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娟,刘艳红,施强芬
(玉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浅谈博白编织工艺及其实用功能
陈小娟,刘艳红,施强芬
(玉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在广西的东南端,有一个地理位置优越和客家人最多的县——博白县。该县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有着“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美誉的博白县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具有其鲜明的特色。本文从博白编织工艺的历史起源谈起,对博白编织工艺品的发展、文化意蕴与审美价值以及其实用功能进行分析,为发展壮大博白编织工艺提供思路。
编织工艺品;传统文化;发展;博白
博白客家人与其他客家一样,不仅具有“四海为家、冒险进取、敬祖睦宗、爱国爱乡”的优良品质,而且更具有聪明勤劳、开拓创新的精神,他们用聪明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继承了客家文化的传统编织工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他们以“敢为天下先”的敢闯敢冒、大胆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得编织工艺发扬光大,使得博白编织工艺品远销国内外,发展成为博白县的支柱产业。2004年,博白县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授予“广西编织工艺品生产基地”称号,2006年又获商务部授予“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的称号,成为中国最大的编织工艺品生产基地。博白人更是懂得废物利用,变害为利,既生态又环保。
1.博白编织工艺品的起源
博白县地处广西东南部,古属南交之地。正如《尧典》上所记载的:“南交在五岭之外,所谓荆州之南垂,为虞南极”。该县紧靠粤港澳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处于南流江、郁江、九洲江和那交河四大水系之间,六万大山余脉和云开大山余脉分别从北面和东北面奔腾入境,再分别向西南和东南延伸,与43条大小河流一起,造就了许多适宜耕作的小盆地和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的丘陵。博白县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四面群山环抱,非常适合芒、竹、蔓、藤等植物的生长。博白县尤其盛产单竹、铁芒箕和三棱草。客家人迁徙到博白后,继承了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利用当地有利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优势,在房前屋后种植了大量的竹子。一些居住在河谷的村屯,还以种植竹林当防洪挡水的屏障。心灵手巧的博白人,凭借一双手,利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和芒、草、藤等资源编织成各种生产工具和容器盛装物品;博白人创造出来的各种编织器具,不仅满足了自己日常生产、生活需求,还作为工艺商品在集市出售交换,以此补贴家用。因此在长期的生产时间中,博白编织工艺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世代相传,长盛不衰。
2.博白编织工艺品的发展
博白客家编织工艺历史悠久。传统生态背景下的博白工艺品大多以竹编为主,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博白盛产单竹,当地人将其加工成蔑丝、蔑条、蔑片等等来编织各种竹器。据当地人说,这种竹编习惯始于宋朝。明、清年间,博白就有编织草席、竹篮、竹笼、竹箩、簸箕、笠帽的习惯。据博白民间故事《满天飞》记载,清朝时,博白水鸣一带生产的一种竹笠,笠大数尺,人称“大头笠”。博白盛产单竹和三菱草,一些客家工艺人,利用这些原料,编织了形状各异的编织品,每逢县城和乡镇圩日,挑到圩头摆卖,也有一些编织品,销往郁林、陆川、合浦、浦北、南宁等县市。30多年前,一群博白农民带着自制的编织工艺品闯进广交会,让这些充满山野气息的工艺品展现在外国人面前,成功引起他们的关注,接下了第一笔国外订单,开始了博白编织工艺品远销海外的历史。
1.国外现状
广西博白县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编织工艺品生产基地,作为外向型经济的客家编织,产品90%出口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而博白拥有珍贵的民族艺术资源,其深厚浓郁的地域特色正是提升文化创意、开发原创产品和打造文化品牌的最大优势,也是设计创新取之不尽的源泉。博白的民族编织工艺品深受欧美国家的欢迎,并且每年都为当地赚回上亿美元的外汇,成为博白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2.国内现状
随着博白县编织工艺一个个企业的蓬勃发展,乡镇的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多,促进了博白县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博白县的编织工艺产品已经由过去单一的竹、芒、草、藤中低档产品,成为以金属为主体,天然原材料竹、芒、木、草、藤、蕉皮等20多种原料混编制作的高档、时尚、新颖、适销的产品,已经由过去编织工艺单一的供货形式发展为供货、来料加工、自营出口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模式;已经由过去的小生产家庭作坊生产形式发展为遍布全县大部分乡镇,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博白县编织工艺生产经营已经成为南方产、供、销的集散地,每年原材料的交易额达4亿多元,2004年,实现产值12亿元,销售额10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上缴税收3000多万元,真可谓“小小编织闯天下,富国富民富万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博白的编织企业面向全国引进专业美术人才,与国内知名大专院校联合成立新产品研发中心,生产出了集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体,可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商业场地、会议展厅、宾馆酒店等场所的最佳用品。
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称,从更为本体的含义来讲,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即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区别于“自然之文”的“人文”。(尹少淳,2006:5)民族编织工艺品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的需求不断增长,他们开始从产业利用的层面来审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博白编织工艺品能长期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除了产品本身符合当下的消费者的低碳环保理念外,与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产品显示出来的独特的民族气息紧密相连。一件普通的编织工艺品的背后,有着它一定的文化意蕴,比如博白编织工艺品中的簸箕,看似普通,却承载着博白客家人的历史,它是博白传统美食“簸箕吹”必不可少的烹饪用具。“簸箕吹”是为庆祝早稻丰收而创造出的风味小吃,堪称博白饮食文化一绝;除此之外,编织工艺品还常常是客家人借以抒发感情的载体,它们的出现不仅显示出当时的生产发展状况,也凝结着当时人们的生产习俗、婚嫁习俗、饮食习俗等众多民俗文化信息。
博白编织工艺品不仅具有牢固结实、经济实惠的实用意义,而且它也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考查,形式形态是美术形态发生的起点和开端,(王宏建、袁宝林,1994:324)它伴随着人类社会制造工具而起。博白编织工艺品从开始到慢慢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包含着原初形态的审美意识,且具有浓厚的民族审美特征。早期,博白客家人在制作编织工艺品时不仅突出实用性,而且也追求对称均衡、色彩纯净朴素,并且从传统的竹艺品中可以看出其在注重材质本身的形态美感的同时还注重在制作过程中的粗细、疏密、方向、肌理、色彩对比等形式美感,一气呵成,产生浑然天成的审美情趣。博白编织工艺品所体现的是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之美,不需要刻意追求的纯形之美,是博白客家人民的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
博白编织工艺品不仅有浑然天成的美感,具有天然性,最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实用功能。传统的博白编织工艺品——竹艺品涵盖了衣食住行游等各个层面,就其功能用途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生产工具:水车、篓、箕、筛犁等;(二)生活用具:盆、碗、火笼、草帽、摇篮等;(三)游艺演具:扎狮头、扎龙头、花伞、花扇、花灯等;(四)玩具:风车、竹仗、竹笛、风筝等;(五)其他方面:模仿禽畜和农副产品形象编织成的鸡、鸭、猪、鱼、柚、菠萝等,这些编织品实用性与审美性并存,体现了客家人自然、朴素、实惠的造物思想。除了物用功能外,编织工艺品还是客家人借以抒发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在博白传统的婚俗文化中,竹箱(因其像“猪腰”,所以也称之为“猪腰笼”)是必不可少的。竹箱里装的都是新娘的陪嫁物和一些寓意美好的物品,在新娘嫁过去的第四天,其家人要来到男方家把新娘带来的竹箱打开,向众人展示其中的谷米钱财,寓意婚后五谷丰登,家庭富裕。另外,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晚吹响竹制的喃嘟嗬,是博白人特有的一种祭祀习俗。博白人都很重视每年的这一天,在这天,人们除了祭拜之外,夜晚,村民们还会带一种用竹子与“芦古”叶做成的乐器“喃嘟嗬”,在村屯、山涧吹响。笛声在静夜中此起彼落,更显低沉、悲戚,吹笛意在呼唤祖先的亡灵回到公厅,享受子孙的祭祀。
通过这些民俗文化现象,可以说,编织工艺文化已渗透到了博白人民的各个方面,不管是生产、生活,还是人生礼俗等无不浓缩着编织工艺品的影子。
博白编织工艺品带着浓郁的中国乡土文化、风情走出海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文明相互交融,互映交辉,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展示着东方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形成以小见大、以土取洋的特有文化,使之成为博白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中国独一无二的工艺文化产业。
[1]中共玉林市委党史办公室(吴家雄主编).玉林之最[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2]尹少淳.让文化的辉光映照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06(1).
[3]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张耀军.博白客家编织工艺及其产业化发展[J].玉师范学院学报,2013(3).
J523.4
A
1007-0125(2015)06-0230-02
本文为2015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项目编号:201410606028。