是分开的,学校有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但没有宿舍。学生只有在上课时,才来到学校,课后的一切活动都在离学校很远的宿舍区进行。贝尔格莱德只有一所大学,即贝尔格莱德大学,下分若干院和系。除农学院外,几乎所有的院系都集中在萨瓦河以东的旧城区。从共和国广场通往古城堡卡莱姆格丹的大道上,有一座富有民族风格的高大建筑物,这就是贝尔格莱德大学的中心所在地。在它的前面有一片宽阔的场地,叫做“大学生广场”。再往下是一个公园。贝尔格莱德大学图书馆在公园左角,隐蔽在绿树浓荫之中。公园里栽种各种美丽的花草和树木,环境幽美雅静。学生们常常三三两两在这里漫步,或坐在长凳上促膝谈心。
从“大学生城”到学校上课,坐车约需半小时,然后还要步行l5至20分钟。一天之中,有时辗转几十公里。早上去上课,如果碰上工人上班的时间,路上的小汽车和公共汽车像长龙似的逶迤前进,速度比骑自行车还慢。有时坐车一个钟头也赶不到城里。学校一般在7时半上课,所以要想避开车辆高峰时间,就得提早上路。有一次,我因为赶车不及,上课迟到。当我踏入教室的时候,脸上热辣辣的,感到十分负疚。老师不但没有责备我,反而表示安慰地说:“物质文明到了一定程度,也会走向反面。你看,我们每天上下班,都是提心吊胆的:一是怕出车祸;二是怕上班迟到。碰上车辆拥挤,真叫人着急呀!”老师还把刚刚讲过的课又从头讲起。她那慈爱的表情和热心的态度使我深深地感动。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迟到了。
(2)
南斯拉夫的大学相对来说,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一些。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上课见面外,其余时间都不在一起。因此,学生的学习,多靠自觉。但是,学校的考试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学生如有一门功课不及格,一般来说必须留级。学校还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向学生发放助学金。学生按期通过考试和升级,每月可以领取一定数量的“贷款”,作为学习和生活费用。如能按期毕业,就业后就不必归还;如果留级,就没有权利取得贷款,而且就业后还要根据留级的年限分期归还。学校用这些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不敢怠慢和存有侥幸心理。
我认识一个叫潘蒂奇的同学,贝尔格莱德大学医学院毕业,学习成绩优异。也许由于有这点资本,他一心想在大城市找工作,等了两三年还没有着落。据他说,开始时有人介绍他在贝尔格莱德一个医院里工作,他嫌专业不对口而谢绝了。他的几个在地方工作的同学三番五次来信催促他离开贝尔格莱德,到小城市工作,他也不肯接受。可是,在大城市里找工作越来越困难,而他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他的女朋友也催促他尽快结婚。最后,他终于接受招聘,离开贝尔格莱德到一个小城市医院工作。3个月后,他回“大学生城”来玩,我见他满面春风,情绪与前大不一样。他对我说:“真没想到,一切都很理想。那里的医院,设备不错,工作也对口,尤其是那里的人们,对我十分热情。”
(3)
南斯拉夫大学生中,有不少人是边工作边学习的。他们多数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被迫在生活上独立;但也有些是主动在社会上找工作的。他们有的当售货员,有的在饭店当跑堂,有的当搬运工。我同屋的两个同学波洛丹和斯托扬都有工作。波洛丹在一家剧院当售票员,每月收入足够维持学习和生活费用。每年夏天还到海滨度假几天,可见他平时还有些积蓄。当然,他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每天夜里常常到十一、二点才回来,有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倒下便呼呼大睡。第二天天刚亮又得照样紧张地开始学习和工作。斯托扬的工作好一些,他每天上午去上课,下午在附近的一家超市当售货员,一天工作6个小时,晚上回来还有一些时间复习功课。他学习十分勤奋,所以成绩在班里算得上中上水平。本来,凭借学校的无息“贷款”他是可以维持学习生活的,为什么还要参加工作呢?这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是学文学的,他认为,学文学必须了解社会和人生,参加工作有助于体验生活,特别是接触普通劳动人民。
我在南斯拉夫“大学生城”度过的两个春秋,是十分难忘的,萨瓦河畔的春草长青,我与南斯拉夫的大学同学们的友情也是常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